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江千佛崖 | 月白清风,山水并秀

夹江千佛崖上有先辈游人题刻,曰:“月白清风,山水并秀”。

不难想象,当时游人泛舟青衣江上,眼前俊美风物,是否也和我一样,想到了宋代苏轼的《后赤壁赋》:“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山,那是一个坐落在岷江边上的一座宁静小城,盆地与丘陵为伴,青衣江与通惠河相守。我们有理由相信,苏轼也曾泛舟青衣江上。

跨越时间的年轮,数千年后的一个雨天,我和小溪裹挟着夹江杨公阙的倾盆大雨,一身泥泞的来到千佛崖。凄风冷雨丝毫没有使我们退却,反而为我们呈现出青衣江畔,古道之上最美的千佛崖。

雨中的千佛崖是如此的温润。湿滑的石板路,溅到裤管的水珠,稍不小心便有可能摔倒,让人感到风雨兼程的人生路,也不过如此。然而,历经千辛万苦,终会看到希望的曙光,如同走过雨水浸满的地面,来到造像前,顿觉此生无怨无悔,“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进而一种“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豪情会了然于胸。佛教造像带给人内心的不仅仅是治愈,更是温润无比的情感倚靠。

雨中的千佛崖是那么的灵动。被雨中空气浸润的造像,仿佛在雨中翩翩起舞。雨中的天宫楼阁仙乐响起,飞天翩然飞翔于云端,西方极乐世界的图卷展现在信众眼前。这灵动的何止是造像,更是那崖侧的青衣江。雨雾中的青衣江远山含黛,温情脉脉,如同仙女一般,窈窕灵动,奔流不息。这灵动的又岂止青衣江,也是那乘舟往来于两岸的旅人,他们有的扛起自行车,行走在古道上,有的步履蹒跚,拄拐杖亦步亦趋的行走在造像下。灵动的造像,灵动的江水,灵动的旅人,这是人间最美的画卷,相得益彰,彼此依存,构成了佛国世界与人世间神游无际的交集。

雨中的千佛是这样的洗心。金刚经中须弥提百思不得其解的疑问,“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尘世间的悲欢离合,皆因不得清净,念想苦多,使得心无所住。如此这般如何能降伏其心?但你来到雨中的千佛崖,江水汤汤,古道幽幽,林立于崖壁之上的造像,千百年来,俯视人间,众生平等,功名利禄何在?封侯拜将何在?皆归于无。心经说:心无挂碍,无有恐怖。放下可得安心,放下可得心安。

雨中的千佛崖不仅温润、灵动、洗心。更带给我视觉上的佛教造像艺术享受。

夹江千佛崖位于乐山市夹江县城西3公里处。这里风景如画,依山傍水,被称作“青衣绝佳处”。大观山和依凤岗对峙,青衣江从中蜿蜒而过,形成“两山对峙,一江口流”的旖旎风光。

二山对峙,一江中流,夹江因而得名。夹江千佛岩山雄水秀,古迹众多,历来就有青衣江佳处的美誉。摩崖造像162龛,大小佛像2400多尊,依山而建,临江而凿,均建于隋、唐时期。

千佛崖题刻中有开元、咸通、大中等纪年。造像比较突出的有净土变龛、毗沙门天王龛、弥勒坐佛龛、维摩变龛和观世音龛等。最大的为弥勒像龛,佛高2.7米,造型优美,比例适度,姿态与乐山大佛相似。二胁侍菩萨服饰华美,衣纹流畅,肌肉丰硕,体积感很强。

毗沙门天王龛,左右两壁各有浮雕3层,每层以云朵纹隔开,镌骑马武士、护法神、三大八臂神、怪兽;后壁刻有羽人。雕刻细致。

夹江千佛崖中的几龛西方经突变至关重要。梁思成当年在考察过夹江、乐山的石窟后,对其评价甚高,后来在《中国建筑史》一书中,写道:“龙门唐代石窟之雕凿者,对于建筑似毫不注意,故诸窟龛鲜有建筑意识之表现。然在四川多处摩崖,则有雕西方阿弥陀净土变相,以楼阁殿宇为背景者,如夹江县千佛崖,大足县北崖佛湾,乐山县龙泓寺千佛崖皆其例也。”

看到了蜘蛛网上的水珠,让我想到了“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雨中的千佛崖,解开了我些许的心结,离开时感觉浑身舒畅与安心。

雨中的的千佛崖是我到过最美的风物之一。我和小溪沉浸在这月白清风,山水并秀的江畔山崖,感念于千佛崖的温润、灵动,一场大雨洗涤了我们旅途的尘埃和繁杂的内心。我们泛舟青衣江上,流连忘返于崖下,竟不知时间流逝,归途将近。

这大概是人生最好的遇见。

不早不晚,刚刚合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