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赔数据,看你的保险买对了吗?
旧文回顾,虽说数据是去年的,但反应的结论是一样,希望大家通过这些数据,买对保险。
而且,通过这些理赔数据,能让正在买保险的你,找到更适合自己的产品。
总结了一下,主要是以下几点:
1、理赔难不难,和公司大小无关
从公布理赔数据的公司来看,不管是国寿、人保等大公司,还是中英、同方全球等中小型公司,获赔率普遍在97%以上。
很多人担心小公司的问题,无非是怕小公司没钱赔不起,或者故意不赔。
这种顾虑,很好理解的,普通人对保险公司的运营机制、监管制度太陌生,加上一些不负责的抹黑,「小公司就是不行」,难免心理不踏实。
但实际上,保险公司是大是小,跟保险能不能理赔,不存在一刀切的关系。这些因素可以参考,但不能一棒子打死。
首先,但凡是保险公司,就没有所谓「小公司」,注册资本最少2个亿,还得是实缴资本。实际上,没有十个八个亿现金,保监爸爸根本就不搭理你。
其次,保险公司开张卖货,理赔概率都是事先算好的,最后会赔多少,心理都有数。
保险公司都知道,客户最怕理赔不顺利,小公司尤甚。本来成立时间不久,缺知名度,缺市场,一个拒赔没处理好,就要臭名远扬。所以,它们巴不得通过理赔来宣传自己,故意不赔,属于自毁声誉的行为。
有人就是喜欢大公司,感觉心里踏实,这没毛病;有人喜欢小公司的高性价比,感觉很划算,这也没问题。
归根结底,保险公司的选择,还是看个人需求;而保险理赔顺不顺利,关键因素只有一个:
出险事实是否符合理赔标准。
很多时候,保险理赔难的印象,只是一种「幸存者偏差」,只要理赔率不是100%,就意味着有人被拒赔。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获赔的人不会说什么,但被拒赔的少数人,只要有几个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媒体一关注,再大肆报道,这坏名声就留下来了。
凡事不能凭感觉,还是得看数据。
2、重疾保额普遍不足
以平安、太平洋为代表的老牌保险公司,规模大,理赔数量多,动不动就是几百万件。中小公司会少些,但也有上万件。
所以,对保险公司来说,理赔就像喝水、吃饭一样,再正常不过了。
它们最想做的,绝对不是故意刁难不赔,而是优化理赔流程,用户爽了,口碑才会好,这对公司也是正面宣传。
从图中,我们能看出另外一点,重疾件均保额普遍不高。大公司尤甚,比如平安人寿,件均保额只有7.37万。
面对重疾风险,这点保额,有用,但十分鸡肋。
造成保额低的原因,既有历史的,也有地域的。
一方面,这些老牌保险公司,成立时间长,现在理赔保单,大多是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那时候的几万块,也不算特别少;
另一方面,这些老牌保险公司,深入地区广,很多保单都来自四五线小城市,还有一些人情保单,件均保额自然也就比较低。
而以弘康为代表的中小型公司,客户群体以一二线城市为主,件均保额会稍微高一些,有十几万,但整体还是不够。到底多少才合适?
看看下面的医疗花费,你就明白了。
3、每个百万医疗险都能消灭一例XX筹
泰康人寿,老牌保险公司,地域范围广、保单数量大,比较有代表性。我们分析它的医疗十大理赔案看看。
上半年医疗报销10大赔案中,最高为53万,最低为29万。
治疗原因,既有疾病,也有意外伤害。
这说明一点,面对医疗花费,百万医疗险不论是从保额,还是从赔付标准上,基本是够用的。
这里最高的医疗理赔也不过53万,即使再翻一倍,百万医疗险也能兜得住。
而且百万医疗险保费只要几百块/年,决策起来容易,拿不准买什么保险,就先买一个顶住。起码住院不用去找相互保或者水滴筹。
但这里有几个点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