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真正的成长,始终游走在“舒适区边缘” 2024-08-02 04:52:38 文/学乃身之宝说到成长,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一万小时定律,它是著名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其著作《异类》中提出来的,说的是"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从中我们看到了,成长需要不断努力,但一万小时定律如果旨在重复练习,那么它的意义就非常有限。也就是说,一味重复已经掌握的事情是没有意义的,这也是安德烈·埃里克森博士在《刻意练习》一书中强调的观点,即真正的学习,需要刻意练习。刻意练习是有目的的练习,并非天真地、只是反复地做某件事情,而有目的的练习包括特定目标、极度专注、及时反馈和走出舒适区。对于"刻意练习"这个概念,心智探索者周岭在其著作《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简称《认知觉醒》)中给我们做了更加详细的阐释,特别是对"舒适区边缘"这个认知规律的思考,值得每个自我成长的人学习。今天的文章,我们就围绕"舒适区边缘"这个成长关键词来说说,真正的成长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1.舒适区边缘,揭示了能力成长的普遍法则周岭老师在书中指出,无论个体还是群体,其能力都以"舒适区——拉伸区——困难区"的形式分布,要想让自己高效成长,必须让自己始终处于舒适区边缘,贸然跨到困难区会让自己受挫,而始终停留在舒适区会让自己停滞。这说明,“舒适区边缘”揭示了能力成长的普遍法则。游走在"舒适区边缘",不仅可以有效避免重复努力带来的乏味感,还可以激发出真正成长带来的成就感。比如,一位钢琴爱好者,在十几岁时就开始上钢琴课,十年过后,如果他一直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弹奏那些同样的歌曲,虽然积累了上万小时的"练习",但他很难比之前弹得更好,因为那并非真正的学习;如果他有明确的目标,且有针对性地"练习",特别是对那些不会的曲调反复练习,上万小时后,他的弹琴技艺肯定会大幅度提升,很有可能成为钢琴家,因为他在舒适区边缘游走。舒适区边缘,又称拉伸区,就是既有成就又有挑战的"地带",在那里,我们才能进步最快。可见,人的成长和时间的关系,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种线性关系(学习时间长,收获一定大),而是呈现一种波浪式上升曲线,即在“舒适区边缘”有时轻松,有时受挫,但总体是在进步。 2.游走在"舒适区边缘",需要内观自己,设定目标前面说了,在"舒适区边缘",我们才能进步得最快,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处在"拉伸区"呢?周岭老师给了我们答案,他说,凭感觉。在周岭老师看来,凭感觉学习,是顶级的成长,因为感觉能帮我们感知真正适合自己并需要的东西,让自己处于学习的"拉伸区"。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么抓住自己的感觉呢?周岭老师在书中介绍了6种方法:其一,"最"字法,即关注那些最触动自己的点,比如,让自己眼前一亮的、心中泛起波澜的人和事,脑中灵光乍现的想法,曾经遭遇的痛苦等等,学会捕捉它们,深入分析,会有所收获;其二,"总"字法,即平时脑子里总是不自觉地跳出来的某些重复念头,或是心里总是挥之不去的事,这些通常是我们很难放下的事情,有意识地去审视它们,会让自己更加平和;其三,无意识的第一反应,即第一次遇到某些人,或事,或第一次到了某个地方,不要思考,看看自己脑中出现的第一个想法是什么;其四,梦境。梦境是潜意识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它可能是内心真实想法的展示,也可能是灵感的启发;其五,身体,即学会多倾听自己身体的反应,它会知道很多"答案";其六,直觉。其实,上述抓住自己感觉的方法,就是内观自己。通过了解自己内心的真正需求,让感性的觉知和洞察帮助自己寻找答案。更重要的是,"凭感觉",就是在帮助我们寻找人生目标。目标是存放我们热情和精力的地方。可见,凭感觉,我们会"动了感情",然后有意识地提醒自己追问原因,找到目标,进而让自己处在"舒适区边缘"。 3.建立主动沉浸的行为模式,在"舒适区边缘"真正长成内观,让我们了解自己的需求,并通过感觉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实现这些目标,就需要专注的能力。