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著名人物之三“封建帝王第一人——秦始皇”

秦始皇主要成就在政治上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以及为了统一和巩固领土完整而做的贡献。

灭六国,当时天下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争雄。秦始皇嬴政13岁(前247年)即王位,年龄尙小,他尊吕不韦为相国、仲父,代为主持朝政,而他如饥似渴的从《吕氏春秋》、《韩非子》等书中吸取养分,蓄势待发。到22岁(前238年)开始亲临朝政。此后,他重用李斯、尉缭、姚贾、顿弱、蒙恬、王翦等大批人才。在李斯“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劝勉声中,吹响了统一中国的号角。从前230年到前221年的十年中,秦始皇采取了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策略,或武力威胁,或重金收买,或离间君臣,或挑拨将帅,或蚕食,或强攻,迅速消灭了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的战国时代,从此中国进入了大一统时代。

公园前221年,嬴政统一全国,为了炫耀自己统一天下的功德,确立至高无上的权威,创立了“皇帝”的尊号,自称“始皇帝”,宣布子孙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代代承袭。

确立秦朝的正统。秦始皇为了证明秦王朝的正统。按五行终始认定秦朝具有“水德”,颜色尚黑,为政尚刑杀,同时,秦始皇还郑重地颁布了新的“正朔”以十月初一为一年的开始,正式宣布天下统一国家成立。自己的地位得到了神袛的承认,秦始皇还郑重其事的到泰山举行了封禅典礼。从此,秦朝的正统地位被正式确立起来了。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把全国分为36郡,中央机构以皇弟为首,下设三公、九卿,从中央到郡,郡到县,县到乡,从乡到亭、里、什、伍层层控制,整个权力集中到中央,在通过中央集中到皇帝,皇帝任免所有大臣和郡县长官。

颁行统一制度,战国时期,群雄割据,管理混乱,统一后的国家改变了混乱现状。

统一法律,秦始皇统一国家后,在商鞅变法的基础上颁行了统一的法律。

统一度量衡,秦始皇统一国家后,把商鞅制定的度量衡标准作为国家统一标准。

统一货币,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把货币分为两等,黄金为上币,以镒为单位,圆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

统一文字,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以秦篆作为基础,第一次出现了规范的文字,废除了各国的异体字,统一了偏旁的形态,固定了偏旁的位置,规定了字体的笔数,全国统一使用小篆和隶书。

土地制度统一,公园前216年,正式确立土地私有制。

秦始皇采取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文字等措施,不仅对于消除割据的影响,统一巩固的政权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全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也具有积极作用。土地私有制的统一,更具有历史性的进步意义。

为了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迁徙富豪,把天下富豪12万户迁到咸阳。

没收兵器,秦始皇统一六国,把兵器统统没收,集中到咸阳,消铸成钟座和12个金人。

毁坏城防,秦始皇统一后,“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

修筑驰道,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第二年,开始以咸阳为中心,“东穷燕、齐,南及吴、楚,”这些驰道和小道,平时便利驿传,战时便利调兵,这不仅是政治、军事的需要,也促进了经理文化的交流。

北筑长城,秦始皇派大将蒙恬镇守北方边疆,经过几次战斗,解除了匈奴对北方的威胁。为了进一步有效的防御匈奴的进犯,秦始皇大规模的修筑长城,在秦、燕、赵原有长城的基础上,加以连接和补修,筑成一条长达万里的长城,西起陇西临洮,东至辽东碣石。进一步加强了秦王朝的统治,稳定了边防,同时也耗尽了人力物力。同时在那里设置了44个县,并两次把内陆人民迁徙到这里,两地人民长期相处,得到了充分的融合。

焚书坑儒,公园前213年,在一次宫廷宴会中,有人称道封国制的优点。丞相李斯认为,这些读过古书的人对皇帝的决定持不同意见,有损皇家威严。他建议:史官所藏不属于秦国的历史材料都要销毁,《诗》、《书》、百家语都要交地方官统一烧掉,有敢谈论《诗》、《书》的一律处死,焚书令下达30条以后,不依令焚书的,处以四年徒刑。秦始皇同意了李斯的这种思想文化专制建议,但这并不能杜绝人们的议论,焚书第二年,秦始皇发现有人议论他,他认为这是诽谤,派人严加追查,把有牵连的儒生活埋了460多人。

秦始皇焚书坑儒是“师古”与“师今”两种政治思想斗争激化的结果。焚书坑儒对树立国家统一观念,消除割据观念是适应当时形势需要的。然而其手段是极其残暴愚蠢的,特别是焚书,毁坏了大量古代历史典籍,给中国古代文化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五次巡视,从公元前220年到公元前210年。十年间,秦始皇五次巡视,差不多跑遍了全国,最后病死在巡视途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