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祯霞 || 牛背梁上望长安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嘉年华时光”快速关注
【老朋友】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
《牛背梁上望长安》
作者|徐祯霞
人都说站在牛背梁可以望见长安城,初听这话,我是不信的。但是这份好奇与疑惑却留在了我的心中,总也挥之不去。
在后来的日子,我总想找一个机会登上牛背梁顶,以证实所听的传言究竟是实是虚?
在一个初秋的日子里,我约了几个喜欢登山的朋友,决定将牛背梁一登到底。
秋天的牛背梁就像是一个水墨大师用多彩的画笔画出的一幅巨大的彩色山水画卷,浓墨重彩地铺陈在我们的面前,红的、黄的、绿的,深深浅浅的颜色交织在一起,五彩斑斓,缤纷美丽,它又像是一个盛装的女子,披着七彩的霞衣,风姿卓绝挺立在那里,让你会禁不住为她神往,为她心动。
我们将车开至六尺岭入口处,下了车,直登南天门。原以为登上了南天门,就上到了牛背梁顶,其实不然,到了南天门,离真正的牛背梁顶还有十里之遥,我们远望牛背梁,有点怯,但是又无法扼制心中的那份好奇与向往。
我们铺开报纸,在南天门上坐了下来,歇息片刻。举头,瞥见南天门两行巨大的篆体字书写的楹联:南瞻北望峰林琼花天下山水归秦岭,星移斗转白云碧汉牛背日月佑长安。
我立时被此联宏大的气势所震慑,秦岭素有“中华父亲山”的美誉,而牛背梁位于秦岭东段最高峰,此联既写出了秦岭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观,又道出了牛背梁突兀在蓝天白云之间的那种挺拔与伟岸。
读罢此联,越发地使我更加迫切地想登上牛背梁,一解心中之惑。
我们吃了些面包,喝了一些矿泉水,又开始了我们的牛背梁之旅。在经过了近三个小时的跋涉之后,我们终于走近了真正的牛背梁,那一刻,我扔下手中的木棍,一路小跑着向山顶冲去,朋友们在后面喊,小心点!而我迫切的心情又怎顾及了那么多。
当我终于站在了牛背梁顶,眼前已空旷成一片,我们攀登了的一天的牛背梁,此时,在我的脚下蓦然地小了下去,此时,我方真正体会到了杜牧登上泰山吟出的那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所抒发的情怀,那种豪迈、广阔与辽远,让人的心一下子变得无限开阔。
头上蓝天白云,脚下山峦堆叠,置身于这高山之颠,置身于这牛背之上,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无限的豪情,天地之大,舍我者谁?
我将目光投向远方,寻觅我几度惦记,几度猜测,又几度魂牵梦萦的长安,在远处,在苍茫的天际中,我看见了,在那云天相接的地方,有一处旷大的城郭,高低错落的楼房,林林立立的楼市,道路交错,阡陌纵横,仿佛是人间的海市蜃楼,又仿佛是天上的琼台宫阙,在云霞雾霭中扑朔迷离,却又清稀可辨,朋友说,这便是长安。
哦,我惦记了这么久的长安,今天终于看到了,竟然是真实的、确凿的、不容置疑的。牛背梁,真是个神奇的地方!
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灭秦,建立了西汉,定下新都,取名“长安”,得的便是原长安乡的名,现易名长安县,取其“长治久安”之意,希望国家昌盛,子孙安居。
西汉一共经历了12个皇帝,在它统治期间,中国文化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社会经济、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
站在牛背梁上,我的心涤荡起伏着,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曾经经历了无数的劫难,人民饱受身心的摧残,战争的离乱。
从清末到民国,再到蒋介石发起内战,一百多年的时间,外辱内患,中华大地无数生灵涂炭,山为之悲,水为之泣,牛背梁默默地屹立着,用它一颗博大的赤子情怀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沧桑岁月,及至新中国成立,人民才算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工业、农业、商业,各个方面正在快速稳步向前发展,我们的社会逐步实现了国富民强的宏愿。
俗话说: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如何使我们先辈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能够万代永存?如何能使我们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千秋永固?如何能使我们共产党的江山得以长治久安?
