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浩洋:【西行游记第十二、三站】
文/尹浩洋 图/源自网络
大汗的邮路、张季鸾的公园
◎尹浩洋
大汗的邮路
4月5日的上午,我在成吉思汗陵那著名的6700多米的壁画前徜徉的时候,确实出了点儿神。所有赞扬成吉思汗功绩的,有说他创建了世界上最大版图的帝国,有说他将军事艺术推向冷兵器时代的最高峰,也有人说他是世界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还有人他是最早实行政治民主的帝王,当然更有人说他是千年来最富有的人,甚至有人说他奉行了历史上宗教信仰最自由的政策……
但很少有人注意到:成吉思汗曾经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运输联络系统!大汗的邮路一定是那个时代最庞大、最快、最有速度、最高效的邮路。不然他的消息怎的那样灵通?他的决策怎样最有效地传递到了世界上最遥远的地方?
成吉思汗确实是世界上伟大的军事家。但这伟大不仅是他在战役上伟大,更是指他在战略上的伟大。他每次建功立业,不仅依靠他的智慧胆略,更要依靠他的组织、指挥和调动。在那个冷兵器的时代,即使有信鸽有雕的长途传送,他也一定有更稳妥更厚实更密切的邮路。
总结大汗的经验,他擅长集中优势兵力、分割包围的战略战术。成吉思汗在1205至1209年,发动三次对西夏的进攻。三次他都是兵分多路进行包抄合围。公元1211年,成吉思汗亲率大军向金朝进攻。他的骑兵从紫荆关、居庸关分兵两路突进华北地区,会师于中部(北京)城外--注意,大汗最喜欢的就是这种分兵几个路的作战形式:他怎么能没有联系紧密的邮路?
对外征服的大战役如此,没成为大汗之前的铁木真前期统一蒙古的战争不也如此?著名的“十三翼之战”,光铁木真自己的人马就3万人!当年的铁木真不也需要众多的邮路传递自己的命令?
那走神的时空里,我在想,如果有人专心研究“大汗的邮路”,他一定可以成为世界集邮史上伟大的人物。
张季鸾的公园
4月5日中午在榆林吃完午饭后,我们有个短暂的休息时间。在打听了榆林市区确实没有什么更好的旅游景点后,一个当地人给我的信息让我振奋:市区有个纪念张季鸾的大公园正在建设中。
二话不说,我们立即驱车到了公园门外,和休闲的市民们热恋的情侣们劳动的园林工人们一起攀登上了正在装修的公园。
别的不说,作为记者,张季鸾可是我值得来隆重拜访的前辈:他是当年著名的《大公报》的元老。他逝世的时候,惊动了国共两党的最高领袖同时为他致敬!
张季鸾(1888~1941),名炽章。中国新闻家,政论家。他是我的山东老乡--1888年3月20日生于现在属于滨州的邹平县。1901年,父亲死后,他随母亲扶柩返回祖籍榆林。1905年官费留学日本。1908年回国,一度在于右任主办的上海《民立报》任记者。辛亥革命后,担任孙中山先生的秘书,负责起草《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等重要文件,并且发出了中国近代报业史上第一份新闻专电。因反袁世凯被捕。出狱后担任多家报社的总编。1926年与吴鼎昌,胡政之合作,成立新记公司,接办天津《大公报》,任总编辑兼副总经理--这是他人生道路上的重大转折点。1930年早春,蒋介石连续3次围剿红军,《大公报》在追踪报道中,不乏肯定红军的文章,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要求各个报刊一律称共产党为"共匪",只有《大公报》从未服从这个命令。1935年,在国民党一片"剿匪"声中,《大公报》就发表了范长江采访延安的稿子,报道了陕北的真相。
张季鸾除了提出中国新闻史上著名的"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四不主义办报方针,还有一段轶事:1941年5月,日军发动了中条山战役。日军在军事进攻的同时,还到处散布谣言,以混淆视听。国民党为转移国人的视线,也利用自己手中的新闻媒介,传播"八路军不愿和国民党中央军配合作战,乘机扩大地盘"等谣言。蒋介石还指派陈布雷请《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在渝分馆总编辑王芸生出来说说话。在张季鸾的安排下,王芸生撰写了那一篇题为《为晋南战事作一种呼吁》的社评。社评在引述日军的谣言后说:“我们热诚希望第十八集团军能给这些说法以有力的反证。"正在重庆的周恩来,看到这篇社论后,当夜疾书一封长信给《大公报》的张季鸾、王芸生,说明晋南战事真相。周恩来说:"季鸾、芸生两先生:读贵报今日社评《为晋南战事作一种呼吁》,爱国之情,溢于言表。"接下来,信中一方面驳斥敌寇的谣言,另一方面历陈八路军的抗战业绩和共产党团结抗战的诚意。接到周恩来的信,张季鸾、王芸生不顾重庆一边倒的舆论氛围,毅然接受了周恩来提出的"将此信公诸读者"的建议,在《大公报》重庆版上全文刊登了周恩来的来信,并配发社评《读周恩来先生的信》,再次呼吁国共合作,团结抗战。而这篇《读周恩来先生的信》的社评,就是张季鸾先生在病床上写就的。
国共双方最高层都很重视《大公报》,也很看重张季鸾。蒋介石说自己“办公桌、起居室、卫生间各放置一份”,而毛泽东说,他在延安最经常读的国统区的报纸就是《大公报》。
1941年9月6日张季鸾在重庆病故。1942年,这位《大公报》前主编从重庆被盛大典礼迎返陕西故土,在一场规模盛大的公祭典礼之后,张季鸾下葬在西安市杜曲镇竹林村一座占地40亩的陵园中。但现在据说他的墓葬已经凋落破败。也许正是因为如此,他的家乡榆林才在这里为他修建了高规格的公园?
