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96神炮”是不是防空鸡肋?大和号巨舰沉没时“有话说”

今天我们来聊聊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舰载标准防空武器:96式高射机关炮。其实早是一战结束后,日本军方就开始认识到飞机的重要性,在大力发展航空事业同时,也考虑到防空武器的研发。

但由于日本对这方面技术不足,因此向法国引进有关防空火力的技术,并在20年末研制出多种多样的,且不同口径的防空武器。而其中的25毫米对空机关炮性能非常好,很快被陆军和海军大量采用,并被命名96式机关炮。

96式防空炮通用性非常强,除了单联装外,还有双联装和三联装,而且并不是太重,因此小到巡逻艇大到战列舰都有它的身影。另外更让日本人高兴的是,该防空炮的射速非常高,理论上能达到260发/分。

不过到了二战中,这款防空炮的软肋开始突显。而当时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上至万吨级的战列舰、重型巡洋舰,下至千吨级的护航舰,其对空防御作战,最常见且装备数量最多的就是96式3联装25毫米高射炮。

后来在太平洋战场上和美军进行海空战时,可以说彻底暴露出了它的软肋。25毫米口径对美军有装甲保护的飞机杀伤非常有限,二战后期作战更明显,常常见到美军的攻击机带着几个25毫米的窟窿顺利返航。

另外96式25毫米机关炮的射高只有3000米,对正在俯冲攻击的轰炸机来说是没用的,说明白点就是看到轰炸机俯冲投弹后,25毫米炮才开始还击,对付鱼雷机也只能做到驱赶的作用。

除了以上两点,96式机关炮的装弹方式更是让人忍俊不禁,其实这款防空机关炮最鸡肋的设计就是人力填装,理论射速虽然高达每分钟220到260,可是装弹的时间却要整整花十五秒的时间。

这种25毫米炮战斗中由于要频繁换装弹夹,射击速度仅能达到其理论值(每分钟260发)的一半。日本海军因为大量装备了这种低劣的防空火炮,在战争后期吃够了美军空袭的苦头。

至于96式三联装25毫米高射机关炮,乍一看好像火力很猛的样子,但其实就是三门96式25毫米高射机关炮并排安置的型号,但这玩意虽有450至660发每分钟的最高理论射速,实际上用的却是15发弹夹供弹,依然人力装填。

作为日本海军重要基地和舰艇防空的主要武器,其武器设计与炮手配置极其不合理,这种高射炮只有第一个齐射有较大火力密度,如果连续射击,则与单装炮火力密度无差别。

为了保证持续的防空火力输出,实战中这种三联装机炮有时只能无奈地采用一门炮开火、一门炮待发、一门炮装填这样的轮射方式,实际作战效能仅相当于一门持续开火的单装25毫米机关炮。

甚至还不如同时期美国的20毫米厄利孔机炮,而且相对单装的96式25毫米高射机关炮也根本就是浪费空间,浪费资源和成本。

比如著名的大和号巨舰,看它的配置其防空有多强?仅25毫米机关炮就有162门,但在美军的舰载机群面前,大和号却犹如一头被困住的巨兽,完全无法对空中的美机形成有效打击。

日军士兵为了能够保住这艘巨舰,用数量众多的96式炮位上犹如被宰杀的猪一样嚎叫,但这种性能平庸的防空武器,他们再怎么抵抗显然也无济于事,绝望的“大和号”在一波又一波的舰载机攻击下迅速沉没。

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也认识到96式防空机关炮的性能不足之处,于是开始研制出更先进的防空火力,但由于技术和研制经费等问题,96式防空机关炮一直未能换装,它也成为二战中日本唯一的标准防空机关炮。

整个二战,日军的96式25毫米机关炮总共建造了3.3万门,留存至今的96式机关炮还有不少,因此不算是啥稀罕货。不过现在它们都能经常被直接放在露天里展示而已,仿佛在诉说着七十多年前其悲惨的二战经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