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江苏1000只老鹰、内蒙古亿万蚜虫接连发生群聚,什么征兆?

这是怎么了?又发生了一次动物群聚事件!据网络上热传的一段视频介绍,9月6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突然出现了大量“小黑虫”,数量足足有几十亿只。这些小黑虫聚集在一起在空中上下飞舞,过程中不断撞击汽车、垃圾桶,也包括行人:汽车的玻璃、车身沾满了小黑虫冲撞留下的残骸或痕迹;小黑虫还肆无忌惮地飞向行人的脸、鼻子、眼睛,市民需要头戴塑料袋或身披薄外套才敢出门,否则睁眼开路都费劲!

这些小黑虫到底是什么,为何又聚居在一起,稍后再解释。部分网友遇到类似情形总会向大风、大雨等异常天气方面联想,然而大部分动物聚集属于自身需要,与其他无半毛钱关系。

近日接连发生的几次动物群聚现象也印证了这种说法。

最近的一个发生在8月底、9月初,南京滨江上空突然连续多日聚集了近千只“黑老鹰”,这些颜色泛着黑色的老鹰每天7点左右准时出现,先是少量黑老鹰发出“唧唧”的鸣叫声,周围的老鹰“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然后这些黑老鹰时而高空盘旋,时而张开翅膀滑行,还时不时突然俯冲之下。

事实上,这些黑老鹰学名叫黑耳鸢。黑耳鸢是一种典型的中型猛禽,以小鸟、鼠类、蛇、蛙、野兔、鱼、蜥蜴等小动物为食。重要的是,黑耳鸢分为迁徙型和居留型两种,每年夏季大量迁徙型黑耳鸢在广阔的西伯利亚繁殖,夏末秋初当地气温骤降后又迁回南亚、东南亚等气温较高的区域,也包括我国华南。

初秋大量黑耳鸢回迁直接导致南京黑耳鸢总量暴增,而秋季可供黑耳鸢吞食的食物又持续减少,结果黑耳鸢内部竞争加剧不得不把更多时间、精力投入到觅食中。

所以黑耳鸢群聚多发生在秋季食物较多的地方,如发生在2013年11月南京中山码头的黑耳鸢群聚,和2019年南京鼓楼区长江水域的黑耳鸢聚集,这两次是秋季且靠近水边,鱼对黑耳鸢而言又是难得的美食。据附近居民透露南京那几天天气闷热,多个湖泊的鱼因缺氧而浮头,这也不难解释为何黑耳鸢在滨江聚集了。

另一个动物聚集发生在8月14晚八点河南邓州市汲滩镇某大桥下。当时几十万只蜉蝣聚集在一起,一部分上下飞舞,一部分则附在地面,像敷设一层厚厚的白色地毯,行人踩在上面有咯吱咯吱的声。

原来蜉蝣是一种变态生物,从幼虫到成虫会经历卵、稚虫、亚成虫和成虫四个阶段,卵、稚虫阶段多生活在水中,亚成虫与成虫外形相近,但不如成虫活跃。整个过程经历1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因为蜉蝣群聚的习性,这也导致它们的行为活动趋于一致。事实上,自2009年发生了第一次蜉蝣集体飞舞后,这已经是第二次了。

再回到开篇提到的满洲里的小黑虫。小黑虫实际上就是常见的蚜虫。蚜虫繁殖能力强悍,春夏秋三季都在不停地生、生、生,只是生殖方式上有所区别。春夏食物丰富、环境适宜,蚜虫以孤雌生殖为主,后代也以雌性为主。一只雌性蚜虫经过春夏两季便能繁殖几十代,后代数量更是不计其数。以甘蓝蚜为例,等到第41代时数量可达5×10^27个。

转折发生在夏末秋初,这个时候气温开始下降、食物也开始减少,蚜虫此时变成了性生殖和卵生,雌性蚜虫先产下一些雄性蚜虫,这些蚜虫因为缺少个性染色体,有时存在缺少口器和翅膀的情况,但绝大多数带有翅膀。这些带翅膀的蚜虫聚集在一起飞舞和蜉蝣一样也是为了完成最后的一次交配,产下的幼卵等到第二年春季才会孵化,一部分幼崽带有翅膀,一部分幼崽没有翅膀。而带有吃不到蚜虫幼崽则承担着族群扩张的任务,说白了也是进化的结果。

短短1个月里先后在河南、江苏、内蒙古发生了动物群聚事件,原因并非网友常认为的动物感知、预测。在某些情况下,比如鱼、狗、青蛙等有感知地震的能力,但并非每次都灵验,缺少普遍性和准确性,这也是为何部分专家极力排斥这种方法的原因。网友遇到类似情况,可从动物的习性特征、繁育特点等方面入手,可能找到真正的原因。

原创:老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