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照片看起来有“通透感”10个要点
一点感悟: 光影,色彩,景深,清晰度都可以影响一张照片的“通透”程度,只有综合权衡这几个素材,才能实现照片的“通透”。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在开始讲解如何让照片通透之前,
我们先要了解一张通透的照片
需要具备哪些要素,
这样才能在操作的时候有的放矢。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一,通透,要有明亮的光线
画面明亮与否是能够直接影响
照片是否可以带来通透感的要素。
例如下面这张照片,
大部分区域都十分明亮,
阴影比重很小,给人通透之感。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当画面整体亮度不够,
或者高光和阴影反差不足的时候,
很难给人以通透感。
以下这张肖像为例,
偏暗偏黄的画面缺乏通透感,
但是强化了图片的质感,
同样是出色的作品。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二 , 反差、影调和层次
影响“通透”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是图片中光影的反差与分布。
倘若反差不足,画面容易“发灰”,
反差太大,图片容易“重口味”或者
出现局部欠曝和过曝的问题。
同样在树林拍摄,合理的反差
和光影分布可以增强画面和人物质感
以及我们今天讨论的“通透”效果。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景深的大小以及处理方式
决定了图片的立体感和层次,
进而影响图片“通透”程度。
下面这两张作品,分别利用中长焦
和广角的大光圈来营造层次感。
前者用浅景深将人物前后的植物与人物分离;
后者在广角端营造距离感,
将人物与背景的距离表现出来,
同样强化了画面的层次。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三,通透,需要和谐色彩
色彩也是表现层次的重要手段,
和谐的色彩搭配,合理的
色彩选择都可以让画面“通透”。
下面这张图中,天空略带红色的黄
和人物衣服略带青色的蓝形成互补色,
拉开了人物和背景的距离。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四,通透,需要画面清晰细节可见
“通透”和清晰是分不开的。
一张清晰的照片,需要
画面中物体边缘清楚,
主体细节丰富以及主体层次分明。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五,通透, 要选择合适的光源
在拍摄过程中,光源对一张画面的
通透程度的影响是最大的。
如下图,拍摄的时候空气中
雾霾导致光源过为均匀,
画面层次感不够强,
反差也不够大,导致画面“发灰”。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因此,拍摄“通透”风格的照片的时候
要尽量避免以下几种情况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六, 注意环境中光影和色彩搭配
大多数情况下,请遵循
“前亮后暗,前暗后亮”的原则。
也可以灵活运用,
自己搭配明暗关系。
在这张图中,笔者将人物放在
云层高光区域进行拍摄,
形成前暗后亮的格局。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七,通透,需要控制景深
控制景深主要有两个方法:
其一是选择合适的拍摄场景,
最佳的情况是选好前景和背景,
将人物放在中间层。
其二是在不同距离上选择
合适的焦距和光圈。
但是不可过度虚化,
否则可能导致背景糊成一片,
反而削弱了层次。
这两个方法需要配合使用
才能表现出层次。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八,后期,调整影调与层次
在后期的过程中,除了使用曲线、
色阶等常用工具进行整体调节以外,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花时间去做
“D&B”也就是减淡加深这个步骤
下图在完成初步调色以后,
人物层次依然不明显,整张图发灰。
因此,用了以下三个步骤对图片进行调整。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第一步:分别建立一个减淡曲线和加深曲线,将蒙版翻转为黑色。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第二步:用白色画笔在两个蒙版上涂抹需要D&B的位置,营造出整体光影区域。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第三步:再利用曲线和色阶整体调整画面反差。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九,后期, 调整色彩
上图中主要有以下几种颜色:
草地的高饱和黄色(略偏红),
小提琴的橙色,围巾的
低保和蓝色(略带洋红)。
那么调色思路就是
减少远处背景的黄色红色,
使之与近处的草地保持
邻近色状态的同时拉开距离;
微调围巾的颜色使之与画面中
占大部分的黄色形成互补色。
分四步完成这一调色过程:
第一步:用魔棒选取背景并将边缘稍作模糊,
在色彩平衡的中间调里
减少黄、红、洋红的比重。
让背景色彩看起来更有距离感。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第二步:用魔棒选取围巾区域,
在色彩平衡的高光里增加青、
绿和黄的比重,让围巾的蓝色偏青,
与主色调偏红的黄色形成互补。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十,后期, 增加清晰度
在完成颜色调整之后,
我们需要让人物主体更加清晰。
这里先复制一个包含
所有图层的图层(Shift+Ctrl+Alt+E),
将其转换为黑白(Ctrl+Shift+U)。
然后,在滤镜里面选择“高反差保留”,
数值设定在10以内即可。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随后,将这一图层的混合模式改为
柔光便可见全图清晰度提高。
此时用黑色画笔在蒙板上擦掉
焦外的部分以防二线性增强即可。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两张图效果对比: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怎么样,理解了吧。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