说到专注力,周岭老师在书中给我们详细介绍了主动沉浸的行为模式:首先,我们通过感觉找到的人生目标,要尽量具体清晰,因为目标定义越明确,注意力的感知精度就会越高,精力越集中,技能越精进;其次,主动沉浸的关键是做到"极度"关注,即在短时间内投入100%的精力比长时间投入70%的精力好,因为专注的真正动力并不是毅力和耐心,而是不断发现技巧上的微妙差异和持续存在的关注点,精力越集中则感知越细微。做到极度专注,就是在做A的时候彻底关注A,在做B的时候彻底关注B,两件事之间有非常清晰的界线;如果在做A的时候想不出答案,可以把注意力转换B上,这样做事会更高效。 再次,获得有效反馈才可以真正成长。因为闭门造车式的练习不仅容易让人分心走神,还会让自己长期在低水平层面徘徊。有效反馈可以找老师指导、或书籍影像反馈、或自我反思。最后,始终在拉伸区练习,用心流保持专注。在舒适区一味重复,容易厌倦,而在困难区又容易焦虑,两者都无法使人进入沉浸状态,好的状态应该介于两者之间,即拉伸区(注重难易匹配),这样可以让自己进入心流通道,以保持持续的专注。其实,上述主动沉浸的行为模式,是通过刻意练习的四要素(目标、专注、反馈和拉伸)建立的,时常练习就可以将其固化为自己深度沉浸的底层能力,以让自己从"聚焦"走向"超越"。 写在最后:"舒适区边缘",是一个认知规律,而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异是认知能力上的差异。如果我们能够"认知"到这个认知规律,就说明已经在"觉醒",在"改变",更重要的是,这是了解自我成长的关键,即人的能力是无法跳跃发展的,只能在现有基础上一点一点向外扩展,而扩展的最佳区域就在舒适区边缘。当我们在"舒适区边缘"可以得心应手时,就说明舒适区扩大了,而扩大舒适区,是将舒适和不舒适作为整体接受,不舒适是从舒适探出的触角,新生的根须,在新领域,新养分的滋养下,舒适的体量增加,像一棵树慢慢长大。扩大将生长的状态表述出来,这才是真正的成长。可见,自我改变的原动力,离不开"舒适区边缘"这个认知规律。另外,《认知觉醒》一书中,周岭老师还给我们介绍很多像"舒适区边缘"这样的底层概念,比如元认知、关联、深度学习等等,还有20个成长关键词,包括自控力、专注力、学习力、行动力、情绪力,以及觉知力等等,都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以内化出真正的认识驱动力。当然,真正的成长或学习,并非为了"知道",而是经过"行动"后的真正改变。 本文完感谢您的阅读 赞 (0) 相关推荐 《认知觉醒》:“脱胎换骨”之术,成长解惑之书 文丨卿心君悦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了凡四训> 不得不说,我非常庆幸能够看到<认知觉醒>这本成长工具书,尤其是认真翻阅.整理 ... 《认知觉醒》读后感--阅读第99天 最近这一周多的时间,读的书名是:<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觉醒力>,作者是周岭. 已经完全想不起来,周岭老师的书怎么进入了我的微信书单了.同时进入的还有周老师的另外一本书:<认知驱动 ... 掌握这三个牛人秘籍,变优秀不再与苦、累、难挂钩 上学的时候身边总有这样一些人,他(她)们会学.爱玩,成绩又好,人缘也好,长大之后也成为了很优秀的大人.大家习惯性会说因为这些孩子打小就聪明.天赋异禀.智商高. 有很多像我一样的小孩,通过勤奋获得不错的 ... 人到中年,如果还没明白这三点,余生只会更焦虑 "说出来不怕你笑话,我现在出门都不舍得点一碗加肉牛肉面." 前几天跟一位学长聊天,说着说着一起感慨人到中年的压力,学长悠悠地说了上面这句话. 大学毕业十年了,大多进入了上有老下有小 ... 做一个觉醒的交易者 我们暂且先不聊交易,先来介绍一个书<认知觉醒>. 这本书上解释了一种现象:"一个人若是没有人生目标,纵然每天有吃.有喝.有书读.有班上,也会像一个迷失的人一样,内心,没有喜悦,生 ... 《认知觉醒》:学习进步从来就不该苦大仇深 有句话很戳心: "我努力到感动自己,梦想依旧遥远".几乎是每一日,我都努力从繁忙的生活里,尽可能挤出一些时间,投入到各种培训营中.相信只要坚持听完课程.完成作业和打卡,自己就会变得 ... 《认知觉醒》一本顶一百本 如果你正在践行"每年读一百本书"的计划,但又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做到,那就买它.相信我,如果把这本书的内容读透了,它的价值将会是"一本顶一百本". 一.得耐心者得天 ... 一个人如何从平凡走向卓越?《认知觉醒》告诉你答案 文/梦倩 这个世界上,有追求和梦想的人很多,但真正能实现梦想,变得卓越的人却很少.这是因为一个人想要变得优秀,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也不是靠日复一日的努力就可以实现. 那么一个人该如何从平凡走向卓越? ... 让认知觉醒,让成长加速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生活似乎只剩下了两点一线.