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强 | 乡村的守望者——写在善祥主席新著即将出版之时

【往期回读】

花善祥新著编读随想
文如其人,人如其文

评花善祥先生及其文学作品

花善祥的实诚

乡村的守望者 乡民的同行者 乡贤的践行者

——写在善祥主席新著即将出版之时

江都  张强

作者张强,江都人,80后,金融学硕士,2014年进入银行系统工作。扬剧艺术爱好者。

欣闻善祥主席既《竹墩史话》之后又一部新作《杨树庄风情录》即将正式出版。又见该书的序言部分里,德高望重的慧骐局长引用了我的一段论述,作为晚辈,或者说作为同乡后学,自是不胜惶恐与惭愧。读完序言,深感到文字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之时,亦感到慧骐前辈的思维之缜密、立论之巧妙、胸怀之宽广,在此一并表示敬意与谢意。

还是说一说善祥主席和他的这部新作《杨树庄风情录》。我认为,善祥主席有着以下三方面的独到之处,也可称作是《杨树庄风情录》书得以出版的主观因素。

善祥主席是乡村的守望者。他所守望的是里下河水域里自然所馈赠的那些个物华天宝、是一段段虽刻骨铭心但道破世态炎凉的尘封往事、是那些本该是萍水相逢如今却发展成至交亲朋的知青和他乡到此的寻梦人......

不可否认,文学来源于生活,可同时必须要高于生活。《杨树庄风情录》里的人和事,自然有文学化的修饰和点度,但这些大事小情都是有原型的、也都是有一定客观依据的,而这些就源自于善祥主席对乡村的守望之中。他热爱生活,不会因周遭的牵绊和桎梏而忘记了生活本该有的航程和方向。例如《为仁大伯当代表》,或许是常人所认为的滑铁卢,可善祥主席愣是完成了属于自己的涅槃和重生。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本是一个哲学命题,或许善祥主席也从没有正式的提及和思考过,但他却自始至终用行动诠释着他的解答。

善祥主席是乡民的同行者。回望他的人生履历,我们可以发现很多的精彩。他从特定历史阶段所存在的民办教师起步,而后平步于当地政府,在文坛也同样有自己的声音。因而,严格意义上讲,善祥主席确实有过庄稼人的经历,但其人生大部分的时候,他是那个需要被普通庄稼人“仰望”着的花老师、花站长、花主席......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60余年的人生岁月里,与他同行的,确实有富贾一方的企业家,而且并不在少数;也有因工作和兴趣爱好而结交的同事和朋友,而且“地位”和“级别”相当可观。可更多的,还是小纪竹墩一带朴实无华的乡民。《拜年》一文里,他详细记叙了这些年春节期间所经历的往事。而我之所以记得他写的这些文章,正是对文中朱银华这样普通百姓的深刻记忆。事实上,正是因为与这些普通乡民的同行,善祥主席才得以有了今天这般对乡村的阅历和熟稔、也有了今天这样一枝独秀般的德行和操守。

善祥主席是乡贤的践行者。我们现在竭力推进乡村振兴的伟大工程,其目的和意义自然不言而喻。基础设施投资可以带来村容村貌的变化,招商引资可以提高实实在在的经济发展水平,可之于乡村振兴这样的历史使命来说,光有这些够吗?

很显然,上述之外,我们所缺少的还有很多很多。村落的凋敝、乡村的落寞是因为产业结构的导向、是因为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所迁徙和发挥作用的都是“人”,具体体现则是在人力、人气、人心的全新走向......

我很想将善祥主席称之为乡绅,可转念一想也许他自己也是不会认可这一称号的,因而就不用这样一个有点年代久远的词汇去概括。可不论怎样,他实可算是一位称职的乡贤。他所值得我们敬佩的地方,包括他的乐善好施、也包括他的严于律己和宽以待人,这一切既是他退休之前的写照,但更为可贵的却是在他退休和不在位之后能够同样的从一而终。回看我们身边,那些“乡村名士”也许退休之前会待在乡间,可一旦退休之后,不论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含饴弄孙、亦或是其他生活“所迫”,那些有着退休金支持、有着殷实积累的人都会选择进城、会选择和下一代住在一起。

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一切固然是无可厚非,外人也不该说三道四。可就乡村的凋敝、村落的破败来说,这样的人口迁移实则是原因之一。中华民族素有叶落归根的传统,可如今归根于乡村的志士能人却屈指可数,早年曾有一位副国级领导人退休以后选择回归乡野,还被媒体当做“新闻”一样进行着报道。与之形成反差的是,善祥主席却不是这样的。如今的他,依然在乡间奔走、依然和这方水土同见日升日落,依然笔耕不辍的用自己的智慧为当地企业家们书写着序章和春秋......

