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民间故事:有人从墙外扔来一砚台,县太爷却从此消失15年
古时有个县官,为官正直清廉。一年中秋之夜,一名青楼女子来到县官家的院墙外,扔了一包东西给他。县官从此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十五年后,他的大儿子当上了新知县,可就在中秋夜,也离奇失踪了……
清朝嘉庆年间,广东花县有一位知县,名叫夏侯淳。他办案公正,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的爱戴。
花县盛产一种砚台,滑如冰,轻如绵,墨如脂。在月光之下,还能发出七彩光芒,人称“七彩砚”。
夏侯淳虽然一直想要一块这样的砚台,可是只靠他微薄的俸禄实在买不起,所以每每都是望砚兴叹。
一年中秋之夜,夏侯淳与夫人到街上观灯。他的夫人很想带一块“七彩砚”回家孝顺父母,因此抱怨他是个穷官,连百姓都不如。
夏侯淳怒怼道:一块七彩砚要30两银子,我一年的俸禄才50两,你又何必打肿脸充胖子。
没想到他俩的对话,被路过的一名青楼女子听见了。这名女子名叫柳烟,曾因客人遗失物品被告官。夏侯淳断案公正,将她无罪释放,所以柳烟一直感激在心,却无以为报。
今日听得夏侯大人因一块砚台与夫人闹矛盾,便有了打算。再说夏侯淳回到家中,上楼到了书房,一边读书一边叹气。
突然,他听到院子里有动静,就走出去想看个究竟。夏侯淳看见地上散落一些石子,不远处还有一个布袋。他捡起来打开一瞧,里面竟然是一方七彩砚!
布袋里还有一张字条: 夤(yin)夜无人,天地不知,赠官一砚,聊表民心。落款柳烟。
夏侯淳拿着砚台犹豫了,这要是往日,他肯定立马扔出去,绝对不会动心。可是今日妻子的话言犹在耳,所以实在是舍不得松手。
第二天一早,夏侯夫人醒来,发现丈夫一夜没有回房,知他肯定在书房,便上去找他,却不见他的踪影。
夫人纳闷,难道老爷一早去了县衙?便叫来管家询问,管家说没见大人出门。这时家人才发现,夏侯淳失踪了。
夏侯大人失踪的事震动了朝廷,上面派人来调查此案,可是查了半年毫无头绪,最后只得作罢。
夏侯夫人伤心欲绝,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夏侯廷,夏侯仁回了乡。一转眼十五年过去了,夏侯廷参加科举,一举中的。
也许是冥冥中自有天意,夏侯廷竟也被派到花县做了知县。他发誓要把父亲当年的案子查个水落石出。
走马上任后,夏侯廷立即调出十五年前的卷宗,一连几天不合眼地研究,但竟然没找到一点蛛丝马迹。
转眼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之夜,夏侯廷想到这日正是父亲失踪的日子,可自己竟然还没有破案,心中非常烦闷,便早早进了书房,独自研究起卷宗。
到了半夜,夏侯廷推窗打算稍事休息喘口气,他看见月色朦胧,院中那株千年古槐在月光下轻轻摇曳,甚是迷人。
夏侯廷伸了个懒腰,正准备关窗,突然,什么东西吸引了他的注意……
第二天,家人们惊恐地发现,夏侯廷也和十五年前夏侯淳一样,一夜之间人间蒸发了。
夏侯老夫人哭得死去活来,她要知道大儿子也会步丈夫后尘,说什么也不会让儿子当这个县官。
此事一出,谣言四起,人们都说县官的府邸是鬼宅。连夏侯老夫人也这样认为,命家人速速收拾细软,准备离开。
夏侯廷的弟弟夏侯仁却不这样认为,他性格刚烈,根本不信鬼神之说。夏侯仁把母亲带到驿馆安顿好,领着几名衙役又回到了老宅。
他按照当日哥哥的行踪轨迹在院子里踱来踱去,最后走上书房所在的二楼。想到父兄都是在此失踪,心中万分悲痛。
夏侯仁无意间推开窗子,看到古槐的枝丫已经伸到了窗台上。他突然发现古槐的枝叶间发出一闪一闪的光芒。
夏侯仁赶紧搬来梯子,爬上去透过浓密的枝叶一瞧,树上居然有个大洞,光芒就是从洞里发出来的。
夏侯仁连忙命人劈开古槐,里面躺着的竟是刚刚失踪的夏侯廷和一具白骨。白骨旁边还有一方砚台,阳光一晃,发出七彩的光芒。
根据白骨身上的衣物判断,此人正是夏侯淳。可是,夏侯父子为何会先后葬身在这千年古树的树洞里呢?
夏侯仁瞧瞧砚台,又瞧瞧树洞和父兄的尸骨,突然明白了:那晚,父亲收下砚台,又害怕被人知晓,犹豫再三,决定先把砚台藏起来,可藏在哪里呢?
夏侯淳肯定是想把七彩砚藏在古树的枝丫中,才攀上树杈,不想古槐早已中空,他才会一脚踏空,跌落在树洞之中,失足摔死。
而十五年后,夏侯廷月夜查案,发现了七彩砚发出的光芒,从窗台攀上树杈,想一探究竟,不料同样不小心失足摔死。
夏侯仁的猜测,经仵作验尸后得到验证。没想到一家两代贤官,竟然为了一方砚台,双双毙命,实在是可惜了。
柳烟当初好心送砚,谁知竟办了坏事。正所谓暗室亏心,神目如电,天地怎会不知呀。
古人云: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夏侯淳当年的悲剧,表面是由妻子的虚荣心所致,实际上还是他贪念一起,万劫不复。可怜一世英名,毁于一方砚台,让人扼腕叹息。
贪念其实人人都有,平日我们可能吃饭贪嘴,喝酒贪杯,和夏侯夫人一样好面子。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往往会酿成大祸。一定谨记古人的教训,不可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