熊孩子打游戏花了家长6万,谁之过?不是所有人都能长大
小孩拿家长的手机玩游戏,1年时间里断断续续花了6万,责任到底在谁?
是怪孩子贪玩,还是怪游戏太好玩?又或者是怪家长失职、失责,没有尽到监护人的责任?
临时写篇文章,方才看到了这么一例值得一说的“孩子玩游戏乱花钱,家长找游戏方维权”的案例。
一熊孩子太能“作”,用家长淘汰下来的旧手机玩游戏。花家长的钱,玩自己的游戏。游戏玩够了,6万块钱也花没了。
家长发现之后怒火攻心,以“孩子不懂事”为由,向游戏提供方索要被孩子花掉的钱款。
该案例值得一些家长们深思,也引起了广泛议论,大概过程如下:
今年6月份,钱女士(化名)发现家里卡上的6万块钱不翼而飞。查看孩子的手机记录之后,钱女士大吃一惊。
钱女士发现,这6万块钱被孩子用了1年左右的时间断断续续花得一干二净,全都花在了各种游戏上!
从去年6月份到今年5月份,其9岁的儿子在游戏中玩得不亦乐乎。
“有时充648,有时充328,有时一天充好几次。都是在我们上班、不知情的情况下孩子偷玩游戏花出去的。我们压根就不知道,也不承认我们的孩子这么能花钱,游戏方应该负责。”
在钱女士的说法中,她认为游戏太迷人,孩子太小没有辨别能力,错不在自己。固然有家长管教不严的责任,但是主要过错方在于游戏,没有尽到提醒义务。
钱女士对游戏的“迷人程度”感到愤怒,既影响了孩子的学习,还给自己的家庭带来了经济负担。
游戏玩够了,钱也花完了,但是那6万不能白花,必须要回来。在钱女士心里,她咽不下这口气。
经过查询记录,钱女士“锁定了”孩子玩的几十款游戏以及背后的几大平台。
接下来她与各方沟通,说明了具体情况,我儿子不懂事乱花钱,给家庭带来了负担,希望各大平台了解清楚,把钱全部退回来。
经过协商,有的平台比较“良心”,了解大概脉络之后,把钱退了回来。对此,钱女士勉强满意,钱退回来了,她不予追究其它责任。
但是也有一些平台以各种理由推脱,寸步不让,一分不退。
钱女士说:对方态度强硬,分明就是不想退,竟然一分都不退。我儿子有时候一分钟就花好几百,作为平台方是有责任的,他们没有尽到提醒义务。
可不管钱女士是怎么想的,平台方也有自己的苦衷。
据说,游戏钱款并不是平台一家独占,有一部分给了宣发方,有一部分属于开发者,还有一部分属于运营方等等。除此之外,平台方也需要一部分平台“成本摊位”提成。
总之,平台方以“事情复杂”、“相隔时间太久”、“维权太晚”为由无法全款退回,拒绝了钱女士的要求。
更何况,平台方也有自己的底气。到底是不是孩子自己花的,不能仅凭你一张嘴。
钱女士一气之下诉诸法律途径,希望消协为自己做主。如果他们做不了主,那就来真的,提起诉讼。
总之,被孩子花掉的钱必须退回来。
在被问及“你儿子是怎么用他自己的手机花了你们卡里的钱”时,钱女士表示:孩子用的是我老公的旧手机号,游戏方没有核实玩游戏的是个不懂的孩子,没核实就有过错。
在被问及“那他是怎么取得的支付密码时”,钱女士的儿子说,是他蒙出来的,家里就那几个密码,很容易猜。
孩子不懂事,但是孩子还小,情有可原。总之,一切都是游戏方有过错。
这个案例大概就是这样,还没有最后结果。
过程简简单单,却被说得曲折离奇,值得深思。
1年时间被儿子打游戏花了6万多,充值上百次,匪夷所思。
对于这一切,作为家长竟然毫无察觉,仔细想想,稍微推敲一下,更不可思议。这难道不是家长自己的失职么?
近几年来,移动互联网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出门在外,一部手机就能解决很多问题。
手机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但是引起的问题也更值得深思。首当其冲的就是信任问题,“睁眼说瞎话”又有了新的应用场景,反正全凭一张嘴。
类似的案例屡见不鲜,有网友都总结出了经验。
有人就说了,白玩了游戏,到最后还能退钱,真好。这就是家长的行为而已,这个“锅”最好还是家长自己去背。自己玩了游戏,到头来后悔了,以孩子的名义去要回来,这不是理性家长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也有人认为,即便是家长真不知情,其态度也会误导孩子一生。遇到问题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总想往外推,以后孩子就变成了家长。在这件事情上,家长的表率作用会影响到孩子价值观的养成。
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怪谁不如怪家长没管好孩子。因而家长应该先找找自己的责任,然后再说其他人的责任。
当然了,还有一个道理,那就是有些游戏确实就是针对孩子开发的,一门心思让你花钱“变厉害”。
古往今来,孩子在家没出息,家长占主要责任。长大后没出息,才是自己的责任。
同样的老师教不出同样的学生,同样的环境不一样成就同样的人才。归根结底,原因在哪里?
每一个熊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熊家长,这是大概率的现实问题。
家长不教育孩子,以后有得的是人教育。到了那个时候,就不是一句“他还是个孩子”能解释得了的。
教育决定成败,教育却不只是发生在学校。家庭关系、生活环境、父母素质,都是孩子价值观养成的要素。
甚至绝大多情况下,家长的夫妻感情、婚姻状况也在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
孩子不争气,家长再强势也没用。家长的强势与不讲理,只会引导孩子走向更错误的方向。小小孩子就知道偷拿家长的钱,如果家长说得是真的,也确实够可悲的。
俗话说,小时偷针,长大偷金。人生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成长的过程中,不正确面对挫折,以后会有更大的挫折。
有些家长遇到问题时总喜欢说“他还只是个孩子”,这不怪家长。因为不仅孩子是孩子,家长自己也没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