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像【影展】《大工业时代的记忆》 李向东/摄影
今天为大家带来摄影师李向东的优秀组照作品《大工业时代的记忆》。
这组用传统胶片拍摄作品,非常精彩,体现了摄影师对传统工艺的执着,画面稳重大气,画质极佳,更重要的是摄影师对大工业的精美描绘,不光体现出了画面的控制力,更展现出来作者深度拍摄,对主题的独特思考。
为此,我们特别采访了作者李向东,让他来谈谈他的这组作品吧。
雨夜
简单介绍一下,您是怎么开始摄影的。是您的爱好还是专业从事这方面工作呢?
李向东:
我是南通天生港电厂工人。05年开始接触摄影,喜爱摄影是出于爱好。我没学习摄影的时候,很崇拜那些背着相机的人,觉得背上相机的人都是摄影家。那么如果我能背上相机,在别人的眼里,也是摄影家。这是我刚开始的想法。05年开始,我买了一台索尼717。拍了一周,总觉的不是或者说不像是作品。在朋友的推荐下,买了纽约摄影学院的书,还买了三盏灯,在家学习,就是想走学院派的风格。之后立即买了哈苏120一直用到现在。
李向东的暗房,每日他都是在这里忙碌着,对传统工艺的执着
雨夜
您是先用数码相机,之后直接转入胶片。那么在使用胶片相机的路上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现在很多摄影人也希望用回胶片机,这个问题对他们也有借鉴。
李向东:
我用索尼717的时候,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摄影。当我看了纽约摄影学院的书以后才知道摄影的原理。我一章一节的看,并按照上面教授的做作业。困难还是有的,特别是曝光的组合,测光表的用法不熟练。不过慢慢掌握就好了。不觉得有啥困难,觉得这是一个乐趣。
工作现场
雨夜
您是纯自学么?暗房也是自己来做?
李向东:
首先,我有一个启蒙的朋友。主要是自学,暗房也是自己做。
雨夜
您所拍摄的《大工业时代的记忆》。创作的初衷是什么呢?
李向东:
我们南通是张謇留下的近代工业的典范。由于改革转型,很多的百年的老厂和大型的国有企业都被流失和废弃。这些工厂都曾经辉煌过,而这样的废弃,将会被后人一一遗忘和淡去。我只想留下那些曾经辉煌过,青春过的那些人的记忆;那些曾经热烈的的工作场面。仔细看看那些荒凉场面,任能发现很多人曾经工作的痕迹。
雨夜
这种档案式记录的影像。国外也有一些摄影师拍摄过类似题材。您有借鉴过么。
李向东:
我没看过,的确没看过,我是通过自己的感受来拍摄。
雨夜
这个题材您拍摄了多久?现在数码相机发展的很快。您有没有考虑转用数码相机。为什么?
李向东:
我拍了8年多,到现在还断断续续的在拍。6年以前拍摄只是凭借自己的爱好去拍,在拍摄以后,觉得要好好的纪录,于是又拍了6年。数码我也有,我并不排斥数码,我用的相机是1DX。数码相机现在用在拍摄人文关怀的作品中。
雨夜
那么您在什么样的题材会选用胶片呢,我用胶片通常是在一个需要拍前和拍摄时需要思考,不需要拍摄速度的情况。现在很多影友遇到的一个问题是。拍来拍去该拍的都拍了。越拍越不知道该拍什么。您一个项目坚持拍摄了8年。那么对此您有什么建议给大家么。
李向东:
我也是这样。我用胶片片主要拍那些有留传性的事和物。譬如:大工业时代的老厂、古建筑、老街等等,当然还有些艺术片。我觉得,自己在什么城市,就要充分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总会找到可以发掘的亮点。选定的题材不管别人拍过或没拍过,都要脚踏实地的去坚持。过程中不要考虑怎么去获奖,也不要考虑凭此来开个展。既然是爱好,就不能有功利的想法。如果你拍摄的,的确是好的作品。总会被别人肯定,总会发光的。我将近十年没参加比赛,14年才开始投稿,得分加入了中协。所以不管别人拍啥,你自己想好了就去拍。我在南通老街也拍了10年,所拍摄的很多是七八十岁的老人。我拍完了都是冲洗完以艺术的作品送给他们。后来去世的也有几十个人。去世时侯用的遗像都是我拍的。
雨夜
您说得真好。感谢李向东老师为我们分享。谢谢。吞像下一期【影展】栏目,再会
摄影师介绍:
李向东,男,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南通天生港电厂工人。05年开始接触摄影至今。
快来给吞像投稿吧,把你的大作发给我们,我们会为您打造互联网平台最专业的在线个人摄影展,让全世界各地的影人们看到您的作品,投稿不限题材:风光,人像,旅行,人文均可,更不限制器材:手机、单反、胶片均可,我们的要求只有三个:
够自信
一组题材明确的主题照片
照片数量在8张-20张以内
只要您符合这三点就大胆地给我们投稿吧,入选后会由吞像的专业编辑与您联系采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