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踮脚尖」好处太多了!强化肌力、预防骨松,还能排湿气
你想过「踮脚尖」这么稀松平常的动作,在中西医看来对身体都有不少好处吗?
我们踮脚尖时会收缩到组成小腿的腓肠肌及比目鱼肌,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预防静脉曲张、避免水肿,且代谢变好,也就不容易累积脂肪,让小腿更结实;踮脚尖也可顺便紧缩下肢,让腰腹臀跟着用力,比较不会产生虚胖。
接下来就从复健科医师、物理治疗师、中医师、骨科医师的角度,带你了解踮脚尖的三大好处,以及如何正确的踮脚尖。
踮脚尖帮助提升肌力,避免肌少症!
40岁后,一定要开始注意肌肉与骨骼的保养,刚开始可以每天快走十分钟,搭配十分钟其他肢体伸展或抬脚、踮脚尖、脚跟和深蹲运动,每天持之以恒,慢慢增加强度。
在家就可以做的三款运动:训练肌力,远离肌少症
一、抬脚运动:屁股坐在椅子的前二分之一,腰背挺直,双脚与肩同宽,抬高左小腿至膝盖伸直,再换右脚,双脚交替动作,做到双脚有酸痛感为宜。
二、踮脚尖运动:双手扶椅背,双脚脚尖踮高,维持十至十五秒,可依自身能力增加维持的秒数,过程须感觉小腿后方肌肉有酸痛感,每次做二十至三十次,每天一百次为佳。
三、踮脚跟运动:双手扶椅背,脚跟着地,脚尖连同脚板往上抬高,维持十至十五秒,可依自身能力增加维持的秒数,过程须感觉小腿前侧肌肉有酸痛感,每次做二十至三十次,每天一百次为佳。
长辈肌肉强度不够,就容易发生跌倒。
65岁以上老人在一年当中三分之一有跌倒经验,80岁以上更高达一半,主要原因即是肌肉无力及平衡不佳。不过临床研究显示执行肌力训练、平衡训练及活动功能等运动累计达五十小时,可有效地降低40%的跌倒机率。
在「肌力运动」中可以尝试踮脚跟/脚尖。双脚打开站立,可轻扶椅子,踮脚跟/脚尖做到动作最大后维持三至五秒,重复做十下。
而「平衡运动」的部分,可采取踮脚跟/脚尖,并按照不同能力选择难度来练习:
1.在原地做踮脚跟/脚尖的动作。
2.合并踮脚跟/脚尖做原地踏步练习。
3.若能够很稳定地做到前2项,可尝试维持在踮脚跟/脚尖时向前走或倒退走路。
踮脚尖帮你排湿气:加强循环,疏通经络
从中医观点看来,踮脚尖也有着不容小觑的养生魅力。
早上起床可以试试踮起脚尖踩地板,往前走个十小步,回头再走十小步,如此重复十分钟,可以帮助身体消水肿。
「这是因为小腿被称为人体的第二颗心脏,适当的踮脚尖运动可以帮助小腿的肌肉收缩,促进下肢静脉回流,改善下肢循环。同时,踮脚尖走路不伤膝盖,又可以锻炼我们的股四头肌,有助于维持健康体态,还能提臀瘦身。」
当空气湿度高,汗液无法正常排出,体内湿气滞留便容易让人感到身体疲倦、精神也不清爽。
「中医认为,踮脚尖时小腿后方的肝经、肾经、脾经及膀胱经都会加强循环,有助于经络的疏通,也可以改善末梢循环,在湿气重的夏至时节还能帮助排出身体多余的水分。」
强化下肢的肌力训练,踮脚尖也能预防骨质疏松
「跟尖不倒」运动,是针对下肢的肌力训练,对于走路不稳的人来说可以增加踝关节的活动度,也能帮助增加小腿及下肢肌肉力量和消除下肢水肿。
跟尖不倒怎么做?
1.立正站好,踮起脚尖,接着再脚跟着地、脚尖翘起来。脚尖翘起来的时候,身体记住要保持平衡,如果平衡感不是很好可以扶着椅子做。
2.踮脚尖时吸饱气,脚跟着地时「哈、哈、哈、哈、哈」吐气。
3.不断重复踮起脚尖、脚跟着地、脚尖翘起的动作,十下为一回,放松休息数秒再继续做下一回。
当脚跟往下蹬的时候,身体会有震动的感觉,要让这股震动的力量一直延伸到下巴、头顶。每天做一百下,便可有效预防骨质疏松。
其原理为踮脚尖时全身筋膜张力增加,拉起脊椎、抬头挺胸,可加强全身肌肉力量;而脚跟着地时,震动的力量沿着骨架上传到脊椎及头部,可以增加骨细胞的水流,加强骨细胞活性,预防骨质疏松。
进阶版的负重「踮脚尖」运动
如果想尝试更进阶的踮脚尖动作:
脚踩弓箭步,踮起一脚,再踮起另一脚,接着再轮流放下双脚。如果觉得效果不够强,可以抱着背包增加重量;或者是抱着小朋友放在前脚,反复踮起、放下,再左右脚换边进行。
适度的踮脚尖有益健康,所以想选择轻松的保健入门运动,不妨从踮脚尖开始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