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南山公园
南山公园应该是在滦河之南,但是无论地图上还是从阳光升起来的地方判断,所谓南山实际上都应该是东山才对。当然这和你站在什么角度上看它是有关的,滦河在县城位置上自南向北而去,同时拐了一个向东的弯儿,这让河道东边的宽大山体便有了亦东亦南的含糊属性。
南山公园紧邻着滦河,俯瞰着滦河两岸的县城民居,不过要想从密集的民居之中找到一条直接通往南山的道路来还真是不容易。在胡同里走上一段以后怎么觉着都不对,只好退回来。而后来从南山下来的时候证明,这条胡同其实就是公园的正门所对。不过那正门你不走到跟前,走不到跟前五米的地方,也还是会怀疑。因为那里没有敞开的门,只有一道栅栏,栅栏错开仅容一人通过而已。
仅容一人通过的门里面,南山公园所占据的是好几座巨大的山体。环形路径是上了真山的,走到倾斜的坡顶上有各种广场和健身设施,即便只是绕山一圈,也完全能够达到运动量了。
因为进公园的时候没有找到正门,便沿着巨大的平房区去找上山的小路。长期的历史已经让环南山的所有地方都已经盖上了房子,很难找到登山的路径。在一条条上上下下的胡同里,到处都是早晨生炉火的时候的煤烟发出的呛人的气息。终于走出居民区以后在一处小径上穿过七八十年代修建的引水渡槽,才登上了南山公园的半山腰。那里是动物园的所在,各种动物都因为过分的寒冷而瑟缩在铁笼子里,少有动静。
站在高起的山顶树林之间,视野开阔了,空气质量顿时好了很多。不过脑子里回味的还是刚才在平房区穿行的景象。那种家家户户都需要上公共厕所的情形,在寒冷的早晨尤其让人难受。在深冻状态里的街道和房屋好像都能发出咔咔的脆响,拼凑出来的地砖坎坷不平,踩上去无一例外都梆硬梆硬。没有叶子的树枝树杈伸展着,将日复一日的煤灰挂上了天空。
街道的墙上贴着小纸告示,说如果擅自在门前泼水,出了事故以后泼水人负责。这样的告示在口内是罕见的,是充满了本地的气候特点的。
所有从低矮的屋子里出来的人都脚步匆匆,都想用匆匆的脚步来抵御外面刺骨的寒冷。可你就是一步连着一步地紧走,手脚上也不会有因为快走而来的血脉流动。好像一切都已经冻僵了。
这种状态可能才是历史悠久的本地传统中的一部分,那些崭新的高楼里的温暖如春的冬天,只是与全国同步的居民建筑格式的照搬照用。在滦平这样的北方地段,不生活在乡村里用火炕取暖,又没有搬到高楼大厦里去用暖气取暖,而像这样仅仅依靠一个火炉,就实在太不好过了。
城市予人的条件经常很是优越,也经常很是狭促;乡村的优点按说在滦平这样的地方,在县城里也不稀有,蓝天白云的好空气只要过了上午十点,等早晨生火的煤烟散去,就肯定会回来。而人员聚集以后的居住条件和物资条件限制下的失去火炕,才是不及乡村的地方。
综合比较,仅就居住和生活来说,还是乡村更适合人居。但是上学就业与谋生手段的多样化是城市生存的机会与魅力所在,这种抽水机一样的动力系统已经将村庄空心化,让乡间几乎只剩下了老幼病残。而实际上因为口内广泛而持久的雾霾,滦平这样的乡间正在迎来崭新的机会。这样的机会会使他们不必背井离乡也能在乡间获得谋生的收益。为雾霾难民开辟民宿甚至出租房屋,为避暑的躲霾的人们提供饮食居住,一定是未来滦平这样的生态优质地区的商机,尤其是乡间的商机。
这个早晨,在南山公园真实的山坡道路上,我一直在找一个能看得更远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