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图一百斤黄金,吴国钩师杀了儿子铸造吴钩,吴王阖闾视其为宝贝

作者:鲁速
配图:鲁速 / 编辑:清懿
春秋战国时期,几乎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特色的武器,比如越国就是剑,最出名的就是越王勾践剑,已经在地下埋藏了三千年,出土依然寒光凛凛,吹可断发,而且一直没生锈。正因为如此,越国宝剑经常作为礼物赠送其他诸侯国,这也是勾践剑会在湖北出土的原因之一。
相对应的,与越国不死不休的吴国也有自己特色的武器,那就是吴钩,关于吴钩的描述,则更添加一份浪漫,因为我们在古诗词中经常能看到对于吴钩的描述,有李贺的“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杜甫的“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李白的“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王昌龄的“鸷鸟立寒木,丈夫佩吴钩”等等。当然还有更多的关于吴钩的诗词,这里的吴钩早就已经脱离了吴国的特色武器这个设定,成为了征战沙场的象征。
那么这个极具美感和浪漫传奇的吴钩到底是什么样子呢?现在有三种说法:弯刀、钩子、宝剑。其实钩子是望文生义,因为吴钩里有个钩字,就认为应该是一种钩子,而宝剑则是猜测。因为越国使用的是宝剑,作为越国的老对手的吴国,使用钩子显然是不对等的,因此认为吴钩是一个宝剑。
现在更多人倾向于吴钩是弯刀,对于具有征战沙场的吴钩来说,钩子显然是无法支撑起来的,如果吴钩真的是一种钩子,它就不会出现在那么多的诗词里了。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有介绍:“吴钩,刀名也,刃弯。”,沈括的说法是比较可信的,因为出现吴钩的诗词都是在唐宋时期。
吴钩应该是刀身呈曲翘状,具有适合劈砍的构造,一般来讲由刀首、刀身、护手和刀柄所构成。单侧有刃,呈曲线状,没有锋刃的一侧,称之为刀背。吴钩在唐朝时期非常的盛行,由于这种兵刃非常适合近身格斗,在以文治武功为荣耀的唐朝特别受欢迎,而由于唐朝时期,跟日本的交流非常的多,因此也传到日本,演化成了日本近代的武士刀。
而关于吴钩的故事,在吴王阖闾时期还有个特别的故事,莫邪用自己的生命作为材料,让干将铸造了两把宝剑,就是干将和莫邪,莫邪剑被干将献给了吴王阖闾,阖闾虽然非常的喜欢,但始终认为这是越国的技术,他认为一个大国应该有自己拿得出手的兵器,而当时吴国境内最具特色的就是吴钩。于是阖闾下令,如果有人能够铸造出上品的吴钩,就赏一百斤黄金,于是吴国很多人开始制作吴钩。
有个人贪图这一百斤黄金,可能他也听说了莫邪的故事,于是他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儿子,用儿子的献血铸造了两把吴钩,然后去献给阖闾,阖闾很奇怪,就问这个制作吴钩的人:为什么做吴钩的人那么多,就只有你敢献上吴钩呢?这两把吴钩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做钩的人说:我贪图这一百斤黄金,用两个儿子的献血铸造了这两把吴钩。
阖闾拿着这两把吴钩给众人看,说这只是你的一面之词,我并不能看出有什么特别之处。阖闾拥有的吴钩太多了,各种样式的都有,于是吴钩师就对两把吴钩喊道:吴鸿,扈稽,我站在这里,大王不知道是你们的精血制造的吴钩,你们要显灵一下;话刚说完,这两把吴钩飞起来贴在了吴钩师的胸前,阖闾非常的惊奇:你果然没有说谎。于是将黄金赏给了这个钩师,这两把吴钩他也就随身带在身上。对这两把吴钩非常的喜爱。
这个故事就记载在《吴越春秋》里,看起来有些残忍,铸钩师贪图了黄金杀了两个儿子,用儿子的鲜血制造了吴钩,他的两个儿子不但没有怨言,还配合父亲向阖闾证明的确是儿子的献血铸造的。如果这件事情是真的,那么证明了两件事情,一件事情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确实存在用人来献祭来铸造兵器,另外一件事情是在当时父亲的命令是不可违抗的。
在唐宋时期象征征战沙场报效祖国的吴钩竟然也有这样的一段历史,让吴钩稍显有那么一点美中不足了,不过古代的名贵兵器都有一段奇特的历史,否则它也成不了宝刀、宝剑。
参考资料:《吴越春秋》、《梦溪笔谈》
更多干货资源推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