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学周三特荐】邓汉章:【小谈读诗和写诗】

小谈读诗和写诗

文/邓汉章

关于写诗的问题,看似简单,但要想讲清楚,让大家听了真的能有所收获,实在不是那么容易。有些人往往把能不能写好诗归之为单纯的技巧问题,好像只要懂得了“平平仄仄”的格式,就一定会写诗填词了。这是一个误区。

从唐宋以来,对诗词格律的研究与阐发愈来愈深,愈来愈细,哪个读书人不涉足传统诗词?县学的秀才,府(省)学的举人,朝廷考试选拔的进士、状元之类,哪个不精通诗律词律?但是这些人中又出了几个算得上“诗人”的诗人?又写了几首可供人传诵的诗词?我们日常传诵的古诗词名篇,大多数都出自唐宋两代,而且其中最有成就的诗人,并不一定是科举出身。这足以说明,单纯在文字技巧上下功夫,是难以学好诗词写作的。

我认为,作为文学艺术创作活动之一的写诗填词,绝不是个单纯的技巧问题,它涉及到作者的思想认识境界的水平,一生的境遇经历,对自然和社会人生问题的感知、理解和剖析的能力,个人历史文化修养的厚薄,甚至包括天文、地理及生物等知识的丰歉等等。

陆游教育他的儿子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诗外功夫”是什么?

依我个人理解,写诗的人,必须感情丰富,思想敏锐,善于思索,敏于感知,充满激情。他应该善于发现生活中(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的“美”,善于捕捉人们共有的、司空见惯的,但却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一种情愫、感悟,并对之进行加工、提炼、升华。这些,都是“诗外功夫”。

日常生活中的这些情愫、感悟,在作者心中不断地汇聚、渗透、融合,慢慢形成一个个“情绪包”。这种“情绪包”越滚越大,越聚越多,就象烟花筒中装满火药的烟花弹,一旦引捻被什么火星点燃,便会立刻喷发出来,爆成美丽的烟花。一首好诗就是这样产生的。

我们可以举例来说明这个道理。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的这首《朝发白帝》大家都很熟悉,但要理解这首诗中流露出的那种极度喜悦、欢快,高兴得几近发狂的情感,就必须了解当时的背景和李白此时的境遇。

安禄山叛乱后,李隆基逃蜀,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挂帅讨逆。其弟永王李璘也趁平叛起兵,大有与李亨一争天下之势。充满爱国激情、且有几分“呆气”的诗人李白,当然看不透皇家内部争权夺利的形势,便投身永王李璘麾下,希望能实现他“匡世”“济苍生”政治抱负。岂料不久永王兵败,李白作为“附逆”之臣,自然难逃惩罚,被流放夜郎。本意烧香敬佛,不料却进错了“庙门“,反成了罪人,其悲苦、委屈、失望、痛悔之情可想而知。但李白毕竟是名扬天下的大诗人,由于有人出面营救,才走到半路,就被赦免,于是又驾舟东下。被拘捕以来的委屈、痛苦、绝望情绪一下子烟消云散,压抑在心中的那种豁达狂放、浪漫不羁之情,顿时像点燃的烟花弹,猛然爆发,于是,这首七绝《朝发白帝》就水到渠成地“喷”出来了。由于极度兴奋,在诗人的眼里,“辞别白帝”不是在“江边”,而是在“彩云间”;三峡行船,少说也得三五天,他却感到是“一日还”……郦道元笔下“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地方,船成了“轻舟”,“万重山”一闪而过,何其快哉!