我们每天上班下班,日子简单忙碌,除了头发越来越少,身体越来越差,心情越来越沉重,自己还越来越畏缩不前,好像在原地踏步,又好像看着别人从身边经过,却无力追 ... 《认知觉醒》:成长的逻辑是理智战胜本能和情绪的过程 <认知觉醒 : 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周岭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2020-10 / 作者\云海 成长的路上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困惑.上学的时候很羡慕成绩好的同学,自己也废寝忘食刻苦了一 ... 《认知觉醒》:成长的本质,就是让大脑的认知变得更加清晰 经典美剧<越狱>中,男主角迈克去监狱救他哥哥.一进监狱,观众看到的是囚牢.操场.犯人和狱警,而迈克看到是通风管.下水管和紧急通道.迈克是建筑学家,专业的知识背景让他看到墙背后的世界. 人是 ... 《和平饭店》陈数游走在生死的边缘,成为走钢索的人 近期,一部名不见经传的谍战剧如同冬天里的一把火,迅速成为收视爆款.那就是登陆浙江卫视,并在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同步上线的<和平饭店>.该剧由"金牌导演"李骏执导,&q ... “丝袜、磕炮、开车”游走在搞黄边缘的虚拟租赁,其实是一门“孤独”的生意 "虚拟女/男友"这个概念大家很熟悉吧,不是那种嗯嗯啊啊的硅胶人,而是"网络姻缘一线牵,珍惜彼此这段缘"的那种男/女朋友. 通过付费租赁,你可以让对方和你一起做线 ... 要努力成为勇敢的人 走出舒适区面对困难 一点一点成长 我们总是缺少面对的勇气,毕竟待在舒适区是人类本能,但很多事都没办法的,就是要去害怕去面对去解决,要硬着头皮正面刚,因为逃避后积压的情绪要比面对时痛苦一万倍. 今天去了一家清吧 蛮不错 现在越 ... 郭建立丨游走在城乡的边缘 (一) 随着岳父.岳母走向田野的时候,我迈着轻松.自信的步伐.当一捆70多斤的青豆捆儿负上肩头的时候,我的脚步顿时沉重.蹒跚起来. 一条1公里多的羊肠山路,在乱石堆中盘旋.走了100多步,我便无奈地把 ... 游走在中心和边缘之间:阿卜杜勒拉扎克·格尔纳的流散 一提到当代英国移民作家,人们往往马上会想到被誉为"移民三雄"的萨尔曼·拉什迪. 维·苏·奈保尔和石黑一雄,但除了这些文学巨擘之外,还有不少优秀的移民作家值得我们关 注.非洲裔小说家 ... 中年叛逆,游走在危险的边缘?/李娜 某天,莫名不想上班. 翻开微信,给朋友w留言:出来玩啊! 片刻,收到回复:你在哪?发位置,我来接你. 漫无目的踏上逃离之路. 一路向东,上了临潼高速.我说:不如去临潼环山公路.w说:顺着高速一直 ...
文/学乃身之宝说到成长,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一万小时定律,它是著名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其著作《异类》中提出来的,说的是"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从中我们看到了,成长需要不断努力,但一万小时定律如果旨在重复练习,那么它的意义就非常有限。也就是说,一味重复已经掌握的事情是没有意义的,这也是安德烈·埃里克森博士在《刻意练习》一书中强调的观点,即真正的学习,需要刻意练习。刻意练习是有目的的练习,并非天真地、只是反复地做某件事情,而有目的的练习包括特定目标、极度专注、及时反馈和走出舒适区。对于"刻意练习"这个概念,心智探索者周岭在其著作《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简称《认知觉醒》)中给我们做了更加详细的阐释,特别是对"舒适区边缘"这个认知规律的思考,值得每个自我成长的人学习。今天的文章,我们就围绕"舒适区边缘"这个成长关键词来说说,真正的成长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1.舒适区边缘,揭示了能力成长的普遍法则周岭老师在书中指出,无论个体还是群体,其能力都以"舒适区——拉伸区——困难区"的形式分布,要想让自己高效成长,必须让自己始终处于舒适区边缘,贸然跨到困难区会让自己受挫,而始终停留在舒适区会让自己停滞。这说明,“舒适区边缘”揭示了能力成长的普遍法则。游走在"舒适区边缘",不仅可以有效避免重复努力带来的乏味感,还可以激发出真正成长带来的成就感。比如,一位钢琴爱好者,在十几岁时就开始上钢琴课,十年过后,如果他一直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弹奏那些同样的歌曲,虽然积累了上万小时的"练习",但他很难比之前弹得更好,因为那并非真正的学习;如果他有明确的目标,且有针对性地"练习",特别是对那些不会的曲调反复练习,上万小时后,他的弹琴技艺肯定会大幅度提升,很有可能成为钢琴家,因为他在舒适区边缘游走。