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心力衰竭验案(升陷祛瘀汤合复元活血汤)

中医医案研究

田XX,女,85岁,主因发作性心悸10余年,加重伴胸闷1天于2013年10月17日收入本科病房。患者于10余年前在外院诊断为“心衰,房颤”,后患者长期服用氯吡格蕾、单硝酸异山梨酯、曲美他嗪、托拉塞米、比索洛尔、阿托伐他汀等药物,病情尚平稳。患者于入院前一天因情绪激动后再次出现心悸,并逐渐出现胸闷、气短,出汗,咳嗽、咳痰,痰呈白色,质粘,不易咳出,活动后加重,不能平卧,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双下肢浮肿,无明显胸痛,考虑慢性心衰急性加重而收入院。患者既往高血压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查超声心动提示:主动脉硬化,主动脉瓣硬化,心脏扩大(左房、右房、右室),二尖瓣关闭不全(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重度),肺动脉高压(重度),心包积液(极少量)。胸片提示:1.双肺纹理增多,部分略呈间质改变;左侧胸膜病变。2.心影明显增大,主动脉迂曲,并可见弧形钙化。

患者入院后于10月20日突发急性左心衰,端坐呼吸,呼吸急促,喘息憋闷,口唇紫绀,全身冷汗出。立即予以坐位,予以利尿、扩血管等应急对症治疗后,病情渐次平稳,遂请史老师会诊

2013年10月23日

患者胸闷,喘息,心悸,气短,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双下肢浮肿。腰痛影响活动和睡眠(腰椎压缩性骨折)。肝脏触诊肋下4指,质中等。口干,大便二三日一行,脉虚大而促,两寸脉均无力。考虑辨证为气陷血瘀,升降失调,予以升陷祛瘀法合通腑定痛,方为升陷祛瘀汤合复元活血汤加减

生黄芪60g知母20g党参20g山萸肉30g

升麻10g柴胡15g三棱15g莪术20g

桔梗10g天花粉30g当归15g穿山甲10g

桃仁10g炙甘草10g酒大黄10g

川续断15g杜仲15g

7付

患者服药后,病情显著好转,喘憋胸闷缓,腰痛亦减,大便通畅,睡眠改善,一周后出院。此外患者一直应用利尿剂,故平素口干明显,服药后口干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追访至今。

按:本患者85高龄,素体虚弱,疾病日久。其主要疾病为全心衰竭,以右心衰竭为主,但在特殊诱因之下(感染、入量过多等),会出现急性左心衰竭。此患者脉虚大,双寸脉尤其无力,其主症为胸闷、气短,实属大气下陷,大气与肺气不相接所致,因此金匮要略将胸痹心痛短气放在一篇来讨论,自有深意。此外中医不仅仅是治病,更是治人,要将人作为一个整体,其全身的疾病症状也作为一个整体来辨证论治。患者陈旧压缩性腰椎骨折,每日疼痛难忍,影响睡眠休息,也是加重心衰的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在升陷祛瘀汤大法的基础上,调节升降,加用祛瘀定痛,疏肝通络的复元活血汤,则更是标本兼治之法。

复元活血汤出自李东垣的《医学发明》,内伤所致血瘀,瘀血阻滞经络,不通则痛,故宜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为法。故方用当归、桃红、红花、穿山甲归经入肝,行瘀活血,通络止痛;柴胡疏肝达郁;酒大黄入肝,活血通经,攻逐凝瘀,引瘀下行;天花粉与山甲合用,可消肿散结;甘草能缓急止疼,和中调药;共成活血祛瘀,疏肝通络之剂,使瘀祛新生,痛自舒,血脉和、元自复,故名“复元”。

祛瘀虽有三棱、莪术、炮甲,但便秘日久,腑气不通,更合当归、桃仁、天花粉、酒大黄,取其养血、润燥、祛瘀、通腑作用,以调升降,畅通气机,寓降于升,所谓“升从降中求,无降何以生”。

口干症状不只因利尿剂应用,实为血瘀气陷,气化失司而然。当瘀血去,气机调畅,口干不治亦可自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