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聪明吗?这篇文章告诉你。
魔方的基本介绍
魔方(英语:Rubik's Cube,原名 Magic Cube),在台湾称为魔术方块,在香港称为扭计骰,是匈牙利建筑学教授和雕塑家厄尔诺·鲁比克(Ernő Rubik),于1974年发明的机械益智玩具,被称为鲁比克魔方。自发明来,魔方在全世界已经售出了约1亿多只。魔方与中国的华容道、法国的单身贵族(独立钻石棋)同被称谓智力游戏界的三大不可思议。
魔方的类别
二阶魔方的英文官方名字叫做Pocket Rubik's Cube或Mini Cube,中文直译叫做“口袋魔方”。
三阶魔方的英文官方名字叫做Rubik's Cube,也就是用鲁比克教授的名字命名的,是目前最普遍的魔方种类。
四阶魔方的英文官方名字叫做Rubik's Revenge相对于三阶来说就要复杂的多,它的构成分为两类,一类中心是一个球体,第二类是以轴为核心的四阶魔方。
五阶魔方,内部的小零件即为五阶的侧心块和中棱块,中轴上有防止锁死的突起装置。
六阶魔方是由希腊的Olimpic方块公司出产,角块比中心块略大,棱块略呈长方形。
七阶魔方同样是由希腊Olimpic方块公司出产。同时兼备了收藏,鉴赏及实用价值,方块本身为圆弧型或正方体。
三阶魔方核心是一个轴,并由26个小正方体组成。包括中心方块6个,固定不动,只一面有颜色。边角方块8个(3面有色)(角块)可转动。边缘方块12个(2面有色)(棱块)亦可转动。玩具在出售时,小立方体的排列使大立方体的每一面都具有相同的颜色。当大立方体的某一面平动旋转时,其相邻的各面单一颜色便被破坏,而组成新图案立方体,再转再变化,形成每一面都由不同颜色的小方块拼成。
魔方的玩法
世界上复原魔方速度最快的人曾经在4.69秒成功还原了一个三阶魔方(由Feliks Zemdegs创造于POPS Open 2016)。还有人在0.49秒成功还原了一个二阶魔方(由波兰选手Maciej Czapiewski创造)。
盲拧
盲拧可以说是每个魔方玩家的梦想。盲拧的定义就是不用眼睛观看魔方(可以记忆),进行复原的过程。计时是从第一眼看到魔方开始的,也就是说记忆魔方的时间也算在总时间内。这种玩法对一个人的记忆力和空间想象力有极大的考验。目前三阶魔方的盲拧世界纪录为18.31秒,由Gianfranco Huanqui在Latin America Cubing Tour - Lima 2017创造。而四阶魔方盲拧世界纪录是由林恺俊在2017WCA中国魔方锦标赛创造的1分34.66秒。五阶盲拧世界纪录也是由林恺俊在2017WCA中国魔方锦标赛上创造的3分47秒50。
单拧
是指单手完成魔方复原。目前世界纪录为Feliks Zemdegs创造的6.88秒。
脚拧
虽然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却是有人用脚来复原魔方。世界纪录为Fakhri Raihaan在2012西里伯斯赛创造的27.93秒。国内脚拧纪录由欧阳韵奇保持,为50.11秒。
程老师西行指南录
在伦敦飞往开罗的航班上。起飞时看着LJ看着舷窗外的目光,饭后旁边ZY无聊的听着歌(根据拼音能猜出挨着我的是谁,应该自认比较倒霉),朵朵白云飘在机翼下方,现在在意大利的上空……
孩子们我转了两圈,基本上还是没有调整状态,偷着打游戏的(没收过两次手机,但是没有太和他们着急)也算最后的疯狂,几个女生在看下载的视频,听歌的不少,因为刚用过饭,所以没几个睡觉的。好的孩子很少,写研学项目书的两个,昊煦在用心看书。
其实这个时间看书形式大于内容,但是玩和学,或者想想回校的生活,感觉是不一样的。因为这次很紧张,回家后没有任何调整的时间,甚至时差都不能调整就上岗了,包括我。15天的英伦之行,现在孩子们鼓弄手机比纸笔熟练,背的古诗早就忘了。包括这次来的孩子中很优秀的有一些,我也不是很看好。也是,要有极大的自控力,才能从悠闲的按照小时计算时间的假期到按照分钟计算的开学。
况且,下机到家后12个小时后的7科考试,30个小时后操场的训练,我觉得不仅孩子们没有准备好,家长也没有准备好。估计时差调整不好的,为了心疼孩子打算请假的也有,但是都不想当第一个。我么,7个小时后就上班了。肯定也倒时差不舒服,如果孩子不舒服,会让去教室里休息的。毕竟我有同感!
下面整理收获:
孩子们的能力和自信都得到了提高,当然本来咱们班孩子因为住宿一年自理能力还是不错的。虽然有丢钱丢手机的,甚至到了希斯罗机有人还丢了 N双鞋。但是基本上礼貌和上课纪律没有丢过人,时间观念也比较强,大英博物馆孩子们还有力地反击了某教组织。回忆起在结营仪式上孩子们落落大方的表演,这里要泪奔一下,因为走错了没有看到前面的精彩。唯一看到的是表演最差的男生某组集体合唱,看错词、跑调、没唱完,最后上去8个,4个充数。艺术素养任重道远呀!