中国古代有成语叫“厚积薄发”,“积”之也“厚”,才能有条件“喷发”;没有充沛的地下水资源,当然是流不出泉水来的;没有李白那一段本欲报国,反被治罪流放的经历,也许中国诗史上就没有这首《早发白帝》。

(我们不妨与李白第一次出川时的《渡荆门送别》相比较:“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应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由于写诗的背景不同,两诗的情绪是截然不同的。)

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大家应该不陌生,词句不须多解释。这首诗给我们再现了一个完全不同于往日的杜甫形象。熟悉杜诗的人,都知道,自从天宝五年(公元746年)杜甫到长安后,直至晚年的诗作,除了在成都草堂定居那几年所写的外,几乎没有几首是表达喜悦之情的,绝大部分不是诉苦,就是哭穷,哀叹时局,忧国忧民,充斥着忧愁、悲叹、苦闷、哀伤的情绪。而这首写于公元763年的诗,却充满阳光,一向沉稳持重、多愁善感的杜老夫子,几乎手舞足蹈,纵酒放歌,几近癫狂。为什么会如此反常?我们就必须知道此诗产生的背景和老杜的境遇。自安史之乱后,国破家亡,兵荒马乱,整个中原和关内陆区,战祸连绵,民不聊生。杜甫与家人被迫离开关中,流落到蜀地。起初,有成都府尹严武的接济,过了几天安稳日子。但不久,严武不在了,蜀中群龙无首,各地守将互相攻伐,大小战乱不止,加上吐蕃、西羌的入侵,川中也陷入混乱,老杜又携家逃难,四处漂泊。恰在此时,唐军收复两河的喜讯传来,这使饱受苦难的杜老先生于绝望中看到了希望,忍不住悲极而喜,喜极而悲,白日放歌纵酒,漫卷诗书如狂,想往着马上可以乘舟东下,直到洛阳,回归故土,结束多年来的流浪生活。正是这种“喜欲狂”的情感的爆发,造就了杜甫这首风格情调迥异的《七律》。

需要说明的是,我并不否认文字功底和技巧的重要,相反,作为语言艺术的诗词,要求其作者必须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不仅会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汉语,而且必须通晓古代汉语,要积累大量的、丰富多彩的古今语汇,能熟练灵活的按照语法规律去组织短语和句子,了解词汇搭配习惯和规律,熟知各种不同场合的用语要求,等等。否则,在诗词中生造词语,乱造简语,随意拆解现代汉语的双音词和多音词,违反语法规则,就会闹笑话的。

当然,前面提到的思想认识境界的提高,历史文化素养的积累,对自然、社会、人生观察感悟能力的培养,文字功底的磨练,都非一日之功可成,需要长期的、甚至一辈子的努力。可以这样说,诗歌的创作(包括传统诗词和自由体新诗),有些东西,就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一个人的“悟性”。而悟性的养成,当然得有一点天赋,同时,也需要后天的锤炼。养成的途径,就是要多阅读前人的优秀作品,不仅要“泛读”,而且要“精读”;不仅要读懂其字面含义,诸如词语、句法、章法、典故,更应了解诗人的生平、写诗时的社会背景和个人境遇、心情等等。要一字一句细细品味,慢慢体会,不断捉摸。也就是要钻进作品中去,权且当一回作者,才能真正领悟作品的意境。时间久了,读得多了,悟性就会渐渐提高,诗自然也会写得好一些。

今天我们就先选择几首篇幅较短的绝句,来谈谈我个人在这方面的体会。

(一)李商隐《登乐游原》,这是一首登高赏游诗。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登乐游原》这首诗字面无需解释,前两句叙登原之由,后两句抒情。问题是诗人既称赞“夕阳无限好”,又为什么哀叹“只是近黄昏”呢?这种消极情绪,只能从李商隐的生平经历和晚唐的社会背景中寻找答案。作者出生时,那个极盛一时的大唐已濒临土崩瓦解,皇帝昏聩无能,大臣勾心斗角,内忧外患交加。诗人出身于小官僚家庭,虽满怀报国之志,想干一番大事业,却报效无门,不得不依附于他人。而当时的朝廷,正是牛僧孺与李德裕党争不断的时期,李商隐无意中被卷入党争的漩涡(口头略述),屡受打击排挤,终于有志难伸,大半生穷困潦倒,郁郁不欢,勉勉强强只活了46岁。这首诗具体写作时间无考,从内容看,当属于晚年。当诗人登上古原,面对夕阳飞霞,自然百感交集。一方面,夕阳晚照,红霞如锦,确实很美。另一方面,这种美却又是暂时的,那壮美得有点凄怆的余日,终究很快会落入山后,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难道这仅仅是对自然风景的惋叹吗?非也!这实际上是对晚唐社会的前景、个人前途的无可奈何的哀叹!而这“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也就成为千古名句,它因所含的深刻的哲理意味,常被后人所引用。我们可以这样说,没有诗人后半生的遭遇,也许就产生不了这首诗。

