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为啥要抱怨美国航空局的商业无人机管理新规?
⬆︎ 点蓝字关注
全球风口 丨 你的全球科技前哨侦察兵
近期有个大新闻:美国航空管理局FAA通过了对商用无人机的管理规范,意味着商用无人机正式投入使用将为期不远。这本来是个大好事,最起码用无人机递送小件物品是最方便的解决方案。有了无人机递送,送个外卖的效率很有可能比今天外卖小哥还要高呢。
但谷歌却站出来抱怨,说FAA要求无人机必须像飞机一样,实时汇报自己的位置,而且还要实时汇报无人机操作者的位置,这样会暴露用户隐私。
FAA为无人机设立了两项新规,第一条就是要求无人机具有“远程识别”功能,叫做Remote ID。Remote ID相当于无人机的“牌照”,用来识别无人机的身份及位置信息,利用Wi-Fi或蓝牙等无线射频技术进行广播,方便运营商、监管机构和其他飞行器掌控无人机的实时位置和信息。
Remote ID推出的主要目的是为国家安全官员和执法部门提供能够快速识别无人机的方法,从而能够分辨出违反规定的无人机,比如一些过于靠近机场或是飞入禁飞空域的无人机。这就使无人机的监管像飞机一样严格,FAA称,这是让无人机完全融入国家空域系统的重要一步。
FAA提出的第二条规章是为无人机的驾驶人定制的,规定了无人机驾驶员需具备的资格,也首次授予无人机在夜间飞行和在人群上方飞行的许可。
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字母表公司旗下的无人机送货及流量管理子公司Wing(也就是26个字母里的W)认为,无人机的Remote ID太容易泄露用户的个人隐私,因为无人机位置信息是广播的,太容易被监控,而通过监控无人机的飞行轨迹就可以很容易地推测出它访问的地点、花费的时间等等。
也就是说,Remote ID不仅可以被用来识别无人机的身份,还可能泄露无人机的飞行路径和历史记录。而空中监控比地面监控容易多了。难怪Wing在文章中称,既然现在地面的运输服务不被监测,那么空中的运输服务也不应被监测。
另外还有一个小新闻,一个特斯拉的忠实用户,用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功能,开着一辆Model 3一路从旧金山开到了洛杉矶,除了一处躲避地上的遗撒,全程没有人为干预。
这次从旧金山到洛杉矶的自动驾驶旅程是第一次有记载的长途自动驾驶,虽然司机在经过一大片地面上散落的遗撒时还是没敢信任自动驾驶系统切换了手动模式,但无疑这次几乎全自动的驾驶行程是自动驾驶真正落地的第一步。
其实自动驾驶也是有相关法规的,所以迄今为止都只是自动驾驶出租车在指定领域可以试运行,而且车上全程有司机盯着。但美国交通部对于自动驾驶汽车的法规十分“亲商”(英文叫Pro-business),2020年新出台的第四版自动驾驶汽车准则中,不仅统一和简化了监管体系,还强调了促进社会各机构和企业合作,保护创新和创造力,以及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其中也包括用户信息的隐私保护,但并没有强制要求研发自动驾驶的公司提供安全评估。
这种体系虽然方便了特斯拉这种被授权了自动驾驶功能的公司直接将服务提供给消费者,打开自动驾驶功能的市场,但在驾驶安全上保障就相对没有那么全面。相比起之前提到的需要远程ID且被严密定位监管的无人机法规,自动驾驶的监管可谓十分自由开放。
虽然监管的法律法规在提出后应尽量避免修改,以免大家无所适从,但科技创新时代对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监管所面临的都是以前没有遇到过的情况,如果不及时出台相应的法规,会成为产业快速发展的阻力;而如果出台的法规对现实情况估计不足,则会给科技产业带来伤害。
尤其是法规往往难以面面俱到,FAA的法规就是例子,为了安全,把无人机像飞机一样监管,但送货无人机暴露用户隐私的问题又出现了,很难两全其美。
在对待监管上,特斯拉无疑更聪明。他们的自动驾驶功能并没有得到上路的批准,但他们却已经把这个功能提供给了用户,只不过要求用户不能放弃对车辆的控制。也就是说,如果自动驾驶出了事故,责任还是驾驶员的。这无疑是拿用户当了小白鼠。问题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尝试使用自动驾驶功能,拿人当小白鼠的特斯拉反倒可能最先完善这个功能。
但是,其实特斯拉这样的行为也需要监管。因为拿人当小白鼠,是不是只要告知了,企业就可以免责呢?
更深一步想,像我们开头提到的无人机替代外卖小哥的场景,会不会造成外卖小哥的大量失业?在2019年,中国快递行业的从业人员总数已经突破1000万,同时快递员的数量已经突破700万。这可是个不小的群体。科技对就业的冲击,这样的问题是否也该纳入监管范畴呢?
其实最核心的问题,是科技规则制定者和监管者们不是科技专家,更不是科技如何改变社会的专家。
所以,要让监管在科技创新当中发挥作用,既不阻碍创新,也不逃避责任,关键就是要对科技影响各个行业乃至影响社会的未来做出详细的分析和预判,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规则。这就对监管者的科技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换句话说,监管者的科技素养和科技推动社会进步的效果有很强的相关性,千万马虎不得。
我们科技特训营就会研究科技对行业、对社会的影响,欢迎中国的规则制定者、监管者们加入。也希望能和规则制定者、监管者们一起,对将会出现的问题做出更加全面深入的分析,使中国的相关法规更好地推动科技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