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打卡、拍照的在线学习,是在培养孩子“假学习”习惯
【平湖一柱 第1075期】
“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回来啥也不知道……”这是不少人外出旅行的真实写照。很多人出去旅游,不是用眼观看,用心欣赏,用脑思考享受旅游所见所得,而是走马观花,用镜头记下自己曾“到此一游”,这种“留痕旅游”除了当作向他人炫耀的资本外,实在是没有丁点意义!
今年,疫情突发,延期开学,在线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形式。为保障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不少学校教师利用微信、钉钉、QQ等各种软件让学生签到、打卡、传照片,对学生学习进行督促管理,让学生和家长通过“留痕”,以证明他们在学习!
应当承认,学校教师如此做法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学生学习这件事,他人的督促仅是外因,关键还在于学生本人。如果我们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打卡、拍照这样的外在形式上,甚至让学生为怕忘记打卡而忧心焦虑,不得不将精力分散出一部分去想着打卡,想着自己啥时摆好姿势让家长拍照,那就走入了“留痕”的反面,让孩子学习像那些“留痕旅游者”一样,上线打卡,中间拍照,听了一节课,啥也不知道……
最可怕的是,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开学日期仍不能确定,教育部和各省市教育厅发文要继续组织学生进行在线学习。按照“21天习惯定律”,如果我们学校教师仍把“打卡”“拍照”当成监测学生是否在线学习的主要依据,就会让学生日久成习,养成“痕迹学习”的习惯,让本就有“为教师和家长而学”思想倾向的学生们,把学习从“知识内化”转移到“外在应付”上来,只要“留下痕迹”,就算完成了学习,从而养成“做样子”“假学习”的坏习惯。
其实,无论是学校师生面对面学习,还是学生宅在家里在线学习,学习发生的标志是看学生学到了什么,而不是看学生学习的外在表现如何。
比如最简单的课文背诵,学生是坐着、站着、躺着,用了5分钟还是10分钟,读了3遍还是10遍等都不重要,关键是他背下来了没有?因此,在线学习,打不打卡、拍不拍照不是关键,最后的结果是才根本。与其让学生打卡拍照,莫若让学生将最后背诵的视频传上来,亦或是在家长监督下完成,让家长将结果传给教师(当然,家长如果对孩子负责,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还有英语学习,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孩子把读的音频传给老师,会不会读,读音准确与否,音频是最具说服力。
所以,我以为,对于学生在线学习的管理,教师要从注重“打卡”、“拍照”等外在形式监督转移到对学生学习结果反馈检测上来,敦促学生从习惯于他人监督下的“他律学习”转移到发自内心“我要学“的”自律学习“上来,不断提升自已独立学习的能力,养成自觉、自律学习的习惯!
最后,我还想说,让学生在线学习的“打卡”“拍照”,不仅仅是教师对在线学习的误读,也是不少学校“痕迹”管理的需要。很多教师为了应对学校的考核评估,不得通过“打卡”“拍照”,为自己留下在线教学作为”痕迹“以备学校检查,以便在考量化评估中不失分。
有鉴于此,要走出“打卡”、“拍照”等在线教学的形式主义误区,除了要求教师要正确理解在线教学的含义,探索在线教学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外,学校管理者对教师的管理、考核、评估,当也从表面的“重痕迹”转变为着内涵的“重实效”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