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外的家:路上的花(再续)

梁东方

牡丹和牡丹亭

春事在河边一直延续着,走着走着就看见了满坡上开的牡丹。牡丹一丛一丛的大叶花丛之间,能看见不是很丰腴甚至可以说是半干涸状态的黄土地;但是大家看不见这样的瑕疵,大家都被牡丹花开了的兴奋鼓舞着,只看见一朵朵盛开的花;花蕊繁复而精密,度过了含苞的羞涩期之后,大多都已是敞开着示人的最珍贵的盛发状态了:红花,粉花,紫红花,白花……

每一种花都要照一张留着发朋友圈,这是大多数人在花田之中正在做的。

我坐在牡丹花田边的亭子里,迎着风,把口罩拉下来一些,让鼻子可以更顺畅地呼吸,呼吸类似玫瑰的花朵特有的那种芳香油的馥郁的味道。看着眼前的牡丹花田和花间站着、蹲着、跑着、拿姿做态互相照着相的人们,突然意识到,我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不折不扣的牡丹亭。

古人没有照相机手机,欣赏牡丹花,大致上在本能地趋近以后就只能是守在牡丹花畔了。而这种守的最佳位置当然是牡丹亭,就是牡丹花边上的亭子。古人和花相守便是赏花的最高境界了,今天似乎已经是将花拍到朋友圈里,不管是什么花,都用这一种方式来欣赏。

古人那种坐在亭子里吟诗作赋的雅兴固然需要文化准备,但是即便是没有那样的准备也还是可以与花同在的默然半日,留下深刻的印象和久而不忘的感受。

当然,古人那样做的副作用也不是没有,比如对于一种花一种花事的情绪情感总愿意附会上一段才子佳人的故事,好像没有这样人与人的情感的楔入,物便始终都是物,尤其是那物是花期短暂的牡丹花,更断难留住。

以人类这样的惯性思维,对于美好的花事做赋予人性象征的不懈努力几乎是漫长历史中一直长盛不衰源远流长的;从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到有逾越之惑的杜丽娘梦合,牡丹被赋予的意象是与美人以及和美人有关的予男性的接纳密切相关。至于花本身的色香味的描绘和感受,除了一些比喻句法的拟人之赞外,倒反而不是很发达。从实用的角度画到中国画的宣纸上的牡丹和做到被面上的牡丹一样都已经是凝固了的、有自己的程式的一成不变的赞美路数,已经难以融进去当下的人生感受,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个体性、个人性,而只有前人凝固了的唱段和唱腔、色彩和结构。

人们在大多数花朵的欣赏与表达之中,都只能用这样固有的模式。只用自己的相机拍照发朋友圈,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因为自己不掌握那样的古老的一脉相承的技艺,但是另一方面也倒反而因为有自己时间地点和角度,而具备了相当的个人性,尽管很难说这样的表达是可以放之四海的艺术。

而我在这个春末的下午坐在牡丹花田里,突然意识到自己正厕身牡丹亭的意象之中,从而从现实角度,从个人人生感受角度直观地看到、印证了牡丹与牡丹亭的现场物理关系,便已足堪记忆了。

感受是第一位的,至于表达,则是精益求精意义上的锦上添花之举了。古往今来,一向如此。

黄刺玫和蔷薇

黄刺玫开了。

风驰电掣地骑着电动车的人、驱车而至专门到河边来走在路的人,都会来个急刹车或者暂停有节奏的徒步,停下来凑过去拍照,给花拍照还让同伴给自己和花拍合影。

玫瑰属的芳香油的味道是一样的,但是黄刺玫的枝条要舒展很多,不像蔷薇那么紧密;黄刺玫和蔷薇的花比起来不是复瓣儿,显得单薄一些,开得也早一些,枝条过分舒展不大像玫瑰那样收敛紧凑,关键还是花期要靠前一些。黄刺玫的单瓣儿花的缺陷是可以有它的花的密集来弥补的,一枝枝一串串,黄色的花朵可以将整个灌木丛全部覆盖;其盛大隆重,无声之中似乎有声,就差跳起来迎接专门停下来观赏它们的人了。

黄刺玫没有蔷薇那么富贵,但是因为开得早,也能招蜂引蝶,给初次见到它芳香而匝地的惊艳样貌的人以强烈的震撼。那是一种类似于光艳得让人不好意思直视的明媚。

小时候跳墙到隔壁的医院大院,墙下面的草地上就有几丛硕大的黄刺玫。我一个人守在花边,久久不肯离去,重新爬上墙头了,临下到这边之前还会再用力把脑袋伸过去,再看一次那满丛的黄花。它在我的生活里,无论姿态和味道都是绝无仅有的异数。它使我知道了大自然还可以这么美,脱离开人间恶劣的争斗与斗争之后,还可以有与花在一起的这般宁静与美妙。

柳絮和蛙鸣

柳絮是柳树的花。很多人讨厌它,但是它也还是花,是随风而去、最不起眼最没有色彩、最没有形状的花。在树上的时候像是落了雪,像是食物发了毛儿;在空中像是雪花,失重的雪花;落到地上则是弹棉花的工位之下那些飘走的棉絮,是被风驱赶到了角落里的没有重量的积雪。

大柳树下的水边有了蛙鸣。人一靠近蛙鸣立刻就停止了。你看不见它,它其实也看不见你,但是它能循着地面的震动听到你靠得太近了,以这样近的距离它如果再叫的话,就有了生命危险了。于是它停下来,不叫了。它不叫了,你也不动了,静静地站着,看着被那些白色的柳絮几乎封住了的水面,看着伸入了水中的柳枝,等着它再叫起来。

可是你不动它居然也还是知道你没有走,它的危险依旧没有解除,所以它还是不叫。

你只好悻悻地离开了,刚刚走出去几步,它们就又在河边欢快地叫了起来。

在有柳絮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蛙鸣。在春天还没有离开的时候,夏天就已经来了。

(0)

相关推荐

  • 惊世之美牡丹花

    <五月洛阳牡丹花>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不管您看过多少的樱花.桃花.杏花,要说最中国的花,还要数洛阳牡丹,经过了一个冬天的沉淀,她优雅地如约而至.姚黄.魏紫.赵粉.豆绿.二乔 ...

