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风云——北魏战吐谷浑
当刘骏开始出现奢靡享受的苗头之时,老对手北魏也没闲着,孝建四年(公元460年)正月,甲子朔(初一),拓跋濬下令实行大赦,改年号为和平。年号叫和平,北魏却并未停止自己的军事行动。
这年二月,北魏卫将军、乐安王拓跋良奉命讨伐河西反叛的胡人。到了三月,北魏又开始打起了刘宋的主意,大军侵犯北阴平,结果和之前青州大战一样,刘宋朱提太守杨归子率军迎击,北魏遭遇一场大败。叛军剿灭了,面对刘宋又屡屡吃不到好果子,但北魏并没有停止自己军事行动的意思,这次他们把目标放在了自己的邻居,吐谷浑。
别看吐谷浑疆域位于现在青海、甘肃一带,但他也是货真价实的鲜卑政权。吐谷浑的创建者慕容吐谷浑是慕容涉归之庶长子,慕容涉归的嫡子则是前燕奠基者慕容廆继为单于。由于慕容廆和慕容吐谷浑关系不佳,吐谷浑就率领自己的部众西迁陇上,然后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建立了政权,吐谷浑的孙子叶延更是以祖父吐谷浑为其族名。吐谷浑此后游走于西秦、南凉等诸方势力之间,但都保证了自己的独立。
原本北魏和吐谷浑由于并不接壤,所以双方并没有太多交集。但随着北魏发动统一北方的战争,双方的关系开始出现变化。拓跋焘攻灭胡夏国时,当时的吐谷浑可汗慕容慕璝奉表称臣,擒获了赫连定,并将其送往平城。拓跋焘于是封其为大将军、西秦王,但慕璝并不满足于此,不断上表向拓跋焘要求更多赏赐,言辞间还颇为不敬。拓跋焘当然没有满足他的要求,双方关系开始变得若即若离。吐谷浑更是同时向刘宋称臣,刘义隆于是封他为陇西王。慕璝死后,他的弟弟慕利延继续执行同时称臣于南北朝的政策。
这就让北魏很不爽,于是拓跋焘曾两次发兵征讨吐谷浑。吐谷浑自然是不敌,慕利延更是狼狈得只能率余部西入于阗,杀其王,据其地。并遣使上表刘义隆,称如果北魏再攻、吐谷浑无法自保,请求刘义隆将他们安置在越巂地区。好在北魏最后撤兵,慕利延逃过一劫。
有意思的是,慕利延和拓跋焘在同一年去世,慕利延的侄子拾寅继承了可汗之位。拾寅即位后,继续采取了同时交好刘宋和北魏的策略,同时对双方称臣。但在吐谷浑国内,拾寅却是另外一番作风,无论是他的住所,还是他所使用的车马,都可以和两国皇帝相比拟。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虽然拓跋焘两次命人攻打吐谷浑,让其遭受重创,但此时的吐谷浑实力还是不容小视,如果真被刘宋利用,绝对是北魏的大麻烦。
于是北魏国内开始了对吐谷浑再次用兵的讨论,定阳侯曹安上奏表说:“慕容拾寅现在守卫白兰,如果我们兵分两路,从左右夹攻,他们一定会逃往南山固守,超不过十天,他们人和牲畜全都缺少吃的,那我们就可以一举平定他们。”拓跋濬对此十分认同,于是在和平元年六月甲午日(初四),派遣征西大将军、阳平王拓跋新成等人督统统万、高平各路大军从南路出发,南郡公、中山人李惠等督统凉州各路大军,从北路出发,同时向吐谷浑起攻势。
就在大军出发的同时,拓跋濬收获了另一个好消息,河西反叛胡人的首领前往长安自首认罪,拓跋濬于是派出使者安抚、慰问。到了七月壬午日(二十二日),拓跋濬更是亲自前往河西视察。
攻打吐谷浑的大军也进展顺利,一路浩浩荡荡抵达西平,正如曹安所料,拾寅果然逃往南山守卫,九月,北魏大军南渡黄河,乘胜追击。但就在这关键时刻,不知是由于瘟疫还是因为高原反应,北魏军中大量士兵倒下。诸将见状连忙商议认为,拾寅已经远遁,军容已振,在士卒疲敝的情况下继续追击恐收效甚微,不如见好就收。于是北魏军就此撤退,掠获了各种牲畜三十多万头。
吐谷浑再次逃过一劫,颇为讽刺的是,等到日后北魏灭亡了,吐谷浑却依然坚挺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