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学】牟全中:【关中八大怪】(散文)
不忘初心 梦在三秦
听说,镇上新开了家民俗风情面食馆,很有地方特色;中秋节放长假回老家,经不住几个好友的三番五次邀请,结伴去了生意很是红火的饭店,进得门来,便被迎面粉刷一新墙壁上形态各异、栩栩栩如生的关中风情民俗画吸引住了我的目光。眼睛跟着图案上的关中八大怪,团团转了起来。作为土生土长,吃塬上五谷杂粮,自小光屁股溜面面土,玩泥巴,喝玉米糁糁,吃煎饼长大的我,不能对啥都视若无睹,一问三不知呀?
出于兴趣,爱好,打开相机,逐一拍照,以弥补此生对关中道本土美食文化满脑子空白一片的填充,也是对即将遗失散落在民间、妇孺皆知的关中八大怪的唤醒渊源流长追忆……
“帕帕头上戴”其习俗,多见于陕西关中农村,帕帕即手绢,颜色纷呈各异,通常见未出嫁的姑娘,己婚俊俏媳妇,喜爱颜色鲜艳丽亮好看的帕帕,中老年妇女,则惯用浅蓝色或灰黑色的帕帕,困各人喜爱而亦。
功能:妆饰点缀,防尘遮灰,怯塞保暖。有歌谣:瓜女子,纳鞋底,纳不过,吃黑馍,逗笑趣乐。
小时候,在乡下村庄,常见有三寸金莲的小脚黑老太婆,对襟袄缓辫的纽扣上,挂吊着帕帕,被孙女搀扶着,或是坐在架子车上,被孝顺的儿子儿媳拉着去娘家,女儿家正月走亲戚,鼻涕流下来要掉进臊子面碗里,用胸膛的帕帕擦鼻涕,饭后又用帕帕揩抹满嘴巴的油腻。
“房子半边盖“,也叫一边倒。多见于关中农村,通常房屋建“M"型似牛槽状,习称厦子房,两个半边房子,对称修建,中间开门。
功能:山墙胡基高垒,安全防贼,墙厚屋高,冬暖夏凉。记忆里,六七十年代,日子过地提着裤子寻不到腰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住着手一伸脚一踮就能把低矮的房檐口摸的上。
如今的关中道农村,很少再见到偏厦一边倒的老屋子了。浮现在眼前的,全是跟城里人居住一模一样的高楼平顶房,偏厦老屋房成了文墨骚客笔下倾诉、抒发感情、往事追风的乡愁轶事罢了。
流行常见于关中农村。铁锅的直径,大概有六七十公分,后锅浅而小,前锅深愈大,又叫大黑锅。抑或叫大凡锅。烙锅盔的时候,就可按锅的大小做面饼,厚约二三指许,放入锅内,用柔软碾韧的麦草烧火,刚烙好出锅的锅盔,外焦里软,很是好吃。渊源及功能:
据考证,始于先秦,便于士兵行军打仗携带。据传昔日,大秦帝国的兵士就是吃着锅盔灭掉六国的。吃母亲烙的锅盔馍长大了的我,对锅盔馍有么种独有情钟,恋恋不舍的情感眷恋,锅盔馍,有五香的,芝麻的,油旋千层饼的,也有不加如何调料硬面锅盔。
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叫它睁眼锅盔,没牙齿人吃锅盔费劲很,牙齿好的大口大口咥的个美香,嘹咋咧。
辣子一道菜
“辣子一道菜"过去农村,几乎家家都有姜窝或者碾槽,村口还盘了口青石大碾子,专为碾压辣面用的。
关中农村人吃饭,顿顿不离油泼辣子。面条再香,没有辣子,关中人就嘟嘟囔囔的不高兴。
渊源及功能:吃辣子习俗或许与关中农村老辈子大批四川,湖北移民有关。据说辣子维生素含量高,吃辣子对眼睛有好处。冬天吃辣子,怯寒保暖。
辣子,不光男人喜吃,女人更是辣子“王"把面染不红,吃起来不香,每每进得饭店,凉菜热菜还没端上桌前,先上一碟蒜片炒绿辣子,外加烙好的锅盔,一个圈儿还没转过来,半道被人抢着狼吞虎咽夹馍一扫而空。
乍听起来,有些不雅,吃起来嘹咋咧。秦川自古产小麦,当地人以吃面食为生。面条就有了很多种传统吃法。“裤带面"就是其中的一种。“裤带面"用盐水和面,通常宽约二指半,厚约一分硬币许,长约六七十公分不等,就象裤带一样,沸水煮熟,老碗盛了,圪蹴着扯吊拉长呼噜呼噜吃个香滴很哟。
我虽说牙齿不好,偏爱吃裤带面。妻笑我胃是石子、钢磨子,再硬难以消化的削筋,刀削面,棍棍面……只要吃到我嘴里,咽下喉咙,沒有不被消化的。
雏形始于秦汉,形成于唐宋,兴盛于明清。秦腔旦角声韵根据剧情需要,或委婉绵绵,或悲哀凄伤。
秦腔生角或净或丑,唱腔一般激越高昂,特别是净角的唱腔,怒吼一般,脸挣得通红,跟人吵架似的。俗称“怒大将"吼秦腔或许是秦人喧泄情感的一种发泻方式吧!记得,县剧团刚排练的古装秦腔老戏到公社的露天舞台,锣鼓家火铿铿锵锵震天响,干了一下午活的农人,连晚饭都不吃,怀里揣上个冷馍,跑七八里夜路去看秦腔戏。
有一回,天下起毛毛雨,演员冒雨在戏台上吼大将,台下黑压压一片的人群,没有一个人散伙离场。
旁边有个人嘲讽嬉笑说;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一伙瓜子。细细想来,还有那么点点不大靠谱的意思。
这是关中农村,老辈子沿袭下来的生活古怪习惯。常见有人端着老碗,圪蹴到城门口,或村口大槐树下边,边吃边聊天,也算是一种原生态的文化现象吧。猜想,或许与先秦亦兵亦农的兵役制有关,战事频繁,圪蹴便于奔跑,一有敌情,撂下碗就走。
小时候,常见家里或村上的老少爷们吃饭的时候端个粗瓷大老碗,或蹴在炕边上,或蹲在大门口旁先人留下来的上马石上,或齐聚集在城门口,边慢吞吞地吃着饭,边高喉咙大嗓门谝闲传,也叫谝干传。那有趣的流三干话,伴随着我度过苦难又快乐的童年……
碗盆分不开
过去,关中农村,家家户户都有“老碗",这“老碗"大如小盆,很适合饭量大的小伙子用。过去关中农村人吃饭,喜欢端上老碗,圪蹴到人多处,边吃边谝,老碗盛的饭多,既省去添饭来回跑的麻烦,又不耽搁谝闲传,谝闲传,又叫老碗会。
还记得山墙窑窝里,案板上摞放了不少老碗小瓦盆。小瓦盆是给干重体力活的哥哥们端的,老碗我也端过,冬天盛上一老碗煎烫烫,热火火的糁子面,即暖手,又不去舀二碗,虽然是粗米淡饭,却很暖胃养人。
关中八大怪,说怪不怪,说不怪,又怪模怪样的滑稽相,让人忍俊不禁,开怀捧腹笑弯腰……
本文图片来于网络
作者简介
往期回顾
【三秦文学】诗歌群:【诗歌精选】(162期)
【三秦文学】段金泉:【白云红叶两悠悠】(散文)
三秦文学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