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芒果下跪”事件中的投诉人张某,你的人品,值一个芒果钱吗?
听说喜欢读书,喜欢思考的人,都关注了这个号
杂谈与时评
近日“为芒果下跪”事件,刷爆了朋友圈。很多人都在说,反转、反转,事情在反转!
事件真的反转了吗?我以为没有,只是坏人自己又矫情了一次罢了!
只要仔细了解事件的经过的朋友们都可以看出,虽然事件的真相与开始女快递员的说法有出入,但绝对不能否定,那个“为芒果下跪”事件中的投诉人张某这个人,虽然不能说他就是个人渣,但至少,他的人品,根本不值一个芒果钱!
在给投诉人张某下这个定义之前,首先我们需要搞明白两个问题:
一:最初这四个芒果的来历:是投诉人张某的妈妈从网上得到的赠品(估计属于商家的商业活动)。而对于赠品。大家应该都知道,就是在实体商店里,也基本是不退换的,也不会一人得到两件赠品,一般只能赠送一次。再者,赠品会有好货吗?
二:投诉人张某要求,赔偿的芒果,由圆通公司赔偿,但不能利用圆通公司快递。
正因为有这两个问题,投诉人张某不能向商家退货或者换货,于是只能把气撒在快递员身上;而女快递员,面对以上两个有点像22条军规那样的问题,造成了她赔偿的困难,只能去造假快递赔偿。
快递员在两个类似22条军规为难的问题面前,只能无奈的选择造假快递方式去赔偿,有什么错吗?她只是一个底层的,为了生存,尽量做到不能丢掉自己工作的底层群体的一员。
正因为是赠品,投诉人张某又故意为难人的定了两条不合理的规矩,也就暴露了投诉人张某为难女快递员的丑陋心态。
大家现在想想,假如这件芒果不是赠品,而是正儿八经网上购买的商品,那个被投诉搞的晕头转向的女快递员(大家都知道虽然不一定有罚款,但对她的买卖一定有很大的影响)完全可以从同一个商家卖四个芒果赔偿,但因为是赠品,她到哪里去买同样的厂家的芒果?
于是,女快递员迫于再次被投诉压力,只好伪造了一个其他快递公司的快递(圆通公司赔偿,不能利用圆通公司快递),自费买了58元钱的芒果给投诉人张某家送去,也属于无奈之举,虽然做法有待商榷,但我以为,没有什么大毛病。
事情到了这一步,就是那些无理挣三分,得理不饶人的泼妇,估计也不会再纠缠了,更不会再投诉了吧?
但我们的投诉人张某的做法,还不如一个泼妇。面对快递员送来的几个芒果(女快递员化妆送的,多不容易?),他拿出了福尔摩斯探判案的本事,看出了这件快递是假的,于是又开始了投诉!
有人说了,虽然是赠品,可能这个投诉人张某是个大孝子,看到自己妈妈收到的芒果包装破烂,又少了一个,估计很生气,有这样的举动,也可以理解的。
对于这种说法,我是不敢苟同的。作为医生,我经历过很多孝子,真正的孝子,大部分都是有良心的,是不会为难医生护士的。只有那些不孝的人,才会为了装出他的孝,故意为难医生护士。
这个投诉人张某,我考虑就是抱着这个心态,来故意为难女快递员,只是为了在他妈妈面前,装出一副为他妈妈讨个说法,装一副孝子样子。
而坏人做坏事的时候,往往以为自己坏的很有道理:当投诉人张某再次投诉后,女快递员给他们一家子下跪时候,投诉人张某这个时候仍然没有一点同情之心,没有一点谅解对方之意,在他内心里,他以为是女快递员属于无理取闹,他还以为自己走的正,站的直,于是他选择了报警。
大家看他的德性:你要的是芒果,与虚假快递有关吗?
而当那个很有良心的王警官出警以后,在调解的时候,他还为自己所做之事感到理直气壮:我是投诉圆通公司,没有投诉这个快递员,我也没有让她下跪!
你投诉的是圆通公司,圆通公司会处理谁?你没有让她下跪,但一个近五十岁的女人(48岁,估计比他妈妈小不了几岁),都给你下跪了,你没有一句好话,就为了一个芒果,人家都给下跪了,你还选择报警,你是个好东西吗?
你可以坏,但不能这样为自己的坏没有一点羞耻之心,而且还以为自己坏的很有道理。
事情还没有完,咱继续看这位投诉人张某的以后的丑陋表演:先看视频:
大家看看视频,在整个执法过程中,王警官只是有点偏向那个被报警下跪的女快递员(我完全为王警官叫好),但整个执法过程中,根本没有毛病啊?唯一的毛病,那就是王警官同情了女快递员这位弱者,为她撑腰了!
但这位满嘴有理,振振有词的投诉人张某又举报了:他举报王警官执法违章执法,要求王警官道歉!
公安部门如何处置王警官,我们拭目以待!
一个虽然不能说是人渣的社会混子,一个人品不值一个芒果的人,在王警官提醒他做一个宽以待人、厚德载物的人以后,仍然以为自己坏的有理,恶的有理,我对他只能呵呵了。因为我们的法律,对于这样的人也很无奈。据说,他们是维权。
从投诉人张某妈妈从网上要赠品看,投诉人张某家庭应该也属于很普通的底层群体。就为了一个芒果,人家对方已经想办法赔偿了,都给您跪下了,您有必要这样吗?活着都不容易,都是底层群体,又何必互相难为呢?
维权是不错,奔驰女的维权,为什么得到的是国人的一片喝彩?但像您这样没有一点人味的维权,不要也罢!投诉人张某,您为自己的作为忏悔吧,建议您别闹了,别再丢人了!
喜欢文章轻压二维码:关注杂谈与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