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尘不偶老师讲《四圣心源》(五运六气)(12)

那么讲到这里呢,我请大家看《内经》的一篇大论,就是《内经·素问》的第六十六篇《天元纪大论》:黄帝问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论言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余已知之矣,愿闻其与三阴三阳之候奈何合之?鬼臾区稽首再拜对曰:昭乎哉问也。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故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夫变化之为用也,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然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金木者,生成之终始也。气有多少,形有盛衰,上下相召而损益彰矣。
    帝曰:愿闻五运之主时也何如?鬼臾区曰:五气运行,各终期日,非独主时也。帝曰:请闻其所谓也。鬼臾区曰:臣积考《太始天元册》文曰: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揔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臣斯十世,此之谓也。
    帝曰:善。何谓气有多少,形有盛衰?鬼臾区曰: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形有盛衰,谓五行之治,各有太过不及也。故其始也,有余而往,不足随之,不足而往,有余从之,知迎知随,气可与期。应天为天符,承岁为岁直,三合为治。
    帝曰:上下相召奈何?鬼臾区曰: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故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所以欲知天地之阴阳者,应天之气,动而不息,故五岁而右迁,应地之气,静而守位,故六期而环会,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
      天元纪大论篇,我这里有一个网址,我把它发上去,大家可以打开看一下http://www.rongaitang.com/guoxue ... /2010/0323/776.html。打开就是《内经·素问》的《天元纪大论》,大家都看到了吧,大家对着这个把我们刚才讲的东西再看一遍,看看我们讲的这个东西,在《内经》里面是怎么说的,你看这个《天元纪大论》:“黄帝问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你看《内经》讲的天之气这个变化规律,它是五啊,有五行,所以对应的来说有五脏,这讲的是天之气的规律,是五,是《内经》说的呀。《内经》说的跟河图示意的规律是一样的,跟易经讲的这个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也是一样的。后面接着看《天元纪大论》:“论言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余已知之矣。”

它这五运是指一个挨着一个来运行,一个接着一个周而复始,这就是一气周流的意思,你所以你看这个《天元纪大论》是《内经》里的讲五运六气很重要的一篇大论,它开篇就讲了天道,天气的规律,它的规律是五,它是五运相袭,周而复始。这就跟咱们河图讲的这个规律,跟黄元御讲的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的规律是完全符合的。说明黄元御老先生只不过是把《内经》,咱们传统文化当中已经有确凿定论的东西,给我们用一个更简洁,更形象,更通俗的方式跟我们讲了出来,便于我们后人学习和理解,不是他自己发明创造的,天道这个东西也不是人创造出来的,它本来就是这样的,所以你看《内经》它也是这么讲的,所以我们知道《四圣心源》的理论体系和中医的经典理论和天地之道本来的规律是完全吻合的。

那我们再接着看《天元纪大论》:“ 夫变化之为用也,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玄为变的意思,道的变化,天地的变化,玄是什么,玄就是玄妙不可测的意思,看不见的意思。这个变化,什么变化呀,道的变化,天地之道呀。天地之道是什么呀,就是五运阴阳啊。你看上面这一行,“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五运阴阳是讲的天地之间的变化。阴阳变化,升降周流。那么这个变化呢,表现出来它的用处在哪里?它会表现出一些什么东西来呢?那么,这变化从天的这个角度来讲,他是不可见的,不可测的,很玄妙的。玄生神。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啊,甚至你都不可测,怎么去讲它呢?有一个办法可以讲,玄可以生神。有了神,就有了灵性。有了意识了,你就可以去认识一些东西了,这个跟佛法讲在一起是很相似的。然后在神的这个层次你就可以讲了,这就相当于后天的一些东西了。神你看,“在天为风,在地为木”,这就是变化,实际上这个神也讲的是变化。“

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这还是讲了五行,不过是分天地来讲,就是“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所以你看这个五运阴阳,天地之道啊,它的变化,在天地有不同的表现。然后,“在天为气,在地成形”,这个形气相感呢,就会有万物化生,就会有我们这个大千世界的出现,然后我们就有很多象可察呀。就有这个上下左右,就有这个水火,金木。所以在最后总结了一下,“气有多少,形有盛衰。上下相召而损益彰矣”。这个变化、多少、盛衰,你看都是很明显的,都是一些象了呀,这个就很明显地看出来了。从刚开始,言神秘不可测,测都不可测,到后面,各种明显的象出来了,上下损益,这就是一个从无到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讲的这个过程。那么这个过程的规律,《内经》里面认为它的规律,大的方面来讲还是五,天有五行以御五味,木火土金水,还是五行的规律,它的变化规律还是五。那么然后这个黄帝在第一段第二行他问了一句话,说这个五行周而复始我已经知道,那它与三阴三阳怎么结合呢?黄帝也有这个疑问啊,不光我们有这个疑问。三阴三阳的规律是六的规律,五行是五的规律呀。