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需要金钱和物料的投资,但更需要人力资本的注入。这样的人力资本,不需要有多么高深的学识,也不需要多么的睿智和才情,它需要懂得这方水土、懂得这个世道的“本地土著”的加入。在中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圈子,有圈子的地方就需要有勾稽和策应,而善祥主席这样的“老人”,实则就是最为亟需的。

以上的三个方面,是我对善祥主席平淡却特别绚丽多彩人生履历的一种概括。如果说《竹墩史话》是一本为竹墩而代言的著作,那么《杨树庄风情录》就是一次对世间百态的集中再现。他一生都在守望着给予他无限创作源泉的乡村,他一路都在与那些给予他启智开蒙般智慧的乡民同行,他亦时刻都践行着对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乡村的反哺与回报,因而他的人生之路虽然时有坎坷与蹉跎,但一路走来一直都是那么自如与平稳。

谨以此文祝善祥主席新作《杨树庄风情录》的出版。

(0)

相关推荐

  • 乡土散文:乡村恋曲

    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为什么让我如此眷恋?因为她是真正的绿水青山.这里的乡民为什么让我终生难忘.日夜思念?因为我与这里的乡民有着深深的情感. 那年我刚满二十岁,毕业在家只待了20天,青春的热血在心头 ...

  • 湖南省重点中学2021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 ...

  • 【论坛】浅谈雅安地方志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探索 ‖ 曾艳

    浅谈雅安地方志 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探索 曾 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特 ...

  • 浅谈乡贤与乡贤文化 娄炳成

    曾有一度时间,随着乡贤的消失,"乡贤"这个名词也消失了,尽管笔者已经年逾花甲,但对这个名词也是很陌生的.直到当下,"乡贤文化"又被学界重新提起,受到了主流意识形 ...

  • 乡贤魏丕荣与“义成周”大渠

    乡贤魏丕荣与"义成周"大渠 文/李爱平 义成周大渠,始成于清末民国初.源起滹沱河南岸的上狼涧村,经下狼涧.下汇.代堡直至砂河,全长二十多里,受益面积四千多亩,为当年繁峙东部最大的引 ...

  • 贾浩广:乡村健康守护人——“管的”

      管的本名杨喜杰,荣河镇志范村人,现担任志范卫生室负责人.自幼爱医,上学期间就励志当一位医生,医校毕业后,就一直扎根于农村基层服务村民.他行医多年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乡村全科医生.因为人和善,医术高明, ...

  • 吴耀 | 文如其人,人如其文——写在花善祥先生新著出版之际

    往期链接: 高一新生,丁沟中学欢迎你! 文如其人,人如其文 --写在花善祥先生新著出版之际 吴     耀 作者吴耀,江都区小纪镇党政办公室主任. 两个月前,花善祥先生专程告知,他的新著<杨树庄 ...

  • 写在《诗画品红楼》出版之时:我与《红楼梦》的一段情缘

    思想者札记--关于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期望与大家思想碰撞.心灵互动.每周一.三.五 晚上20点发布三篇原创文章.欢迎投稿,敬请阅读.分享.评论! 从策划到出版,历经4年,<诗画品红楼> ...

  • 张强 | 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谬评花善祥先生及其文学作品

    [往期回读] 新书见面会略记 祖屋变迁记       回母校 稗子是是非非    丁沟中学草坪 宽厚者慧骐也    话说扁担    老大 我心中的扬剧    它的世界有你 一次矛盾调解    柿饼香  ...

  • 乡村的守望者

    宁静中的等待 文/张娟玲 一进入夜,一片寂静,只听到远方传来几声狗的叫声.灯关了,顿时一片漆黑,看不见人. 清晨,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慢步于乡间的小路.路不再是泥泞的小道,而是平坦的水泥路面,道路两旁的 ...

  • 在乡村振兴中写好换届“后半篇文章”

    湖南开展新一届村(社区)"两委"成员第三次集中培训和乡村振兴驻村干部培训.图为浏阳市蕉溪镇高升村学习现场. 5月15日,湖南省新一届村(社区)两委成员第三次集中培训和乡村振兴驻村干 ...

  • 继武太邱 扬善行义 ——写在善义公益服务中心成立半年之际

    继武太邱 扬善行义 -----写在善义公益服务中心成立半年之际 文/陈杰跃 宁海县善义公益服务中心于2020年11月经宁海县民政局批准成立,至今已有半年.半年来,善义中心在上级单位和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 ...

  • 乡村小学老师写得一手精湛章草,两次获兰亭奖,连续四次获国展奖

    提到乡村教师,就会在我们脑海里形成这样一幅场景,破烂的讲台,斑斑的黑板,凌乱的粉笔,这些场景不是电影镜头,而是很多地方的真实场景,虽然条件简陋,但是乡村教师们依然激情满满,不仅如此,还有不少的老师亦有 ...

  • 花善祥 | 牛爸爸

    牛爸爸 小纪镇   花善祥 作者花善祥先生:小纪镇竹墩村人,扬州作协会员,现任小纪镇文联副主席,在报刊发表过多篇小说.剧本.新闻等作品.著有<竹墩史话><杨树庄风情录>< ...

  • 花善祥 | 大姐

    大  姐 小纪镇   花善祥 作者花善祥先生:小纪镇竹墩村人,扬州作协会员,现任小纪镇文联副主席,在报刊发表过多篇小说.剧本.新闻等作品.著有<竹墩史话><杨树庄风情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