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幼斌老师为您讲解“顶头悬”中有玄妙
练太极拳讲究身法,要求做到中正、灵活、稳固。身法服务于四肢,身手配合要达到最好的运动效果和技击效果。对身法的规范有许多要领,如“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松腰胯”、“立如平准,活似车轮”等要素,都是相互关联的,并影响着身法的形态和运动质量。
讲身法首先要讲“虚领顶劲”,因为它对身法诸般要领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虚领顶劲”也写作“虚灵顶劲”,又叫“顶头悬”。具体做法是:喉头微后收,下颌稍收提,头顶(百会穴)虚上领,使颈椎拔起松竖,有胸前锁骨与脖后大椎连带向后上移提的感觉。功用是生气势,主精神,提携周身,产生灵感。这里要特别留意“悬”字的概念和感觉,我认为它对“虚领顶劲”是更准确的表述。“顶劲”有颈椎主动向上竖的意思,做不好脖子容易犯僵,因此“虚灵”就是进一步规定了“顶劲”的状态。反过来也可理解为头顶主动向上领起,让头部主动“悬”起,使颈椎拔展,“顶劲”与“虚灵”感觉同时存在就叫“顶头悬”。实际上,做到“顶头悬”的要领,就等于做到了“立如平准”。
“立如平准”原本为“立如秤准”。“秤准”究竟指什么?是秤?是栓提绳的秤纽?还是秤杆上的秤星?还是指天平?这好像没有十分确定的记载和解释。但不管是“秤准”还是“平准”,拳家们一般都把这两句看成一个概念,也都用作比喻并要求行拳走架要始终守住一个虚拟的支点或提点,我认为这个虚拟的支点或提点就是要“虚领顶劲”。因为在意识的指导下使头部向上悬,脊椎骨向下节节垂松,就会有一种身体虚挂下沉而又灵活和脚下沉稳的感觉。再着意两肩胛、两胯的放松,会感觉血气贯四梢,肢体绕脊椎中线有激灵感,虚实轻重也觉左右可消长自如,“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的身法劲感油然而生。这就是“顶头悬”起到“秤准、平准”的作用。所以“顶头悬”是做到身法“立身中正,上下贯串;左右平衡,虚实互补;灵活守中,活似车轮”的前提。
当然,运用身法达到一定的技术效果还必须包括“含胸拔背”、“松腰”、“气沉丹田”等相适应的要领配合。比如在“顶头悬”的同时,也同时使“沉肩”、“含胸”、“拔背”、“气沉丹田”、“松腰胯”等要领上身,方能形守一派自然,意存活似车轮的身法机要。同样,发劲时,脖后大椎与“顶头悬”同时上提、下端尾闾坠卷将腰脊抻拉,同时腰脊(命门处)主动向后略撑,加上“含胸拔背”、“松腰”、“气沉丹田”等配合的作用,周身筋骨瞬间产生弹性发力,这就是“周身一家”、“力由脊发”而“无坚不摧”的整劲。“周身一家”就是诸般要领同时存在同时运用。
而且,太极拳从预备式到收式,百会(头顶悬)、大椎、腰椎、尾椎这条脊椎主干——从意识到动作,就无时无刻不在动静、开合、蓄放、刚柔、快慢间运动着和主导着整体运动。“含胸”是心口不窝气、平而略内含,有心胸宽舒海涵的感觉。胸不能前挺,两肩不能后张,如此则气涌力浮;“拔背”是在大椎上领时,顺便将胸脊抻直,有“气贴于背”的感觉。背不拱,背拱则气聚劲僵,也不前顶,前顶则胸仰,重心上升根浅。
“含胸拔背”的做法实际与“顶头悬”的运动方向相反——锁骨、肩头、肩胛、胸、肋、背部骨架和肌肉群,及胸腔内部脏器同时向下松坠,与顶有上下背道而驰之感。这里注意“气贴于背”的概念。“贴”字有轻、粘、存的意思,是意在蓄神。不是将气、劲聚在背,或成拱背发力的姿态。实际上“拔背”是要求劲通于背,背存收放之机,起到劲气输送顺达的作用即可。因为主宰劲力关键在于“用腰”而非“用背”,是用腰脊段的曲卷开合之动,形成下与腿脚,上与背、肩、手劲势贯串顺达,因而背部不能聚气或弓背。但两掌推出或发力时,肩胛是随臂向前拉伸,加上尾闾的坠敛,背部自然形成饱和(俗称龟背)状态则是必然的,当然也是允许的。
“松腰”,是在胸背部内外松弛连带的作用下,使腰腹部延续向下放松得到的松驰状态。不讲胸背放松,单要求松腰是不可能的。“松腰”有利于气沉丹田,力贯足下,下盘稳固。但“松腰”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用腰”,使腰更好地起到“主宰”作用。简单地说,“松腰”能更好地做到“分虚实”,避免“双重”,达到进退转换的自如稳健;“松腰”有利于做到敛臀、收腹、蓄劲,在发力时配合呼吸能产生一定的“气劲”,但不能塌腰撅臀。腰为一身之枢纽,用好腰就能为周身上下内外更好的服务。也有人将“松腰”称“塌腰”,虽然解法一样,但毕竟“松”与“塌”字义相差较远。“松”就是不紧张,“塌”有倒下、凹陷之意,不甚了解的习者容易产生误解,不如用“松腰”自然明了。
总的来说,太极拳对身法的要求好像是个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除上面提到和简述的身法要领外,拳经、论、诀中还有很多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和领会,使我们少走弯路,不断提高演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