它们之间怎么结合呢。所以我们看黄元御的六气解,我们有看不懂的地方,这很正常呀,黄帝这么高明的人,他都要问一问,他都有搞不清楚,所以我们不理解也是很正常的。我们跟黄帝一块来学习,我们看这个五行跟六气,也即是跟这个三阴三阳怎么结合。看这个鬼臾区是怎么回答的。这个鬼臾区讲,咱们看这个第三段,“帝曰善,何谓气有多少,形有盛衰。鬼臾区曰,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怎么来结合,大家看这个,再往下看,第四段。第四段倒数第二行,“所以欲知天地之阴阳者,应天之气,动而不息,故五岁而右迁,应地之气,静而守位。故六期而环会。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那么这句话,这就讲了六的来历了,这个六从哪里来的你看。“应天之气”,那么这主要讲的这个天之气的变化规律,“动而不息,五岁而右迁”。“五岁”就是五运的意思,一岁一运,就是五行,它的变化规律是五,天之气变化规律为五。而地之气呢,“静而守位,故六期而环会”,地的地之气这个规律,静而不动啊,它的变化规律是六。那么我们来想这个地之气规律为什么是六,那我刚才讲的,我个人的见解,我认为这个地之气,“静而守位,故六期而环会”。他讲的这个月亮,本身的这个运行规律,对地之气的影响,产生了六的这个变化规律。

因为从这个阴阳的角度来讲,日为阳,月为阴,所以这个月亮,我们也可以把它看成地气。跟太阳相比的话,我们也可以把它看成地气的一部分,月亮就好比地球的一个分部一样,或者说是子气一样,总体呢还是属于地气。就是因为月亮的存在,使得地气有一个,周期为六的这个规律。

所以你看《内经》它虽然没有明言,但它讲了这个六的规律是地之气的一个规律,不是太阳本身的规律。那么我们对月亮的这个周期,一年十二个月,一对比就知道,它确实是地球上六的规律,就是月亮引起的。所以我个人认为呢,这个六气这个六,它实际上是月亮引起的。那么你再看,接下来的这么一段,它讲得就更具体了。“帝曰,上下周纪,其有数乎”。就是说这个在上天之气,在下地之气,它们这个周流不息,用来纪年的话,有什么数的规律呢?鬼臾区就回答说:“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周天气者,六期为一备。终地纪者,五岁为一周”。那么这个东西,这句话怎么理解,你看,这实际上讲的是因为天干地支,它要配合的话,实际也是从这个五运六气的角度来的。天的规律是五,五运啊,地气的规律是六,六气,他们要想配合起来,完成一个相同的周流的话,要有一个共同的起点、终点,要不然怎么去描述它呀,所以你看他讲这个五和六他不同有一个最小的公倍数是三十,五六三十,所以说“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天的数,它的运动规律是五,那么呢,它就是六个五就算一对,所以这个节呢,我认为你可以理解为节律的意思。所以呢这个一圈,天气的变化规律,一圈是五,六圈就是三十,三十这就是一大节,一大块,这一大块。那地以五为制,地是这个六气,六小块为一圈,那五圈的话,五六三十,这个天地之气,六节天气,五制地气,它都是三十,这个时候他们就吻合起来了,这个规律就找到一个起点和终点了,就和我们数学上找这个最小公倍数的意思是一样的。

所以“周天气者,六期为一备”。天纪,一纪是五,六气就是三十气了。不是,六气就是三十,六个五,五六三十,也一备。这个地纪者,五岁为一周。这个地纪呢,它是规律本身是六,五岁,五六三十,也是一圈。这样这一段他是具体的这个天干地支相结合的角度,来讲这个天地之间这个气的规律是不一样的。后面一段,“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气所为一纪”。“凡三十岁……这一纪年……六十甲子”。从《天元纪大论》这一篇,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天干地支,六十甲子纪年,它也是用五运六气这个基础演变过来的,能看出来。同时我们也知道,五运六气,它是以五运为主,六气为辅,它的运动变化的规律,根本的规律还是五运,这个六气呢,是因为这个在地球上受到月亮的影响,产生六气的这个变化,有了这个六的变化规律。它本身还是阴阳之气多少的一种变化,所以在这个鬼臾区曰: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他也不是凭空多出了一气来,而是分得更细,分成了六段,也有它固有的六的规律,是这个意思。但是这个六气,这个六的规律,它是包含于五的这个规律之内的,服从于天道,天之气。以五为变化规律的主旋律。这是我个人的认识,供大家参考。那么讲到这里我们就知道,既然这个六气是服从于五行,或者说是从属于这个五行,所以这个六气本身呢?它实际上从大的天道来讲,它实际上也是只是五部分。那么这个六如何变成五呢,我们这个五行各一,只有这个火是有两个,一个是君火一个相火。那么《内经》这个《天元纪大论》在里面也讲道了说,“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两个火你看,它也讲了两个火。所以实际上这六气有两个火,其它的呢是其它四行。所以从本质上讲,六气它本身它的本质还是五行,还是木火土金水五行。只不过火呢分成两个,成了君火和相火,有这两个区别。这就是以五变为六。

