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三川的美人画:个个风姿绰约,现在没人喜欢这种画风了吗?

前阵子播出的某仙侠剧因为装造问题引发了观众一致的吐槽,再看看这几年越来越一致的仙侠风,什么高马尾、中分齐齐上阵,然后一根珠钗都舍不得戴,看着实在是寡淡无味。

所以网友们纷纷'揭竿而起’,找了很多老电视剧里满头珠翠的例子来打脸,并且一致地吐槽,以前小姐都珠钗满头,现在上仙连金钗都买不起了。

其实不止是头饰问题,现在很多服装也越来越一言难尽,有的是乱改一通,搭配实在不忍直视,有的则是充斥着一股浓浓的倭风。

中华上下五千年,能用的东西实在多得不行,要说没灵感那是不可能的,只是不够用心而已。

就说设计古装服化道,自己想不出来了,就多查资料,从古画中找总行吧,古代各朝代都有传统仕女画,风格多种多样,那线条、配色不都是老祖宗们精心设计出来的现成例子吗?

就找个比较近的,现当代画家华三川(1930年-2004年),笔下那仕女画可真是千娇百媚,恬静典雅,中式风韵非常足。

而华三川的艺术之路,也很是励志。

他自小出生在一个贫民家庭,甚至因为穷连小学都没读完,可即使这样他也敢在上海的金陵路上卖画赚钱,也正因此,他被人称为“神童”。

年少时期,华三川在上海一个戏院里工作,学画布景,刚开始的实习期非常苦,老板逼他做广告,经常通宵达旦。

这里是师傅带徒弟的形式,然而学徒非常卑微,首先任务就是替师傅干家务,跟保姆似的,如果这样就算了,关键是老师傅教的时候还总是留一手。

这就让华三川很是心急,所以他只能利用打下手的时候偷着学,在有限的业余时间临摹。

就是这样他还要战战兢兢,因为夜间作画用了电,他害怕老板检查。

好在难熬的两年过去,画技有了明显长进的华三川,不仅迎来了独立,也迎来了上海解放后繁荣的美术创作和出版事业。

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美术工作者,华三川算是赶上了创作和出版的浪潮。在青年时期,他创作了大量的连环画去投稿,靠着连环画成名,不仅获得连环画奖,自己也因为这丰富的经验,而在艺术创作上更进一筹。

那个时候很多画家都是从连环画开始起步的,这是一种能被广大民众快速接受和理解的艺术形式。华三川的连环画代表作《青年近卫军》、《白毛女》等作品无疑为他打响了名声,因为他画中的人物是那样的活灵活现,有着非常真实生动的生活气息。

到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华三川画了上百幅仕女图,印成了美人画集,得到热烈反响,极为畅销。

说起来,中国的仕女画也有1600多年的历史了,技法早已至登峰造极的地步,但是华三川能在前人的基础上,自己又探索出新的风格。

他多年来在仕女画苑囿中辛勤耕耘,既运用了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的技法,同时又融合了西洋水彩画,中西合璧,简直是开创了“新仕女画”的先河。

台湾《艺术家》杂志评介说:“华三川人物画,多数是以中国古代的历史、小说、神话、民间传说中的美人为主题,所以一提到华三川的画,人们的脑海里就自然涌现出他笔下的美女——婉约有楚楚动人的风姿。”

他笔下的女子,有来自民间传说的女性,来自文学作品中的才女,来自历史故事中的贵妃,来自神话里的仙女,一个个体态各异,各具魅力,或妩媚或灵秀或典雅,艳而不俗的同时,还有一种优雅飘逸的灵动之气。

细细地品味,能感受到女性身上的那种光鲜亮丽的美和健康的活力,她们是多彩的,娇媚又雅致。

除开画家技法上的表现,再来看造型,华三川先生的创造力简直让人叫绝。

上百个女性人物,个个都有不同的造型,头饰、服装都不相同,十分贴合人物,色彩搭配也是华而不俗。想来他在这方面也下了大功夫,对此种创作已经十分拿手了。

所以说,中国传统留下来的东西可太多了,用都用不完,设计也好,配色也好,看华三川笔下的美人造型,一整套都给安排出来了,这都不懂得利用。

看看现如今的古装扮相,不管是影视还是动画,已经很少有以前的那种韵味了,堆砌的元素越来越多,结果反而把自己特色做没了。

创作中应保持纯粹之心,多欣赏自己的文化,少些拿他国文化来贴金。到底谁才是金子,还不一定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