  • 牡丹早夭、蔷薇绽放

    --点击右上方<天地沐春风>添加关注-- 往年的此刻牡丹花刚刚盛开,而今年的牡丹花大部分已香消玉殒,目前只能偶然在牡丹树下发现残破的花朵,地上的花瓣残红却比比皆是.说起来也是怪事一桩,今年 ...

  • 暮春的黄刺玫与蔷薇花

    --点击右上方<天地沐春风>添加关注-- 进入农历三月,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然而一批又一批的林花相继谢了春红,春色狂欢的主力军正在被野火吹又生的草本植物取代.或许农历三月初只能算暮春刚刚拉开 ...

  • 协和春色

    帝都已经进入到了盛春的节奏里 天气不热不凉 风多点儿偶有小雨 正是最绚丽的季节 颜色全上来了 前天下午 来了场不期而至的小雨 星星点点没觉得有多大 却湿了地 不一会儿 又雨住云收 放出了蓝天 这就是帝 ...

  • 去彭州看牡丹

    今天阴历三月三,气温33度,一日入夏,直接春装换短袖. 听说彭州牡丹正开,机不可失,于是顶着午后烈日,前往彭州去看牡丹花. 丹景山以牡丹著称,路程偏远,人太多,而且之前去过,于是转赴曾去过的大唐牡丹园 ...

  • “花中之王”小牡丹花

    小牡丹花 最美人间四月天,又到牡丹盛开时. 牡丹花雍美艳,故有"国色天香"之称. 牡丹花泽绝丽,玉笑珠香,风流潇洒,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称. 小牡丹花 ...

  • 郊外的家:路上花事之大丽花

    梁东方 每一年关于大丽花的记忆中都夹杂着由衷的喜悦,因为能注意到大丽花开的时候,都已经是秋高气爽的季节:终于熬过了酷暑,终于走进了飒飒的金秋,喜凉的大丽花舒展着蓬勃的枝叶开出一朵朵硕大的繁复花朵来,有 ...

  • 郊外的家:路上花事之喇叭花

    梁东方 周末在大地上骑车漫行,触目所及,最常见也最鲜艳的是喇叭花.喇叭花像是喇叭一样的形状,对着晨光吹响的旋律总是你心中最愿意听到的某种节奏.它无声,但是从其形状和姿态来说,从其往往带着露水的模样上看 ...

  • 郊外的家:路上花事之构树

    梁东方 构树从来不被人注意,被注意的时候就是它们带密集黄红色羽的果实掉了一地,遇到人踩车压就烂成了一摊泥的时候.人们嫌脚踩上去弄脏了鞋,人们嫌车碾以后一片红色的脏污,道路不好清理,于是就在终于注意到了 ...

  • 郊外的家:路上花事之国槐花开

    梁东方 就人类的听觉能力而言,任何花开都是没有声音的.不过印象中桃花盛开的时候总会有蜜蜂的嗡嗡声相伴,同为槐树的洋槐开花的时候也免不了春天里的蝶飞蜂舞. 不过国槐花开的时候,这种花开花落都没有声音却已 ...

  • 郊外的家:路上花事之胡枝子

    梁东方 盛夏来临,阳光强烈,所有的乔木灌木和草木都葳蕤茂盛冠盖密集:在回家的路上,总是走走停停,在浓阴中看看各色花草树木,享受以前住在城里的时候往往无缘看到的各式植被的美妙. 看见这一丛生于高树浓阴下 ...

  • 郊外的家:路上花事之芙蓉葵

    梁东方 我们欣赏一种花,总是到花园里,到果园里,到花被人类集中圈养起来的花坛中:在生活中,在季节的自然点缀中的花,至少在华北平原上基本上都已经荡然无存.如果还能在什么地方,在貌似于生活之流中没有刻意地 ...

  • 郊外的家:路上花事之向日葵

    梁东方 到大地里骑车漫行,总会路过庄稼地.菜地,在庄稼地菜地里,各种农作物的品貌都会一一呈现,让人一目了然. 比如见多不怪的胡萝卜,我们的印象里,除了红黄的菠萝之外,至多不过是还有一头萝卜缨子,那萝卜 ...

  • 郊外的家:路上花事之栾树

    梁东方 盛夏来临,花朵在烈日下都很难再坚持自己的鲜润:在干涸的北方,在麦收季节的干热风的持续吹拂下,大多都已经干瘪掉落,只剩下了蓊郁的叶子,联合起来保卫着茎秆和枝杈:从立春开始烂漫花事,到了尾声. 就 ...

  • 郊外的家:路上花事之芦苇

    梁东方 芦苇在春天夏天没有花,它的花开在秋天,所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是最经典的芦苇之花的描述.别的植被开花意味着新生命的开始,芦苇开花则意味着又一年的草木一生行将结束. 不过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