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的内心创伤要怎样愈合? 一个孩子就够了
为人父母的内心创伤要怎样愈合?
一个孩子就够了
作者:慕斯姑娘
周末无意间看到了一个家庭成长教育类节目《老师请回答》,这是一档集结北京一线优秀骨干教师、教育名家的公开课堂,旨在现场就父母关心的教育热点话题进行讨论,让家长成为更好的家长,孩子成为更好的孩子。
嘉宾中除了名校教师外,也会邀请明星家长和他们的孩子,演艺名人会在节目中分享他们的教育理念和困惑,普通孩子的家庭也将参与其中。看了两期才发现,对于孩子的问题,父母们满怀期待来寻求答案,可层层剖析后,往往家长才是那个问题的根源。
0 1
成熟这件事,无关年龄
在节目中印象最深的是一个9岁小女孩,妈妈给报了13个补习班,在各位老师询问的过程中,小女孩的表现和话语都深深戳中了很多嘉宾的心,连主持人都不禁落泪,很明显,这个小女孩非常懂事儿,甚至比自己的妈妈还成熟。
由于妈妈与姥姥之间的矛盾如陈年往事般在妈妈心里无法消融,因此带着这份隔阂直到小女孩儿出生至今 9岁,母女的矛盾依旧存在,妈妈渴望姥姥的关爱,这种代际传递在小女孩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因为曾经姥姥用过板凳扔向妈妈,所以如今妈妈有把女儿推向钢琴角撞破头的情形,小女孩敏感,担心妈妈不爱她,这正如妈妈一直在向姥姥那寻求母亲的关爱一样。因为担心姥姥的高血压,小女孩宁愿让姥姥与自己分开住,因为担心被妈妈气病。
而当问题解决之后,小女孩哭着扑向姥姥的怀里,嘴里说到“姥姥亲手把我带大,我怎么能不爱她”,看到这里很多人不禁纷纷落泪。小女孩说妈妈与姥姥的矛盾一直没解决,但自己觉得哪怕是现在解决也不是晚的。
作为局外人,我甚至觉得这个小女孩是全家最成熟最理性的一个角色,她的明白和懂事超过了自己的父母,补习班、和别的孩子比较、担心输在起跑线等等来自于妈妈的焦虑,其实都没有看清问题的本质,也迟迟没有解决,而9岁的小女孩显然比妈妈和姥姥更加洞悉一切。
你看,她只有9岁,但早已成为了贴心的解药,陪她成长,是慰藉自己内心缺失的第二次机会,这是孩子带给我们最大的收获。
0 2
不表达不代表不牵挂
有一对家长来到现场哭诉,自己上高一的儿子不服管教,动辄对自己的父母暴力相加,听到这,正常的观众心中都很气愤,觉得这个孩子不懂事不听话不服管。
可当孩子上台说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才发现,这一切都是事出有因。父母把自己曾经的过错,理所当然认为没有什么大碍,可这对于孩子的伤害已经产生,而整个调解过程中,妈妈和儿子的转变都很大,唯独父亲不愿改变也不接受改变。
他们和孩子之间的交流甚少,可在得知父亲生病有危险的时候,这个男孩内心还是对爸爸有深深的牵挂,这一切,都被姑姑家的表姐看在眼里,表姐在现场哭诉,感觉没有人理解弟弟。抚养了儿子十几年的父亲,竟然看不到自己孩子身上有任何优点,所幸,在节目的最后,这个父亲接纳了老师的意见,看见了自己的不足并且愿意尝试改变。
很多青春期的孩子不愿意与父母交流,很大的原因在于父母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平等的个体对待,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论从心理还是年龄上已然具有了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尊严,他们会担心父母的安危,同样也像小大人一样在自己成人的这条路上缓缓前行。
这个时候的他们,渴望与父母对等的交流,内心深处希冀着来自于父母的理解和体贴,这个时候,如果父母的成长没有跟上孩子的脚步,那么隔阂与矛盾很容易出现并爆发,幸运的是,孩子们总是那么善良,总是可以给父母机会让他们认知到问题后再次成长。
0 3
亲子情深一起前行
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一想到为人父母不需要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很多时候我们一直觉得父母做的不够好,也许真正有意识要做一个优秀的父母也只能从新一代开始,因为在父母那一辈,他们没有像我们现在一样接触知识的机会,他们的教育方式只有当年自己的成长经历可以参考,从另一个角度说,他们也是受伤害的孩子。
幸运的是,每个孩子都如天使一般纯真可爱,这一世亲子情深,他们给了父母第二次成长的机会,给了父母看见自己,拥抱自己,同时治愈自己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