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58)
第四章、太阴病
第二节 太阴病方证
11、小半夏加茯苓汤
【组方】:半夏一升(130克),生姜半斤,茯苓三两。右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于小半夏汤再加茯苓,故治小半夏汤证的痰饮呕逆又有茯苓证的眩悸者。
金匮·痰饮咳嗽病30: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金匮·痰饮咳嗽病41: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12、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组方】:厚朴半斤,生姜半斤,半夏半升(约65克),炙甘草二两,人参一两。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此于生姜半夏汤加大量厚朴以消胀满,加甘草人参以补中虚,故治生姜半夏汤证腹胀满而中气虚者。
伤寒66: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13、甘草干姜汤
【组方】:炙甘草四两,干姜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甘草益胃气而滋津液,干姜温中逐饮以治呕逆,故此治胃虚有饮、呕逆、或吐涎沫或小便数者。此方证属于太阴。
14、芍药甘草汤
【组方】:白芍药,炙甘草各四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伤寒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以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伤寒30: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注】:这两条应当合起来解读。29条题首「伤寒」,说明是仲景论广。30条「问曰师曰」,说明是王叔和附加条文,是29条的补充说明。这是两个人的条文,说的是同一个内容。
分五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脉浮、自汗出、微恶寒”,若发热,判太阳,但条文未提发热,王叔和在30条补充也可能是少阴。太阳当用桂枝汤解表,少阴就用桂枝加附子了,所以王叔和说“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微恶寒”,说明表证也不是太厉害。
注意接着,“脚挛急”,乃津液虚也,不能濡养肢体也。小便数,指小便清长、颜色白,乃太阴虚寒、小便不守。津液既虚,小便又数,这就是所谓“亡阳”了。
“心烦”,上焦又有些阳明虚热。虽然有表证,但考虑到太阴虚寒已经到了亡阳地步,所以不可以发汗,不可与桂枝汤(仲景语)或桂枝加附子汤了(王叔和补充)。应该怎么治呢?仲景没有说,但方向放在那里,一定得先解决太阴虚寒、津液虚的问题。至于有些心烦可以先不管。
第二层意思。医生却忽视了太阴虚寒小便数不可汗,用了桂枝汤或者桂枝加附子汤,这属于“学艺不精”了。于是,本来就小便利,又去发汗,亡津液就更厉害了。王叔和还是坚持医生用的是桂枝加附子,所以他分析,“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不论是桂枝汤还是桂枝加附子,后果都是“亡阳故也”。使得“脚挛急”不但继续,还出现“咽中干、烦躁吐逆而厥”,还出现“阳明内结、谵语”,大便也因为津液干涸而难了。这时的“咽中干”、“阳明内结”的主要原因还是津液枯竭。同时胃虚寒还“吐逆”。所以主要突出问题还是太阴虚寒、小便不守、以及津虚亡阳。纠正前医误治后果应当注意次第,得先解决太阴胃虚寒问题,用甘草干姜汤温中、健胃、治吐逆、养液、缓急迫。至于有一点点阳明的“烦躁”、“阳明内结”、“谵语”先不用管它,也顾不上了。
第三层意思。用了甘草干姜汤,胃气有所恢复,“厥愈”了、“足温”了,但是津液不可能同步恢复,有时间差,有滞后,所以“脚挛急”还在。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
芍药甘草汤组方:就两味,芍药,炙甘草各四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治挛急,甘草助生津。这个方证,冯世纶先生认为芍药有清阳明热作用,属阳明太阴合病方证。如果阳明热不明显,只是津液虚,就是太阴了,也可以用,因此芍药甘草汤既可以如冯老所说,属阳明太阴合病方证,也可以跨属太阴。
