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为收买明朝人心,除太后献身之外,还做了件得不偿失的事

清朝彻底征服明朝,花了不少力气。

首当其冲的,当然是打和杀。战场上对阵,清兵与投降的明兵,虽然打了十几年,若加上郑成功那边,一共是几十年。终于是把明朝残余力量给消灭了。对于平民,他们可也不手软,对于顽强抵抗的城市,屠城是少不了的。他们希望以此告诉那些还想拼个鱼死网破的人,你们以为死在战场上是英雄,但也要想想你的家人啊!

对于某些重量级的人物,那就用招降了。像钱谦益,尽管后来跟反清力量藕断丝连,但毕竟是投降了清朝。

更著名的,当然是大明蓟辽督师洪承畴了。他被俘之后,那是一个刚烈啊,求死而已。然则,当皇太极派范文程去牢里劝降时,落下的灰尘,掉在他衣服上,都是掸了又掸。范文程便知,他乃惜命之人,只是没有那个合适的人,去温暖他的心田而已。有说是皇太极,亲自给他披上了自己的貂皮大衣;有说是孝庄太后为国献身,在牢里与他肌肤之亲。至于信哪一种,就看你是爱好正说还是野史了。

不过,接下来要说的,可不是野史。

当吴三桂叛乱,打出“共举大明之文物,悉还华夏之乾坤”的旗号,应者如云的时候,康熙皇帝知道,汉人的心,还远远没有归附。

杀,不是办法。科举虽然吸引了一部分有心替清朝办事之人,却还是有很多自明入清的遗老们,他们名声在外,却不愿出仕。

他们不到朝廷敲边鼓,清朝的统治,便是不完整的。不把汉人的精英分子,全部收为己用,他们终究是睡不着觉的。

于是康熙想出了个办法,叫博学鸿词科,在正常科举之外,给有才能的人,多一条路。

当然,这是冠冕堂皇的。实际上,就是想把明朝的隐士们,都找出来,替自己服务。

此科,地方和中央的官员们,都可以推荐自己认为博学的人;不管被推荐者,是否已是官员;如果是官员,通过了,给更大的官;就算你是布衣,平头百姓,也直接可以入翰林。

不过,明朝遗老们,岂会不知他的想法呢?

以前他们还可以战战兢兢的非暴力不合作,但现在,皇上不断下诏,要把被推荐的人,全部送到京城去参加考试——说白了,就是强迫。地方官员既推荐了明朝遗老,有的是办法把他弄到北京去。

为了显示诚意,康熙做得可算细致。

来者都发银米,使他们在北京能过上比较有尊严的日子;怕天气冷,不好写字,便将考试,定在了春暖花开的三月;而考试,纯为走过场,写两首诗而已。而且,不限时间,先写完,你可以先出来;你写得慢,好,我们有人陪你,哪怕你写个三天。

这对于这些博学多闻的人而言,那都是洒洒水啊。虽然他们心里很是别扭,故意写些错字啊,平仄不对啊,但都算合格。一百三十多人里,取了五十多人封官,比起科举,那机率可大多咯。

无锡有个叫严绳孙的,乃是布衣名士,曾祖父是明朝兵部侍郎,父亲也是秀才,他立誓不与清朝合作。然而,诚如前述,还是被“礼”送到了北京。考试时,故意只写了一首诗,却仍给他翰林院检讨的职务,参与编修《明史》。他为表不屑,骑着驴,到了上班的地方。然而,随着康熙对他的恩宠日深,成为日讲起居注官,朝夕与皇帝相伴,他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康熙的知遇之恩,感激涕零。待到六十几岁,致仕之时,写了一首《南乡子》送给康熙,当中有“圣主临轩初试日……白发青衫谒至尊……九死从今总负恩”之句,比起六年之前他还是作为大明遗民之时,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

相较而言,清朝皇帝用文的方法,起到的效果,比武的那手,好多了——好到,他们满人,已与汉人,没多少区别了。

若朱元璋在天有灵,或许也颇为欣慰吧。汉人,终究,是胜利了。但对努尔哈赤而言,则会认为得不偿失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