所以我们从这里来看呢,这个《六气解》呀,它实际上解释的是什么呢,还是讲的五行。它是从六气的角度讲五行,只不过把火分得更细一些了,分成了君火和相火。如果大家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的话,我想这个《六气解》到时后可能就会好理解一些。就是说所谓的五运六气,它并不是割裂的,不是说五运六气这个完全分开,是两个东西。它不是的,那么这个《四圣心源》里面这个六气解呢,它主要是从这个主气上来讲的。《内经》里面讲了五运六气它有主气,有客气。有主客加临,有胜有负。

他有比较复杂的一些规律,我也没有很深入,很细致地去研究。我也不给大家讲。今晚上主要讲的意思就是讲,这个五运六气本身呢,它实际上是这个,五运和六气是一回事,是一个东西。只不过,五运是个整体的和主体的东西,放之四海而皆准。五运这个东西,可能不光地球有这个规律,地球外它也是这个规律。而六气,是只在地球上有这个的规律,火星上可能没有这个规律。所以这个六气呀,它是五行的规律在地球上的一种单独的体现。六气同属于五。本质上六气也还是五行。是这样的,当然因为我们人生活在地球上,这个六气实际还是客观存在的,这一年是十二个月不是十个月。你看人有十二经络以应十二月。火分君相,君相也都是客观存在的,心为君火,三焦为相火,它有各自的经络,这都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我们要知道它也是一个客观规律,它是服从这个土枢四象,五行周流,五行就是一行,一气周流,他仍然符合这个规律,并不矛盾,主要讲这么个意思。如果觉得五行是一个规律,六气又是这么一个规律。到底按哪个规律来分析事物。往往让人容易产生一些错乱,因为黄元御《四圣心源》这本书,它讲的这个规律,它是从一个更高的层次来讲。所以它讲的土枢四象,一气周流,以这个为主。我们可以看到后面讲杂病的时候,它并没有过多的从六气的角度来讲,它还是从五行的角度来讲,就是说从更根本的规律上来讲。
      所以,我们学习六气解呢,可以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更进一步,更深一步来了解五行在人体上存在的一些更现实、更细致的表现方式。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人有十二经络,有三阴三阳。伤寒有六经。我们用《四圣心源》的土枢四象,用五行,用规律为五的办法,来去研究它,学习它,仍然是有效的。仍然不会出错。道理在哪呢?道理就在于六气从属于五行,六是五的一种特殊规律,六是五在地球上的一种特殊规律。它是月亮导致的,这是我个人的一个理解。那么我们把五和六的这个问题,讲到这里我觉得应该算是解决了。没有五和六的区别了,都是五,六也是五,五也是六,但是以五为主。
      我们以后看病、诊病,还是按土枢四象,一气周流,还是按五的规律来。六呢,你知道它存在,但是可以不去深究,也无关紧要,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相反如果你只学会了六,不知道五,你往往就会失去方向,所以五是很重要的。天地之间,五合之内啊,你要知道天地之间的主要规律啊,五是主要的。这就是今天晚上我跟大家交流的内容,就讲这么多。后面还有一点时间,大家看看有什么问题,咱再讨论一下。我讲的都是我个人的见解,也不见得就对,供大家参考。我是怎么理解《四圣心源》的,我就很坦诚地和大家交流一下,是对是错呢?我自己也不敢断言,只是供大家参考。所以,有不对的也请大家多指正。
      我来看一个问题,叶落知秋老师讲:天有六气,地有五行,这是《四圣心源》第二卷六气解里面的一句话。说天有六气,地有五行。天为阳,地为阴。那六气是不是阳?
      刚才它说我讲六气是地气,这个要怎么理解。那么我们刚才看《内经》上讲,它说天有五行御五味,内经讲天有五行。黄元御讲地有五行,这个怎么理解呢?实际上,这就跟阴阳一样,天有阴阳,地也有阴阳。五运六气都是这样。天有五行,地也有五行。天有六气,地也有六气。表现不一样。所以,黄元御讲的天有六气、地有五行和内经上讲的天有五行以及三阴三阳的六气是不一样的。那么黄元御说的天有六气,这个六气呢,如果从地球和月亮的角度来讲,因为六气的规律,主要还是月亮本身的运行规律,影响到了太阳的阳气在地球上的变化,导致了六的规律。所以呢,它从地球的角度来讲,月亮也是在天上,所以六气你认为它是天气,也是对的,可以这么理解。地有五行呢,五行有五方、有五时,一些成形的东西。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天上有五行,地下有五行,这个是不矛盾的。