这时追叙一下第一层意思中遗留的问题,一开始不能用桂枝加附子汤解表,该用什么呢?我认为,那时就应该先用甘草干姜汤温脾胃,解决太阴脾胃虚寒问题,接着用芍药甘草汤恢复津液,先去救里面,而医生先解表,方向错了。
第四层意思。经过甘草干姜汤、芍药甘草汤后,小便数、脚挛急都好了,仅剩下一点阳明“胃气不和”、“阳明内结”、“谵语”,“少与调胃承气汤”就好了。
第五层意思。29条仲景额外假设,如果一开始用桂枝加附子汤效果不好(当然不会好),接着医生又固执地“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这就属于反复乱治、瞎治了,这样乱来的医生不是没有,当下医院里就有不少,仲景提出经过一通乱治之后出现了恶果,进入太阴虚寒很深程度,需要救逆,得用四逆汤挽救。当然并不是说一定就用四逆汤,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处理。
【小结】:这两条讲医理,非常丰富精彩。当我们遇到病情复杂,遇到表里合病、并病时,有的时候可以一揽子表里双解来解决,比如有外邪又有饮,就要解表兼去饮,只顾一头治不好。但有时候不行,需要注意次第,要舍表救里,或者舍里救表,先抓主证。什么是主证?就是判断当下的主要矛盾、迫切的问题。在决定要用汗、吐、下时,都要细心地想一想“可不可”?像今天这两条有表证,首先想到发汗解表,但仔细一分析,发现既有“脚挛急”津液大虚,又有太阴脾胃虚寒小便不守,还有点轻微阳明,就要想到“可不可汗”?治疗的“次第”、主证是什么?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把次要问题放一放,先解决重要问题。也有舍里先救表的,比如出现太阳表证,发热恶风自汗,又同时有点大便难的里证,就得先去解表,不能颠倒次序先用承气汤。
金匮·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5: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
【注】:金匮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说,肺痿是因上焦热而咳的病。这条是有一种病形似肺痿,“吐涎沫”,但是不咳,不渴也表示没有胃热,所以这并不是有热的肺痿,是冷在中焦胃的停饮上泛,波及到肺吐涎沫(因无热,推理为白痰),叫寒饮射肺。这种病常遗尿和小便频。治疗使用甘草干姜汤。
胃生津液,供给上焦,下焦也秉中焦之气。胃虚寒,影响到上下焦。如果胃虚寒而使得下焦组织松驰,小便失去收涩而频遗尿。同时也往上泛,头晕、涎唾。治疗既不治上也不治下,治中,甘草干姜汤以温之,重点在干姜之温。甘草干姜汤是理中汤的基础,加人参、白术就成为理中汤,理中者理中焦也,既祛湿又健中。加上茯苓、白术就成为苓姜术甘汤,与理中汤功能大体一致,治遗尿,也治小便频。
虽然甘草干姜汤出现在肺痿篇里,但这方子不是治肺痿,切记!这是仲景用对比来进一步的阐述。
15、旋覆代赭汤
【组方】:旋覆花三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代赭石一两,炙甘草三两,半夏半升(65克),大枣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该方证主气虚(胃脘痞闷或胀满,按之不痛,用人参,甘草,大枣)、痰饮(纳差,恶心,甚则呕吐,苔白腻,脉缓或滑,用半夏,生姜)、气逆(嗳气呃逆,用旋覆花,代赭石)。
覆花温中健胃而下结气,代赭镇虚逆,半夏、生姜降饮逆,人参、甘草、大枣安中养正,故此治胃虚有饮而有诸呕逆证者。
伤寒161: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
【注】:题首伤寒,是张仲景条文,不一定是“太阳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理解成“用了发汗,或者吐法,或者下法,原病解了”。“若”字,“或者”之意也。
原病好了,但遗留下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这是病后胃气虚,气逆打嗝,为太阴气虚。
进一步理解,此人素日胃就不好,但没明显发作,由于它病,经服药伤了胃气,新得的病虽好,但素日胃的疾患发作,邪饮趁胃虚上逆,故心下痞硬(人参证),嗳气不除,旋覆代赭石汤主之。
此方用人参、生姜、甘草、半夏、大枣健胃降逆,用旋覆花旋覆花下气去结,代赭石是收敛性健胃药,此药不要重用,多用反伤胃。该方证与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厥阴)有相似之处,但没有芩连去上热(没有上热,故属太阴),下寒亦不明显(没有肠鸣便溏、下利)。该方反倒治大便干,对便秘有效,因为旋覆、代赭往下的力量相当大。该方治胃疾之嗳气与陈皮之嗳气不同(如橘子姜汤、茯苓饮等也治嗳气),后者是觉得闷打膈后舒服,为橘皮证,而旋覆代赭石是苦于打膈,乃胃食道发炎。比如癌证等打噎相当凶而难受,用此方可缓解。另外胃泛酸、胃痛、打膈、大便干,用此方很好使。
