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时秦王为何三次没拔出佩剑?兵马俑发现的这件文物完美解释

“荆轲刺秦”这个故事想必很多读者和观众都是熟悉的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句话更是千古名句。

当时的情况是战国末年,七雄并立,远在关外的秦国“奋六世之余烈”,兵强马壮,开启了征服东方六国的步伐,在公元前230年的时候,秦国在秦王嬴政的统领下,现实灭了韩国,随后在公元前228年,秦王派遣大将王翦远征赵国,并且占领了赵国的都城邯郸,接着将大军继续向北,逼近赵国北部的燕国。面对强大的秦军,燕国可以说是毫无还手之力的,此时的燕国可以说是面临着亡国的危机,所以燕国上下,都十分焦虑。其中包括燕国的太子,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太子丹。

太子丹心想,如果能找个人将秦王嬴政刺杀,那么燕国岂不是就可以化解这个危机了,所以太子丹经过一番物色,选中了燕国一个很有本领的勇士——荆轲。经过太子丹的一番游说,荆轲答应了,决定为了燕国百姓,去秦国刺杀秦王嬴政,最终的结果是,失败了,荆轲死在秦王的剑下。

千百年来,无数人被荆轲的英雄壮举所折服,同时也为他的失败而扼腕叹息,但是在荆轲行刺秦王的过程中,发生了让人费解的一幕,就是荆轲在向秦王展示地图的时候,匕首露了出来,荆轲立刻用右手握住匕首像秦王刺去,秦王非常吃惊,立马转身逃跑,但是被荆轲抓住了袖子,情急之下,甚至把那只袖子挣断了。与此同时,秦王伸手去拔身上佩戴的佩剑,但是却没有拔出来。而此时荆轲已经拿着匕首追了过来,秦王又急忙拔剑,但是又没有拔出来。两次拔剑不出,秦王有些着急,开始逃命,于是便绕着朝堂上的大柱子跑,但是荆轲紧追不舍,秦王只好一边跑,一边继续拔剑,但是依旧没有将佩剑拔出,秦王不禁大惊。由于事出突然,秦王手下的臣子们一时之间竟然没有反应过来,竟来不及去救驾,眼见荆轲就要追上秦王,慌忙之中,秦王的一个御医夏无且拿起来手边的药袋对准荆轲扔了过去,荆轲突然见到有外物袭来,伸手一挡,将药袋拍了出去。

而就在这一瞬间,秦王得到了喘息的机会,秦王再一次拔剑,这次终于将宝剑拔了出来,接着挥剑斩断了荆轲的左腿,荆轲瞬间倒地,但是依然没有放弃,他明白自己此行的目的,也明白自己的处境,所以将匕首向秦王掷去,秦王嬴政将身一闪,躲过了匕首,接着持剑将荆轲杀死。这次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行刺,以失败告终,在这次行刺中,秦王嬴政总共拔了四次剑,但是前三次都没有拔出,直到第四次才将佩剑拔出,这是为什么?关于这个问题,引起很大读者和史学家们疑惑。

太史公司马迁在编写《史记》的时候,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司马迁这样解释:秦王的佩剑太长,所以不能及时拔出。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我们且往下看。

根据历史记载和很多青铜剑的出土,史学家们认为古时候的青铜剑都很短,一般不超过60厘米,以著名的越王勾践剑为例,也只有55.6厘米,按照常理,这种长度的佩剑,应当随手就可以拔出,秦王怎么可能会因为佩剑太长而拔不出来呢?所以很多读者和史学家们开始怀疑司马迁的解释,但是自己也给不出合理的解释,所以一直以来这件事好像成了“悬案”。

但是在1974年一件文物的出土,总算完美解释了秦王之所以三次都没有拔出佩剑的原因了。1974年,在秦始皇兵马俑坑中发现了一把青铜剑,这把青铜剑的长度竟然超过了91厘米,这是目前为止发现的中国古代最长的青铜剑。据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分析,将剑做的如此之长,是为了在战斗中更容易刺中对手,兵器讲究“一寸长,一寸强”,秦国当时志在统一天下,所以秦国将普通的青铜剑加长,制造了很多长剑,而秦王嬴政就对长剑情有独钟,所以随身佩带长剑,也正是因为佩剑太长,在慌乱的紧急情况下,要将一米左右的长剑拔出,确实没有那么容易。

由此看来,秦王之所以在荆轲刺秦时连续三次没有拔出佩剑,就是因为佩剑太长,兵马俑中出土的长剑这件文物完美的解释了其中的原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