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姑苏•木渎往事——苏州2日(2)

★旅游地点:苏州木渎古镇之严家花园

《遇见姑苏·木渎往事》是由姑苏园林控股集团携手木渎文旅打造的苏州第一部沉浸式园林实景话剧,以严家花园为实景,融合苏州地方曲艺、民俗、服饰、语言等,以戏中戏的形式,融入昆曲评弹,展现一个风云动荡的清末乱世,一户商海浮沉的姑苏世家,一段爱恨交织的儿女情长,一部荡气回肠的家国旧梦。

我们看的是白天场,没有晚上场的华丽布景,估计情节也略有删节,不过还是基本上把故事的脉络给梳理出来了。

进去的时候正在弹奏评弹,说的是“荷塘边求子自怜,长廊下众人惊觉”。尽管同是江南人,不过评弹用的是地道的苏州方言,再加上因为度词入曲,也只能勉强听得懂而已。

相比较于一旁的观众,我们还是有点优势的,人家完全只能看着字幕听曲啊!布置不见得有多么华丽,不过评弹的重点本不在布景上,考较的是评和弹的功力。

弹词就是两人的说唱,上手持三弦,下手抱琵琶,自弹自唱,以细腻见长。人们有个笑话说苏州人吵架都像唱歌似的好听,这就是吴侬软语的特点。

哪怕扯着嗓门,都没人觉得那是两人在吵架,更何况放软了语调,听起来就更觉得娓娓动听了。只听得弦音悠扬,琵琶铮琮,语言轻缓清柔,哪怕听不懂词,也觉得这个调子好听。

评弹的内容自古就多为儿女情长的传奇小说和民间故事,而在木渎实景演出这一场木渎的往事,那自然是更切题了。听着一口地道的吴音,脑袋里很自然就补出了当时的场景。“大少爷借题怒责,崔媒婆巧舌卖药”,仿佛看到一个英俊少年大发雷霆,分明就是一场民国剧。

接下来是“花园家宴赏昆曲,国难敛财终败露”,其表现形式就成了昆曲。灯光渐渐地亮了,环形的影幕幻化出了背景,光影里唱的正是昆曲的著名曲目《牡丹亭》中的《惊梦》一出。

昆曲原名昆山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和剧种,现在又被称为昆剧,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它的发源地,是苏州的昆山,经过改良后走向全国,自明代中叶以来就独领中国剧坛近三百年。这种声腔有着苏州吴语的软糯细腻,好像是江南人爱吃的用水磨粉做成的糯米汤圆,因此人们又给它起了一个有趣的名字“水磨调”。

与评弹不同,如果不看字幕,我们几乎是连一个字都听不懂的。毕竟,小时候虽然也听戏曲,母亲更是一名戏曲爱好者,但听的都是越剧和锡剧。昆剧,好像离得还是有点儿远了。

不过这唱腔确实柔婉,曲词典雅,表演细腻。《牡丹亭》本身就是一出名剧,其歌词本身就相当优美,再加上柔婉动人的唱腔、行云流水的动作,果然是绝美的视听享受。

本来还以为就是看看影像,很快就有一位小生出来,不过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人的独自表演。

最后一个场景是现代剧,表演的是“二少爷投身革命,新婚人爱恨别离”的故事。

前面是大篇幅地讲述大少爷的故事,这一出则是二少爷的重头戏。为了投身革命,只能作别新婚妻子。这对年轻的夫妻互相理解,互诉衷肠。

其实后面还有一回内容“舍小家顾全大义,老爷挥泪吐心声”,不过白天场的演出这一段就掐了,看起来像是晚上版的缩减版。

真正的实景演出涉及了好几个场景,其中第一回在尚贤堂的前院,第二回则是尚贤堂正屋,第三回、第四回、第五回分别在影视长廊边、闻木樨香榭和樟树下,后三回分别在环山草庐庭院、后花园、尚贤堂庭院,从尚贤堂始,又终结于尚贤堂,可见尚贤堂在严家花园中的地位。

可惜我们的计划里并不包括夜宿木渎,只能抱憾离去,留待下回造访。

自驾游:苏州木渎古镇之严家花园

1月仲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