【插曲,案例】:一商人,患脚气,咳嗽甚,一身皆肿,呼吸迫促,有冲心之兆。与越婢加术、附无效。转陷胸汤,无效。与甘遂丸,不下利。一日忽呕逆,水药皆不受,气息急迫,不能平卧,坐而按摩脊背,阴囊肿胀,寸时不安。案底:以其呕者,投小半夏加茯苓汤,能饮而不吐。三日许,而食粥,小便清利。故犹用前方,逐日快利,肿也随消,呼吸稳安,得以平卧。乃更守服前方,三十日许,痊愈。
分析选录:1、关于脚气。金匮·中风历节病附方崔氏八味丸:「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关于阴囊肿胀,或是因停水而小便不利,或是虚劳。金匮·血痹虚劳病:「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
2、咳嗽,呼吸迫促,有冲心之兆,忽呕逆,水药皆不受,气息急迫,不能平卧,此支饮症状,且必伴有心悸。根据「转陷胸汤,无效。」可见不是阳明的水与热结。
3、「一身皆肿」,还有风水或皮水。但「与越婢如术、附无效」,以及「与甘遂丸,不下利」,可见根源还在治饮。饮去则表水亦消也。甘遂丸是《圣惠》之方,主表里水合治、利小便。「不下利」,说不通,利当指小便,服了应该会小便利的。不过这个方与支饮也不太合证。
综上,支饮呕逆是本案主证,属太阴。由上面分析之2、3,以及今天学习的这条,金匮·痰饮咳嗽病30:「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用小半夏加茯苓先治饮治呕,如果饮去而皮水仍在,当再以它法续治。另外还当兼服八味肾气丸(用金匮肾气丸代替也行),有助于解决「脚气」、「阴瓤肿」问题。
【插曲,病案】:刘某,男46岁,10多年来胃脘疼痛,近来加重,在当地中医医治疗无效,中药多是温中理气、活血祛瘀之品。近证胃脘刺痛,饿时明显,背脊发热,午后手心发热,有时发烧,心悸,头晕,身冷畏寒,汗出恶风,口中和不思饮,大便微溏,舌苔白,舌尖红,脉细弦。X线造影检查:十二指部溃疡。案底:小建中汤。
分析选录:太阳表虚(有时发烧,身冷畏寒,汗出恶风,风);太阴虚寒及有饮(口中和不思饮,大便微溏,舌苔白,心悸,头晕);太阴津虚血虚血瘀(胃脘刺痛,饿时明显,脉细弦,X线造影检查十二指部溃疡);虚热(背脊发热,午后手心发热)
综上,主证太阳太阴合病。虚热不是主证,先予略去。解表用桂枝。太阴有两个问题:1、虚寒有饮(非主诉,从属性问题);2、寒性津虚血虚血瘀(主诉,有十年以上史,是患者主要问题)。原医用温中理气、活血祛瘀无效,乃是忽视了病的诱因是“有时发烧”,也就是“时不时”外邪诱发内虚寒致痛,医只顾内不顾外。当解表温里活血化淤并行。
结论:太阳太阴合病,外邪表虚,里寒性津虚血虚血瘀腹痛。在太阳太阴一大把方证中,符合上证的唯当归建中汤、小建中汤二方,二方的组方、功能接近,皆可用。可加味茯苓(主饮主悸)、白术(主饮主眩晕)。
【插曲,病案】:两肩疼,曾经针灸、拔罐、烤火等均无效,在某医院确诊为颈椎第六节骨质增生,现两臂麻木、疼,右手颤不能写字,肢软无力,头不能后仰,右手指知觉迟钝。脉沉细,苔白。案底:桂枝加术附苓汤
分析(双老师):肩疼,曾经针灸、拔罐、烤火等均无效,这属于误治。从这里看,有表证,应当先发汗,但发汗不得法,
现在误治后出现麻木,疼,手抖,肢无力,属于亡阳伤津液,脉像已证明。手抖是有水停,因误治激发水饮,需要茯苓,苔白,没有热像。结论桂枝汤加茯苓白术附子。
【插曲,病案】:患者发热不恶寒,胸闷不食,大便不通,小便不利,身重汗少,心悸而惊,医予消食之药,病不为减,反谵语叫喊,脉弦缓。
分析(阿炳、阿谷老师、太极闲人):表,发热不恶寒,病已不在表,但“小便不利,身重汗少”,兼有外湿。半表半里和里,“胸闷不食,大便不通,脉弦缓”,少阳阳明都有。“心悸而惊”,乃热攻脑部的反应,有气上冲,因此小便不利,气上冲之故,外湿不去又与小便不有关系。这是少阳阳明合病。本不可下,但医生反予“消食之药”,是误用了阳明下法。致使 “病不为减,反谵语叫喊”,是误下神魂不宁所致。根据伤寒论107“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当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来纠正,此于小柴胡汤去甘草,而加治气冲的桂枝,利尿的茯苓,泻下的大黄,和镇静安神的龙骨、牡蛎,治少阳阳明合病气冲心悸、二便不利、而烦惊不安者。
案底:柴胡加龙骨牡蛎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