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更喜欢晴雯,但为何袭人成了宝玉身边的第一丫鬟?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内因才是决定因素。袭人成为宝玉身边第一丫鬟,当然是她的性格与努力决定的。晴雯没成为第一丫鬟,当然也是她的性格与个性决定的。

但是,袭人晴雯的性格特点,我们已经看过太多的讨论文章。今天就不再分析“内因”,专门来说说“外因”吧。

贾母的确是喜欢晴雯,但也从来没有不喜欢袭人——根本的,作品中就没有贾母和袭人晴雯的对手戏。贾母只是在背后提到过她们。

提到袭人的时候,贾母是这样说的:“袭人怎么不见?他如今也有些拿大了,单支使小女孩子们出来。”于是王夫人赶快解释,袭人丧母守孝,不便前来。但是贾母又说:“跟主子却讲不起这孝与不孝”。

父母死亡,应该守孝,不参加娱乐宴饮活动。奴才要服侍主子,不能因为守孝而拒绝出席娱乐场合。姨太太是半个主子,就可以请假去参加丧礼,像赵姨娘给弟弟赵国基伴宿坐夜送殡。贾母批评袭人,就是从奴仆的标准来衡量,认为她是失职。

贾母认为“心地纯良,克尽职任”,可以“竭力尽忠”,完全是褒词。贾母又说袭人“是没嘴的葫芦”,从性格方面进行评判,也算不上贬义。但是无论是褒是贬,是夸是责,贾母对袭人的定位始终如一:她就是个奴才。

既然是奴才,那不免要在奴才的范围里力争上游,最好的结果就是做到“第一丫鬟”的地位。袭人也确实达到了这个目标——在“云雨情”之前,她就和奶妈李嬷嬷一起“陪侍在外大床上”,已经是“第一丫鬟”了。

晴雯呢,我相信贾母“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的打算并没有告诉过她——否则就是诲淫了——但是以晴雯的天真而骄傲的心性,她是拿定了主意“大家横竖在一处”的。没有证据,没有暗示,更没有人向她承诺或者保证过。可是她就这么认为,哪怕宝玉说出“明儿你自己当家立事”的话来,她也没有动摇过自己的信念。要不,怎么说她是“心比天高”呢。

贾母心目中“给宝玉使唤”的唯一人选,晴雯自己笃定的“大家横竖在一处”,结果就是晴雯在宝玉屋里,虽然一样是丫鬟,却不以丫鬟的身份地位自缚。她向宝玉要求人格上的平等,也不肯对钗黛等人俯首低头。她在怡红院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似丫鬟而非丫鬟的。

哪怕贾母再喜欢,有“非丫鬟”的性质,怎么能成为“第一丫鬟”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