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学】刘玉功:【寻访柳青故里】(散文)
三秦文学微刊ID:sanqinwenxue
不忘初心 梦在三秦
在陕北文化名人中,我最敬佩作家柳青。这位与我们同生在黄土高原、同喝黄河水长大的前辈,以文学为信仰,放眼世界,专注社会人生,创作了新中国建设初期最有价值的史诗性作品,滋养了整整一代人的精神。他勇敢地冲破了官本位的思想束缚,视权利如浮云,在挂职长安县副县长期间,穿农民衣服,吃农家饭,抽汗烟袋,长住乡下,完全与农民融合在一起,被乡下人亲切地称为“老柳”。但是谁能想到,这位“老农”却时时处处以文学眼光观察着一切,每天读两份英文报纸,密切关注着世界;他那黝黑发亮的脑门下面进行着怎样的文学思考?长篇小说《创业史》就是他长期积累生活、潜心创作、呕心沥血的结晶。
为了缅怀这位土生土长的文学大师,陕北各界在柳青生活、学习和工作过的地方,设立了许多纪念性标志。我走过榆林中学的“柳青广场”,这里曾是作家的母校;我去过米脂县吕家硷村柳青曾经住过的窑洞,在那盏小油灯下,柳青创作了他描写土改的小说《种谷记》;我也到过吴堡县“柳青图书馆”,这里曾是柳青接触现代文明的窗口。前年初秋,我又特意去寻访柳青出生和童年生活的地方。为此,我选择了一位称职的向导,他是我的同事,也是地道的柳青老乡——柳青邻村人。他以自己家乡出了柳青这样一位名人而自豪,对柳青的故事如数家珍。
柳青故里在吴堡县张家山乡一个叫寺沟的小山村,地处吴堡、佳县、绥德三县交界,位置十分偏僻。我们的车子在弯曲狭窄的县级公路上穿行,两边是连绵不断的黄土丘陵,下面是青石见底的小河。眼前景致随着车子的前进而不断变换。由于实行封山育林政策,山上到处是毛茸茸的树木和杂草,地势稍微平整的缓坡上也有小片庄稼地,以糜谷、黑豆、洋芋为主;山下是一小块一小块的菜园,生长着红薯、花生、萝卜和白菜,也有少量高杆作物高粱和玉米。村民大都居住在半山坡的窑洞里,院子周围被枣树笼罩着,已经“红眼圈儿”的枣子挂满了枝头,成为这个季节的主色调。
到了寺沟村口,一条拦空悬挂的红色横幅立刻吸引了我的眼球:“柳青故里欢迎您”!在村间十字路口有块空地,周围开了几家小商店,聚了不少晒太阳的老人。这里形似街心,我们就在此停车。一下车,就看见路边竖着一块巨大的石碑,黑底白字,上面是诗人贺敬之的题字:“柳青故里”,字体潇洒不羁,龙飞凤舞,充分体现了诗人的个性。石碑后面是一条砖砌的小路,顺着小路走上一道斜坡,就到了柳青故居。
我们从一座古色古香的大门进去,眼前出现一线五孔石窑,一个长方形的土院儿,低矮的院墙,近门的两孔窑洞据说就是幼年柳青(原名刘蕴华)的家。为了满足游客观览,当地政府对柳青故居进行了简单的开发,对窑洞做了一些装修和保护,其中一间作为展室,雪白的墙上挂满了柳青不同时期的照片;另一间虽然没有装修,但土炕、锅台都保持完好,据说是柳青出生的地方。院墙内外都是枣树,枣子落了一地也没人拣。地上蒿草没膝,草丛里沉睡着古老的石碾、石磨,还有鸡窝、狗窝,院墙上挂着几件生锈的农具,好像在对游人诉说着它们被闲置多年的冷落。
从柳青的一些散文作品可以看出,他家曾是村里的富户,有不少土地,长年雇工,父亲是一位勤劳耿直的可敬老人,母亲也很善于持家。可以想象,这个坐落在山腰的农家小院,曾经有过它的辉煌,有过它的热闹,也曾经为乡民所羡慕,但尤其了不得的是,从这里走出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
我们用随身携带的餐巾纸拂拭了挂在门前的“柳青故居”铜牌上的灰尘,每个人都采食了院子里属于柳青家的红枣,还在柳青家的碾盘上稍坐片刻,然后踏着柳青的足迹走下了斜坡。有村民告诉我,柳青在七十年代曾经捐资六万元稿费,为村里修建了一座石桥,把村子南北两面连成一体。我走过“柳青石桥”,轻轻抚摸着钢管做的桥栏,俯视着桥下青石板上缓缓流淌的小溪,小溪两岸参差不齐的菜园,想到这里曾是少年柳青耍水游戏和捉蝌蚪逮青蛙的所在,便觉得这个小地方特别亲切、特别温馨。
柳青故居归来,我趁热打铁再次翻阅了所有能找到的柳青作品,特别是他几次回故乡写下的散记和以故乡见闻为题材的小说,深感作家观察之细腻、用笔之精到、思想之深邃和对民生关注之真切。其中有一篇建议陕北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林果业的纪实散文,给我印象颇深。
为什么有人不辞辛苦、跋山涉水来到这个荒僻的小山村去寻访他的故居,为什么在那杂草丛生的院子里硬是踩出了一条小路,又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以自己身为柳青故里人而深感自豪?
我想,一个毕生致力于为人类谋幸福的人,不管他出身多么卑微,不管他曾经多么低调,也不管他做出了多大的事业,人民将永远不会忘记他。时光流逝,大浪淘沙,有多少王侯将相都变做了尘埃,了无痕迹;而柳青——陕北人民的骄子,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里!
文中插图来自作者
作 者 简 介
推 荐 阅 读
刘玉功:【进城的老人】(小小说)
三秦文学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