(二)孟浩然《宿建德江》,这是一首客旅纪行诗。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在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古代,人们乡土之情特别浓重;且限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交通不便,社会又易生变乱,一个人,一旦离开故土,可能就终生再也难于返回,最后只能客死他乡。(可随手举很多例子)。所以,翻开一部诗史,那些思乡恋土之作,可谓连篇累牍,举不胜举。这是我们必须了解的大背景。具体到这首诗,先要知道,孟浩然是襄阳(今属湖北)人,建德江即新安江,在今天的浙江。作者生于盛唐,不甘隐居,却又不得不终生隐居,一官半职都未做过。四十多岁以后,才离开故乡,到吴越一带游览。此诗当写于游览途中。前两句叙事,交代行踪;后两句即景抒情,或借景抒情。诗人夜泊之处,应当比较偏僻,在那个年代,没有电力,不可能有今天灯火如昼的夜码头。一个异乡游子,独立船头,举目四顾,黄昏已降,原野一望无边,特别旷远;天空一直延伸到极远极远的地方,显得比树梢还低。“日暮乡关何处是”?就在旷野天尽头!禁不住一股怅惘酸楚之情,油然而生。然而,就在他低头唏嘘的瞬间,却看到清澈的江水中,倒映于江底的明月,离他是如此相近、亲切!虽然“月是故乡明”,但人可“千里共婵娟”,今夜之月,与故乡同赏,诗人的心中,也许会得到几丝安慰。

五言绝句只有短短20 个字,所以,在意象的选用、字句的锤炼、句式的推敲上,必须高度凝练、简洁、集中,一字千金,绝不可“滥”。李商隐的诗,只选用了古原、傍晚(黄昏)、夕阳几个意象;孟浩然的诗稍多点,也只有烟渚、日暮、旷野、晚树、清江、月影等。这些形象,都是容易勾起人悲凉、凄怆之情的,与整首诗的情调非常吻合,足以烘托渲染一种悲愁、幽凄的气氛。

“读”的目的是为了“写”,我想用我的体会,来谈谈诗词的构思和字句的锤炼。

《傍晚试笔》(之一)

岭横余日下,山晚暮鸦飞。

白发牧羊叟,赶云天上归。

这是我七十年代写于麟游县的一首五绝。那时我在麟游中学执教,正值文革,既无教材,又不考试,上课全是儿戏。每日下午三四点以后,学生课外活动,教师无事,就三三五五出外散步,或钻山沟去寻幽,或到山梁去登高,直到黄昏才归来。七十年代,“以粮为纲”,滥垦、滥牧、滥伐,山上光秃秃,几乎看不到树林,视野极为开阔,只见横山竖岭,莽莽苍苍,直到天边。恰是黄昏时候,斜阳西照,落霞满天,百鸟归巢。远处山头上,在残阳的晚晖里,随着一阵吆喝,一群又一群白亮亮的山羊,象一片片白云,从深翠的山坡上缓缓流下。跟在羊群后、将军似的挥着鞭子、吼着秦腔乱弹的,便是那头发花白的老农。这幅画面的那种“雄浑壮阔”之美,足以震撼人心,使我想起“白日依山尽”,“长河落日圆”这些经典名句。一天又一天,这种印象日积月累,忽然想写点什么,于是,就仿照古人来构思了。心中首先冒出的句子是“赶羊山上归”,这一句是写实的,就是这首诗最初的“苗”和“根”。后几经推敲,觉得“羊”字太实,缺少形象性,就用比喻手法改为“云”;既是“赶云”,就与“山”不太相配,于是又改“山”为“天”,全句就变为“赶云天上归”了,有点艺术味儿了。“赶云”者谁?自然是牧羊人,凑出两句来了:“白发牧羊叟,赶云天上归。”这两句是诗的核心。诗的核心部分有了,剩下前两句,必须点明时间,布设背景,渲染气氛,“岭横余日下,山晚暮鸦飞”两句,就起这个作用。诗的结构是“先分后合”式:一、二两句相互并列、对仗,是分说;三、四是“流水句”,前后相接,两句合起来是一个完整的意思,点题,收束全诗,是总说。于是,一首五绝写成了。