黄元御在书的表述和《内经》上讲的有些出入,讲的角度不一样,表达方式不一样,但是呢讲的道理是一样的,是说的同一个问题。咱们理解的时候呢,不要仅仅拘泥于《四圣心源》这一本书的说法,不要只看黄元御他文字上的表述。我为什么今天晚上没有讲《卷二·六气解》啊,为什么要讲了很多包括内经之外的东西啊,就是你要有一个比较广的背景,知道真实的道理,知道真实的规律它是什么,五运六气它本身是个什么意思,你把这个搞懂了。至于它怎么说,你都会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你就知道它说的是什么意思,而不是钻到里面出不来了。要学的话,我觉得还是包括内经,也不要单纯拘泥于内经,内经讲的已经比较详细了。但是你也还要多看看其它的,像天文啊,地理啊,周易啊,八卦啊,你都要去学,都要去了解。河图洛书都讲的啥啊,都讲的同一个东西,它们之间的关系怎么样啊。你看的多了,你的知识面广了,你就会对整个的体系,有个整体的把握。那时候你就知道,它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你才能有个比较深刻的理解。如果严格来说的话,黄元御这句话,天有六气,地有五行。严格地来说这句话,不是很严谨,是有一些问题。但是呢也不能说它错,因为阴阳,五运六气,它确实是阴阳之中复有阴阳嘛。天上也有五运六气,地上也有五运六气,确实也是都有的,都存在的。这个问题呢我就解释一下,看叶落知秋老师能不能理解。
    Zhixingtang打的拼音,Zhixingtang老师说了一个问题,天有六气,地有五行,这个是否可以理解成时空?
      时空的概念,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里面已经把时空统一起来了,时间和空间它认为是一个整体。这就说,再说的话就说得不着边了,和中医的关系就不大了。这个五运六气我觉得它还不是单纯的时空的关系,我是觉得一气周流、土枢四象这个规律,它在不同的层面有不同的表现。你看,它从时间上来讲,它是春夏秋冬,它从方位上来讲,它是东西南北中。这是时间和空间的关系,都可以用一气周流统一起来。所以,你看一气周流这个体系,它把时间空间都统一起来了,都可以用这个规律来解释,这就跟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都是一样的,所以大道都是相同的,也是这个道理。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认为这是讲的时空的关系,五运六气它应该还是讲的根本规律,不是时空的关系。我们简单说到这里,这不能多说了,说多了就……
      我更正一个错误,方才讲易经,谈到易经讲四象的时候,感应同学给我指出来了。我跟大家讲了,我对五运六气,周易啊,也没有一个很系统的、很深入的研究,所以刚才这个讲错了,我刚才讲阴有太阴、少阴;阳有,少阴、太阳。这句话讲错了,应该是阴有太阴、少阳;阳有少阴、太阳。这是易有四象,四象的来源。这是我讲错了。如果照着图的话就很清楚了。大家自己有两仪四象图大家自己查一下。这个说错了。意思还是那个意思。它讲的四象也还是阴阳升降变化的一个连续的过程,名字我说错了。我不是专门研究周易的。有些东西可能还是记得不是很准。
      有一个朋友又讲了一个问题:厥阴和阳明是怎么出来的啊?这个在内经里面有说明,从四象的角度来讲,本来只有四象,春夏秋冬啊,只有四象。那么厥阴它是两阴交尽,阳明它是两阳合明。它是两个转弯的地方。由阴出阳,叫厥阴,由阳入阴叫阳明。阳明主降,厥阴主升。左路升,右路降的问题。这个问题,确切的答案我也不知道。我就是把这个《内经》的说法给大家说下我的理解,内经里面因为是这么讲的,它认为阴阳四象,少阴、少阳、太阴、太阳。这四象呢,就是在升降的过程中,由降转升,由升转降的时候它需要有一个力量,辅佐它来完成升降转换的过程。所以呢,配上了厥阴和阳明,就是把升降转换的过程。单独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厥阴和阳明。大概是这么个意思,这个《内经》里面的一个解释。
     “海总是那么蓝”说,天的气象有六气,地的气象有五行。

