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俑坑的木材来自何方
陕西学习平台2021-01-17订阅
秦俑二号坑内的棚木遗迹。秦兵马俑坑是地下坑道式的土木结构建筑。所谓“土”,是说这种建筑是以土坑和坑中的土隔墙做建筑的基础;所谓“木”,是说这种建筑的主体和顶棚都是用木材构筑的。考古发现的遗迹、遗物显示,埋在地下的秦俑坑建筑对木材的使用可以用“奢侈浪费”来描述:坑道的井架形柱梁结构用的是直径为35—40厘米的原木,立柱下端的“地柎木”和上端的梁木用的是粗大的枋木,最让人惊讶的是俑坑顶棚的搭盖方式,竟然全部采用粗大的原木做密集的排列。从俑坑隔墙上遗留的凹槽看,棚木直径多数在40厘米左右,有的直径甚至达65厘米。秦兵马俑三座坑的面积总和为2万多平方米,据粗略计算,三座俑坑使用木材的总量可达约8000立方米。那么,数量如此巨大的木材来自何方呢?《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丽山。发北山石椁,乃写蜀、荆地材皆至。”蜀,是指现在的四川北部;荆,是指荆楚,即现在的湖北北部。这说明秦始皇修筑宫殿和陵园所用的木材,应来自今天的四川和湖北北部地区。秦人为何要千里迢迢去秦岭以南砍伐、拉运木材呢?原因大略有以下几点:一是秦岭以北的广大地区受气候条件等自然环境制约,林木资源本就比较匮乏。二是关中地区从西周开始就是农耕经济发达地区,人口比较密集。发达的农耕经济和相对密集的人口,必然会给这一地区的林木资源带来消耗和破坏。三是战国时期秦国三次搬迁国都,秦始皇又大兴土木,关中地区的林木资源早早就被消耗殆尽。四是秦岭以南的蜀、荆地区气候条件适宜林木生长,森林资源丰富。既然秦岭以北已经无林可伐、无木可用,从秦岭以南的蜀、荆地区砍伐、拉运木材,就成为秦人的最佳选择。秦兵马俑一号坑的木质建筑整体被大火焚烧,坑中遍布炭迹。但二号坑的大部分及三号坑则没有遭到火焚。考古人员通过对秦俑坑的木材遗迹做取样分析,得知修建俑坑所用的木料绝大多数为粗大的松木和柏木,个别为榆木,且木头的纹理十分清晰,这对研究秦代的生态、物种和气候等提供了一定的信息资料。作者单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