这是一个相当大的话题,这不是一个人的事,也不是一个家庭的事,它是我们整个社会的乃至是每一个人的事,居一隅不足以安天下,一个人的安乐不算是安乐,一个人的幸福也不能算作是幸福,只有我们整个社会达到了高度的和谐和统一,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安乐与幸福。
我们都想安享长乐,我们都希望能永远过着一种太平的生活,可谁能保证我们的生活能永远长安?而这,则需要我们每一位国人要有强烈的主人翁精神,有民族忧患意识,时时以国为家,以家为国。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国无远虑,将有祸至。我们不仅要防御外强,我们更要加强自身的素质建设。
一棵树,纵然叶子死了,来年还可以长出新芽,如果树根和树干遭到了侵害,那么,整棵树就会有危险,所以我们无论如何要保护好它的主脉,别让它受到虫蚁的咬食和蚕害,这样才能保证这棵大树永远枝繁叶茂,青春常驻。而我们的国家,又怎么不是如此?
昔日,隐伏在秦岭山脉中的牛背梁,也只是一系苍莽而浩渺的大山,带给人无限的神秘和敬畏,人们无法走近它,也无法窥到它的全貌,它就像是一个充满魔力的磁石,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去探求。
前几年,西康高速公路的开通,无疑为人们走进秦岭开辟了一条绿色的通道,人们相继走进秦岭山中,在这里观光赏景,留连忘返,这令处在秦岭腹地山城柞水的人们思考起来,何不为游客提供一个真正走进秦岭的机会,一解人们的千年之惑?
经过专家的考察论证,牛背梁便被选作让人们走进秦岭、了解秦岭的最佳切入点,它高居秦岭山脊之上,其内仅种子植物就多达3400余种,加上蕨类和苔藓类植物总数达3800余种,有140多种兽类动物,鸟类338种,物种丰富繁多,植被葱茏,气候变化极大,有“一日历四季”之说。
当地政府历时三年之久,开辟了一条走进秦岭的人行步道,使尘封千年的秦岭牛背梁终于在世人面前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此刻,望着脚下雄伟高峻的牛背梁,再望望蓝天白云下朗朗的长安城,我从心里发出一声长叹:牛背梁啊牛背梁,你可知你身上背负怎样的重量?那可是十三亿国人向往!
徐祯霞,女,笔名秦扬、徐祯燮,陕西省柞水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商洛诗歌学会会员,陕西散文学会理事,陕西乡土委员会副主任,陕西青年评论委员会副秘书长,商洛市作家协会理事,鲁29届高研班学员。
本人自2008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迄今为止,已有1000余文章刊发《中国作家》《北京文学》《美文》《散文百家》《延河》《山东文学》《延安文学》《高中语文天地》《小品文选刊》《中学生文摘》《第二课堂》《思维与智慧》《百花园》《知音》《中国艺术报》《文艺报》《中国文化报》《人民日报》等各类杂志报刊,20余次获奖,公开发表作品300余万字,作品入选十多部散文选本,多次入选中学语文试题和阅读题。
出版散文集《烟雨中的美丽》和《生命是一朵盛开的莲花》。
投稿邮箱:408440374@qq.com
1、要求不违背政治内容,文字表达清新流畅,贴近生活;
2、本微刊编辑部对来稿有修改权;如不同意删改的作者,请在来稿时注明。严禁抄袭剽窃他人作品,文责自负。
3、来稿一律请以附件形式打包word文档发送,务必请附带作者简介一份、本人照片一张。
4、稿费每月5号左右发放一次。赞赏即稿酬,读者的所有赞赏将全额发给原创作者。
编辑微信:408440374(嘉年华)
关注原创公众号,请扫描下方的二维码:
关注方式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免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