刚才我都说了,五行六气,五行六行啊本质上都是一回事,都是讲的一气的周流。它只不过是从大的方面来讲,五行的规律更普遍一些。六气的规律主要在地球这方面有这个特点。
      上海源头活水这位老师问,为什么少阴少阳是升降之枢?
      少阴是枢。少阳是甲木、木气。我个人理解少阴肾它是元阴元阳所在地,一气周流的源头,水火的枢纽,这个枢主要是从水火的角度来讲,从源头的角度来讲。而少阳呢,它主要指的是甲木,指的木气。木气呢,人的一气只要在周流,只要在动,你就可以把它理解成一股木气。虽然我们知道木气主要是升的,但实际上啊,不管是升降,只要是气郁住了,动不了了。只要产生郁滞,我们都可以认为是木郁,就是这个一气周流整个在周流的时候,你不管它在哪,你都可以理解成一股木气,这就是广义木气。而这股气,少阳这股气,它在这股气里面,既不是最里面,也不是最外面。大概是一个居中的位置,表里居中,最中间的位置。它容易,一旦它有郁滞了,里里外外就都堵住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少阳这股气,这个枢纽是这么个意思,只要把它调升了。里外就都通畅,大概是这个意思。少阳居三阳之中,半表半里,出入的枢纽。

(0)

相关推荐

  • 阴阳五行六气

    治生札记--075 五运六气 人类与疾病斗争过程中,积累了丰富之防病治病经验,其核心理论为五运六气.五运六气不是中医理论分支,而是五藏六府.三阴三阳六经.十二经络等中医概念形成之基础. 一.五运六气不 ...

  • 根尘不偶老师《四圣心源》阴阳变化(5)

     今天讲<四圣心源·卷一>,第一部分<天人解>.从我们讲<四圣心源>的成书写作过程的时候就说过了,黄元御当时写<四圣心源>呢,是先写的<杂病> ...

  • 根尘不偶老师讲《四圣心源》(五运六气)(11)

    今天晚上来学习六气解,学习五运六气.今天晚上<卷二·六气解>我也没打算讲具体的内容,因为牵扯到五运六气,很多人看着都头疼,包括我也一样,我个人对五运六气也没有非常系统非常深入的研究,也没有 ...

  • 根尘不偶老师讲《四圣心源》一气周流(一)

    那么下面咱们把<四圣心源>这本书主要的理论体系,也是我们今天晚上交流的一个重点,大概地讲一下.刚才说了,<四圣心源>这本书是黄元御所有著作中水平最高的一本,代表了他的顶峰之作, ...

  • 根尘不偶老师讲《四圣心源》生平简介(一)

    黄元御刚开始学医的时候啊,他有一个堂哥也是一个当大夫的,就指点他说你可以先看看<伤寒论>,先看<伤寒>,所以他这个学医是从<伤寒>开始看起的,因为黄元御他本身的文化 ...

  • 根尘不偶老师讲《四圣心源》小儿湿疹的治疗(31)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次,我们讲了<四圣心源>的一些病症,跟我们临床上见到的那些疾病差别比较大.书里面讲的各种疾病,我们也能见到.但是,我们在临床见到更多 ...

  • 根尘不偶老师讲《四圣心源》成人疾病的治疗过程(37)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咱们今天接着说<四圣心源>在临床上的运用.前几次讲课,跟大家聊了聊小孩的疾病,给大家提供了一些简单的基本方,供大家参考. 今天,给大家讲 ...

  • 根尘不偶老师讲《四圣心源》一气周流(3)

    那么下面咱们把<四圣心源>这本书主要的理论体系,也是我们今天晚上交流的一个重点,大概地讲一下.刚才说了,<四圣心源>这本书是黄元御所有著作中水平最高的一本,代表了他的顶峰之作, ...

  • 根尘不偶老师讲《四圣心源》生平简介(2)

    黄元御刚开始学医的时候啊,他有一个堂哥也是一个当大夫的,就指点他说你可以先看看<伤寒论>,先看<伤寒>,所以他这个学医是从<伤寒>开始看起的,因为黄元御他本身的文化 ...

  • 根尘不偶老师讲《四圣心源》流传(4)

    上一次讲课有一部分内容没有讲全,今天做一个补充.就是<四圣心源>的流传及演革,今天在这里说一说.上次讲的是对黄元御先生的生平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知道黄元御先生写<四圣心源>这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