舒适区边缘,又称拉伸区,就是既有成就又有挑战的"地带",在那里,我们才能进步最快。可见,人的成长和时间的关系,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种线性关系(学习时间长,收获一定大),而是呈现一种波浪式上升曲线,即在“舒适区边缘”有时轻松,有时受挫,但总体是在进步。 2.游走在"舒适区边缘",需要内观自己,设定目标前面说了,在"舒适区边缘",我们才能进步得最快,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处在"拉伸区"呢?周岭老师给了我们答案,他说,凭感觉。在周岭老师看来,凭感觉学习,是顶级的成长,因为感觉能帮我们感知真正适合自己并需要的东西,让自己处于学习的"拉伸区"。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么抓住自己的感觉呢?周岭老师在书中介绍了6种方法:其一,"最"字法,即关注那些最触动自己的点,比如,让自己眼前一亮的、心中泛起波澜的人和事,脑中灵光乍现的想法,曾经遭遇的痛苦等等,学会捕捉它们,深入分析,会有所收获;其二,"总"字法,即平时脑子里总是不自觉地跳出来的某些重复念头,或是心里总是挥之不去的事,这些通常是我们很难放下的事情,有意识地去审视它们,会让自己更加平和;其三,无意识的第一反应,即第一次遇到某些人,或事,或第一次到了某个地方,不要思考,看看自己脑中出现的第一个想法是什么;其四,梦境。梦境是潜意识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它可能是内心真实想法的展示,也可能是灵感的启发;其五,身体,即学会多倾听自己身体的反应,它会知道很多"答案";其六,直觉。其实,上述抓住自己感觉的方法,就是内观自己。通过了解自己内心的真正需求,让感性的觉知和洞察帮助自己寻找答案。更重要的是,"凭感觉",就是在帮助我们寻找人生目标。目标是存放我们热情和精力的地方。可见,凭感觉,我们会"动了感情",然后有意识地提醒自己追问原因,找到目标,进而让自己处在"舒适区边缘"。 3.建立主动沉浸的行为模式,在"舒适区边缘"真正长成内观,让我们了解自己的需求,并通过感觉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实现这些目标,就需要专注的能力。说到专注力,周岭老师在书中给我们详细介绍了主动沉浸的行为模式:首先,我们通过感觉找到的人生目标,要尽量具体清晰,因为目标定义越明确,注意力的感知精度就会越高,精力越集中,技能越精进;其次,主动沉浸的关键是做到"极度"关注,即在短时间内投入100%的精力比长时间投入70%的精力好,因为专注的真正动力并不是毅力和耐心,而是不断发现技巧上的微妙差异和持续存在的关注点,精力越集中则感知越细微。做到极度专注,就是在做A的时候彻底关注A,在做B的时候彻底关注B,两件事之间有非常清晰的界线;如果在做A的时候想不出答案,可以把注意力转换B上,这样做事会更高效。 再次,获得有效反馈才可以真正成长。因为闭门造车式的练习不仅容易让人分心走神,还会让自己长期在低水平层面徘徊。有效反馈可以找老师指导、或书籍影像反馈、或自我反思。最后,始终在拉伸区练习,用心流保持专注。在舒适区一味重复,容易厌倦,而在困难区又容易焦虑,两者都无法使人进入沉浸状态,好的状态应该介于两者之间,即拉伸区(注重难易匹配),这样可以让自己进入心流通道,以保持持续的专注。其实,上述主动沉浸的行为模式,是通过刻意练习的四要素(目标、专注、反馈和拉伸)建立的,时常练习就可以将其固化为自己深度沉浸的底层能力,以让自己从"聚焦"走向"超越"。 写在最后:"舒适区边缘",是一个认知规律,而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异是认知能力上的差异。如果我们能够"认知"到这个认知规律,就说明已经在"觉醒",在"改变",更重要的是,这是了解自我成长的关键,即人的能力是无法跳跃发展的,只能在现有基础上一点一点向外扩展,而扩展的最佳区域就在舒适区边缘。当我们在"舒适区边缘"可以得心应手时,就说明舒适区扩大了,而扩大舒适区,是将舒适和不舒适作为整体接受,不舒适是从舒适探出的触角,新生的根须,在新领域,新养分的滋养下,舒适的体量增加,像一棵树慢慢长大。扩大将生长的状态表述出来,这才是真正的成长。可见,自我改变的原动力,离不开"舒适区边缘"这个认知规律。另外,《认知觉醒》一书中,周岭老师还给我们介绍很多像"舒适区边缘"这样的底层概念,比如元认知、关联、深度学习等等,还有20个成长关键词,包括自控力、专注力、学习力、行动力、情绪力,以及觉知力等等,都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以内化出真正的认识驱动力。当然,真正的成长或学习,并非为了"知道",而是经过"行动"后的真正改变。 本文完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