登机的各个流程,尽量培养出几个先会的孩子(这个随机看谁近),再教后面的孩子,尽可能让他们多学一点。到各个博物馆,也是小组尽可能的查攻略,并且提前组里分享,甚至鼓励三个孩子去行程上没有的国家美术馆(皮卡迪利购物两天—就我们团的待遇,好像比其他团多待一天,后面的团就一天)利用购物时间去看了,后来又带着29班的几个同学再次去了国美,这次拿上书详细讲解了不少画。看到达芬奇的《岩间圣母》人物那脸上的温情和柔美,真的感觉到和大师面对面在交流,艺术能够停滞时间,带来不朽的生命。伦勃朗的系列自画像,光影大师名不虚传。还有很多因为画才知道名字的画家,现场百度后才知道他的伟大。我原来也就是文艺复兴美术爱好者,那还是大学看的,工作尤其是19年的班主任多了很多乐趣,也淡忘了很多兴趣。这次伦敦行和上次比,少了些组织的压力,多了些看世界的心情。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中古希腊的雕塑和大英博物馆中雅典神庙的大殿,圣奥尔本斯教堂中部分古罗马的遗迹,西敏寺的哥特式建筑,国美的文艺复兴大师们,温莎堡国会厅、圣乔治教堂中的巴洛克式装饰,华勒斯典藏馆的洛可可(改变和东方艺术来传有关)装饰和代表画《秋千》,国美的印象派绘画和野兽派代表马蒂斯的绘画,最后到了泰特现代艺术馆毕加索的超现实主义收官。(当然,每个场馆内容不是绝对的,只是说最精致的内容或者给我的感受。叙述上有错,欢迎指出来)
艺术不只是绘画和雕塑,她们给建筑、服饰,甚至诗歌文学带来灵感。狄更斯故居参观让我看到了大文学家的科学素养,自然历史博物馆看到了对自然科学的溯源和追求,科学博物馆中不同的时代的发明,让我看到了工业革命英国发展的动力,那个时候我们在闭关锁国、夜郎自大,也正是这些精神,让英国从偏安一隅成为日不落帝国。贝克街—福尔摩斯-卷福的海报、9又3/4站台—哈利波特代表着现代的英国主流文化。各种购物街各种大小名牌在吸引着我们购物的同时又显示着英国无论是否老去,还是处于食物链顶端。现在我们更不能自大,因为我们有机会,但是舆论有些不清醒,甚至某个时候感染了我,别忘了,现在的英国还有剑桥的诺贝尔奖、牛津的首相金融家、帝国理工的技术家……不过,我现在可以清醒的告诉孩子们一些东西。
英超切尔西和阿森纳,主场赢球后,我们只在场外感受了一下斯坦福桥的气氛,还很担心散场,几万球迷的疏散比中超好一些,饭点过后才有一队喝高了球迷喊着口号把等地铁的我们吓了一下。
最后,孩子们初中出去,知识储备不够,文化底蕴不够,多少有些盲从,购物盲从,听讲解却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深究的不多,反倒是29班的仲同学礼貌好学得到了老师们一致好评。在研学的过程中我尽量把一些感悟告诉了孩子们,但是他们能听进去多少,听了又能能吸收多少,吸收了又能转化多少成为自己的素养,成为自己今后的方向呢?
我只能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种子,家长根据我游记适当的浇浇水,提个醒,也能让种子发发芽。
GucciI、Dior、N°7忙着让孩子代购的家长,这样回去种子也发不了芽(只担心箱子是否装得下)。以此游记提醒之。
美文欣赏
攀
——李旭明
我们常说,人生如登山。实现一个个目标的过程就像是在攀爬一座座高山,而我们也常常用“登峰造极”“事业顶峰”等等之类的词语来形容一个人的成就。相应的,实现目标的过程,就是攀登高山的过程。
实现目标的方法不止一个,而登上山顶的路也不止一条。
但大多数人并不在乎自己是从哪条路来到山顶上的,路上的风景也渐渐淡忘,他们只在乎最终是否登上了山顶。殊不知就是这条路,决定了我们究竟能攀多高。
大概有人会好奇:“一条路怎能决定人生高度?”
起初,我们同样懵懂,怀揣梦想来到山脚下,都如白纸般单纯。为了梦想,我们各自踏上不同的路,一路上的见闻也各不相同。有的人走在宽阔而平坦的路上,一路上有伙伴真诚相助;有的人踏上小路,身边总是跟着一位酒鬼;有的人选择了林间的捷径,虽然受了伤,但也从好心的猎人那里学到了生存技能;有的人看到山涧奔流不息,有的人见到百花凋零;有的人观到竹林茂密清幽,有的人望见秋叶片片飘落……
我们很难判定走这条路是对是错,遇到的人是善是恶,人世并非黑白分明。但潜移默化中,沿途的景色,同行的人,个人的遭遇……都会影响我们的言谈举止、思维方式、胸怀、理想……这也就是所谓的“环境所造人才”。
所以,朋友,再让我们回到梦想与实现方法上来,有时候并不是你不够努力,而是你遇到的人事物影响了你。也许这影响微乎其微,也许它能改变你的一生。
我们不能改变出身,但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努力让自己成为高尚的人,这并不意味着不去与弱者交往,我们应帮助他们,同时不让自己受到他们的影响。还有,做一个积极、快乐的人,但并不是盲目快乐。
但这影响并不能做到绝对消除。所以,下一次去登山时,尽量选一条大路吧,这不仅可以让你快速攀上山顶,也可以帮助你在日后攀得更高更远。
升级训练、激情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