当然,这首诗的初稿不全是现在这样,个别字词是经过多次反复选择推修改的。除词义必须准确外,还要从声母是否顺口,韵母是否和谐等各方面考虑。比如,前两句最早是“山横余日下,天晚暮鸦飞”,可是,这里的“天”字,就与第四句“赶云天上归”的“天”重复,五绝仅20个字,还出现一个重字,很不顺口,必须改。第四句的“天”自然不能动,只能改第二句的“天”,先改为“日晚暮鸦飞”,然而“日”又与第一句的“日”重复,因而只能改“天”为“山”,同样理由,第一句的“山”,也只好改为“岭”了。

②再举我的一首七律《野菊》为例。

一任寒风苦雨加,横铺浓抹到天涯。

宁添秋野霜前色,不作春园锦上花。

这是十几年前写的,当时我在朋友办的西秦术专修美院任教,地处宝鸡峡库区,恰是秋天,满山满地都是野菊花,连天蔽野,无边无涯。每日下午,登高瞭望,斜阳朗照,简直是簇锦攒金,“不似春光,胜似春光”,便有一点写作冲动。然而,从古至今咏菊诗太多了,如何着手?古人的咏菊诗,思想积极点的,无非“傲霜”、“冷香”、“凌寒”、“经冬不凋”、“枝头抱香”一类,比喻人的“气节”、“贞操”,带点“傲气”;消极的,诸如“人比黄花瘦”一类,比喻人的忧愁憔悴,有点“伤心”。总不能老在古人圈圈里打转儿,学别人说过的老话吧?于是,就用“拟人”手法,直接让菊花象“人”一样站出来说话。后来,从“锦上添花”、“雪中送炭”两个成语中得到启发,想出了后两句:“宁添秋野霜前色,不作春园锦上花”,意思是,我菊花宁肯“雪中送炭”,在寒霜之后,为百花凋零的秋天增添一点美丽的颜色,也不愿意赶热闹,为万紫千红的春天“锦上添花”。

这两句有了,这首诗的骨架就有了,即有了“根”和“主干”。这两句是抒情,前面必须有两句描写,交代抒情的根据和缘由。“一任寒风苦雨加,横铺浓抹到天涯”两句,就是这样写出来的,上句写野菊之“气”,甘冒风霜雨雪;下句写野菊之“盛”,漫山遍地皆是。整首诗先描写,后抒情,由外象,到精神,赞颂了野菊,实际是赞颂不倾慕追求荣华,甘于和贫寒为伍的精神品质。当然,这只是我的主观意愿,有没有达到,只能由读者去判断了。

最后,再举一个填词的例子。

《采桑子●夕阳》(中华新韵)

昔人曾叹夕阳好,却近黄昏。却近黄昏,无限伤情将欲沉。

我今偏为夕阳唱,暮日如金。暮日如金,晚照辉煌最耀人。

写这首词的缘起,是在老干中心参加毛主席诞辰110 周年纪念活动,老干合唱团演出大合唱,内容有《沁园春·雪》、《长征组歌》(选段)。那些老头子、老太太虽然大多数已经退休,五六十岁了,满头白发,却个个“红妆素裹”,人人“靓妹帅哥”,衣着艳丽,精神抖擞,不让年轻人。散会后返回途中,恰逢太阳将落,晚霞如火,染红了半个天空,确实壮美空前,无与伦比。那时电视上好像有个节目叫《夕阳美》,我突然想起老干合唱团那些老头子、老太太的演出,想写一首咏夕阳的词,但是,怎么着手呢?