正在装修初期,纪念张季鸾的主体楼阁巍然公园的制高点,但没有匾额没有介绍大门紧闭,看不到任何有关张季鸾的文化遗迹和介绍。反倒是一些刚刚植入地面的铜雕塑,维妙维肖地表现了榆林的民风民俗。让人绕有兴趣。
终于在走出公园门口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小石碑。看上面文字,自是赞颂榆林“人杰地灵”的。仔细看看,榆林也确实英雄辈出:大夏国创始人赫连勃勃、西夏建立人物李继迁、北宋名将杨继业、南宋名将韩世忠、“闯王”李自成……本公园纪念的张季鸾的名字夹杂在李子渊、杜斌丞、刘澜涛、李鼎铭等中间。名单最后的是著名文学家柳青和路遥。
问了下当地的老人,回答说,2014年8月13日,张季鸾遗骨从西安迁回榆林,举行了隆重的下葬公祭仪式。现在,老先生的墓地就在这个公园内。其实公园以前的正式名称是“东沙生态公园”,现在,大家都习惯了称呼这里是“季鸾公园”了。
本文配图来自于网络
尹浩洋简介
作者:尹浩洋。笔名江海生、文华生、箫童林、伍栋、点点、毛毛、淼水等。1982年本科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士学位。1990年参与创刊《华夏酒报》。1992年春参与创刊《海南特区报》。1992年秋参与创刊《烟台晚报》。原《烟台晚报》首席记者。现任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策划部副总监。另任《华夏酒报》品牌总监、《胶东法制》总编、《胶东集邮》副总编、《齐鲁集邮》《海军集邮》编委等。烟台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1989年开始发表作品,20多年来发表通讯、报告文学、散文、诗歌、评论、剧本。新闻作品等超过千万字。已经出版(再版)有《和平蓬莱》、《英雄群体--尹浩洋法制新闻作品集》、《传奇长岛》、《人生就是相逢——尹浩洋人物新闻作品集》、《入世与出世---尹浩洋体育新闻评论集》、《烟台婚礼指南》、《翻新烟台》、《无传奇不成记者--晚报幕后故事》、《烟台啤酒传奇》、《方寸天地阔(1)》、《方寸天地阔(2)》等11本专著。已经进入印刷的有《揭秘魅力烟台》、《烟台旅游故事100个》、《百邮词话》等(与他人合作)。现在正在写作中的有《怎样当好主持人》、《新闻采访100问》、《故事栖霞》、《酒城所城》(电视脚本和小说)、《蓬莱阁的传说》、《胶东邮话》、《昆嵛山旅游指南》、《茶香情谊》、《首席记者与市长》(小说)等。
宗 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三秦团队:文学顾问:白忠德 罗旭初
主 编:鱼儿姐姐 编辑:守望
签约作家:程双红
投稿须知:
1、原创且首发,题材不限,健康向上。要求500字以上,以WORD附件形式发至投稿邮箱,并附上作者简介及照片,文责自负。
2、投稿邮箱:sanqinwenxue@163.com主编邮箱:406073222@qq.com
3、投稿后请关注《三秦文学》公众号,并加主编微信以便稿酬发放。稿件刊发后及时分享到朋友圈,提高文章阅读量。
4、本平台读者赞赏功能中,赞赏金额的一半作为作者的稿费归作者所有,一半作为平台运营费用,赞赏低于五元者不予发放,稿费于每周五发放。
5、您的投稿一周内没有采用,请另投它处。若有其他问题,请与主编联系,微信号:xiaoxiaoyu20040423。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