开始,曾经想用铺叙方式,直接描述夕阳落山景象。但是,构思很久,难以突破。后来,想起了古人写夕阳的名句,一是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一是李清照的“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不妨把它们“偷”来,加以“翻新改造”,宋人词中,翻改前人名句的例子就极多。李商隐诗句有点消沉无奈,李清照词句若就字面意看来,并不伤感,二句恰好形成对比,可以作为上下两片的“核心”句。于是,决定放弃对夕阳景色的正面铺叙描写,上阕只围绕李商隐的“日近黄昏”做文章,下阕只围绕李清照的“落日熔金”做文章,一反一正,一主一次,通过对比,表达主题。为突出气氛,还可以采用反复修辞手法,词牌《采桑子》恰好有此功能,就采用它。

这首词用了中华新韵,按照普通话读音押韵。因为古词韵(《词林正韵》)中,“昏”、“沉”、“金”、“人”不属同一个韵部,夕阳的“夕”为“入声”,不合词律。而改用新韵,则可以避免。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从“读”入手,认真地、深入地、由表及里地、由字词而至内涵地精读几百首古典名作,慢慢品味、捉摸、体会,就有可能由门外汉变成门内汉,变成行家里手。而写诗时,则先须情动,先把当时的所思所感记录下来,再开动大脑的机器,把你所有的“积蓄”调动出来,所有的语汇和表现手法都运用起来,反复比较、推敲,直至达到最满意的效果。写诗,不要急于求成,一稿出来后,可放一段时间,再拿出来予以审核、修正。有时可能翻来覆去,要折腾很久才行。

这就是我的一点体会,供大家参考。谢谢。

本文图片来于网络

作者简介

邓汉章,1945年生,陕西师大毕业,中学高级教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陕西省诗词学会和散曲学会会员,宝鸡市毛泽东诗词书法研究会副会长,市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曾长期从事中学教学及管理工作,又主持企业办公室多年。退休后又曾任西秦美术专修学院常务副院长,主持学院工作。从中学时代起,即偏好文史写过新诗、散文、快板、革命故事,编写过剧本等。从事传统诗词写作有五十余年,有习作两千余首。2018年被陕西诗词学会授于“长安诗人”称号。

三秦文学投稿须知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1、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投稿即默认授权发表,题材不限。要求300字以上,以WORD附件形式发至投稿邮箱,并附上作者简介及照片,文责自负。

2、《三秦文学》已开通微信公众号、百家号、头条功能,敬请关注。投稿邮箱:sanqinwenxue@163.com。稿件由《三秦文学》编委统一安排。

3、赞赏金额的一半作为作者的稿费归作者所有,一半作为平台运营费用,稿费低于十元者不予发放。赞赏到账后三日内,作者不主动与平台联系、不领取稿费者视为自动放弃。

4、由平台主播诵读的作品,赞赏发放比例为:作者30%,主播20%,余50%为平台运营费用。

5、您的投稿一周内没有采用,请另投它处。

6、主编微信:15705450195,qq:406073222

诗词群群主:珊瑚在网,微信:baojishanhu

诗歌群群主:杨洪民,微信:YANGHONGMIN

综合群群主:鱼儿姐姐。微信:sanqinwenxuezhubian


三秦宗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

                   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总  顾  问:边士刚

顾  问: 鹏   鸣    段恭让    白忠德 

罗旭初    孙德科    朿宝荣 

李爱霞    胡遵远    顾盛杉

崔启昌    昆   仑 邓汉章

策  划:李书忠   任武德

平台讲师:方 天

平台主播:梦锁清秋   英子   王迎旭

观云听涛

主   编 : 鱼儿姐姐

副 主 编 : 徐萱波   杨洪民

编    委:  守   望     吴亚妮     唐桂英

         李华磊     王发茂     谢   雷

         余 晨     慧 子     米兰花

         水云天     毕廷娟     刘马陵

心   语     凤尾竹    景文瑞

张巧莉    大漠孤雁

秋日私语

本期编辑:鱼鸿

— 长按二维码识别 —

长按关注我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