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家长

周老师的视频号更新啦
主题:知道自己不要什么?
欢迎大家关注留言

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家长
为生长创造友好的环境
——12月22日在搜狐教育年度盛典的演讲
教育即生长,是哲学家卢梭和杜威强调的教育理念。在2015年搜狐教育年度论坛上,我讲了对这个理念的理解,就不再重复。
生长需要友好的环境,包括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现在这三个方面的环境都很不友好,在学校里是应试导向的激烈竞争,在家庭中是家长的严重焦虑,在社会上是扭曲的价值观,像三座大山压在孩子们的心灵上。所以,今天我讲《为生长创造友好的环境》这个题目。
一、抑制应试导向的激烈竞争
学校本应是和平的乐园,现在却成了硝烟弥漫的战场。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战争就拉开了序幕。有两条战线。一条战线是家长们为争夺优质教育资源而战,年轻的父母生了一个娃娃,就开始为学区房、好幼儿园、重点校焦虑和拼搏了。另一条战线是孩子们为分数和升学而战,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愈战愈烈,没有休战的时候。我本来想说,我们必须叫停这种恶性竞争,但我知道做不到,叫了这么多年也没有停,不得已求其次,我希望至少能够加以抑制。
恶性竞争的根源,归根到底是应试教育。童年和少年是身心生长的关键时期,教育的使命是让孩子们的身体和心灵得到健康的生长。可是,我们的教育把沉重的功课负担压在孩子身上,孩子们普遍睡眠不足,眼睛近视,健康不佳。我们的教育也从来不把学生看作一个完整的心灵,是理性和情感的统一体。心灵被缩减为理性,把情感删除了。理性的核心是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被删除了,理性被缩减为知识,知识又进一步被缩减为应试和分数。这样一步步缩减的结果,造成了一种极端片面化的教育,所有学生都被驱赶到应试的独木桥上,竞争怎么会不激烈呢。
我们口头上都会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我们的学校里也的确开了德育、美育、体育的课程,但是,全面发展不是上几堂课就能够得到的。心灵是一个整体,道德和审美都是心灵感受生活意义的方式,唯有真正感受到生活的意义,心灵中才会萌生真实的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感,才会发现世界和人生的美,向往成为善良、高尚的人。恶性竞争的严重后果正是在这里,在漫长的童年和少年期,孩子们感受不到生活的意义,基本上都是盼望快快长大,早日结束痛苦。教育是生活,而我们的教育却使孩子们觉得,他们在整个学生时代没有生活,生活在未来。真的到了未来,走上了社会,由于心灵的贫乏,许多人成了所谓空心人,必定仍然是感到生活没有意义。
应试导向的竞争不但阻碍了心灵的全面发展,而且阻碍了个性的发展。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有自己特殊的禀赋和性情,教育应该尊重差异,让每个人的禀赋得到生长,性情得到满足,成为最好的自己。可是,在应试体制下,从小学开始,人的价值就被分数估定,全优生荣耀,因此而自负,差生遭受歧视,因此而自卑,其实心理都不健康。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但分数至上本身就是一种不平等的竞争。事实上,许多后来大有作为的人,当年在学校里都被看作差生,备受压抑。有的孩子有艺术或体育天赋,学习成绩差,为什么不该享有荣耀?有的孩子是数学尖子,语文差,全优有什么必要?我们应该淡化分数的作用,让每个学生因为自己的长处受到尊重,得到友好的对待,拥有快乐和自信。孩子本来是最不势利的,如果不是片面的评价体系起支配作用,他们是自然而然会被彼此的长处吸引,友好相处的。
二、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家长
对于孩子心灵的生长,家庭常常也是一个不友好的环境。中国的父母普遍有严重的焦虑情绪,在我看来,父母的焦虑是压在中国孩子心灵上的最沉重的负担。焦虑因孩子的学习而起,必然导致亲子冲突,经常还导致夫妻冲突。战火从学校延烧到了家庭里,家庭里也是硝烟弥漫。孩子知道自己是父母焦虑的原因,经常还是父母冲突的原因,会产生负罪感,也会产生逆反心理。
家长之所以普遍焦虑,主要根源仍是应试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家庭教育已被应试教育绑架。孩子上了一天学,回到家里,要做大量的作业,家长负有监督、检查乃至辅导的责任,事实上在应试教育中被强派了一个角色。分数、考试、升学是硬指标,也使得家长在不同程度上对应试教育予以配合。大多数的家庭,父母和孩子相处的时间,不是在对付作业,就是在赶各种课外班,家庭教育的空间完全被应试占领,因此也就不存在真正的家庭教育了。
但是,应试教育虽然有很大的强制性,家长仍是有一定的选择自由的。你可以站在应试教育一边来对付你的孩子,你也可以站在你的孩子一边来对付应试教育,立足点不同,做法就会不同。现在的情况是,多数家长身不由己地成了应试教育的仆役,少数甚至自觉地充当它的打手,用残暴的手段对待自己的孩子。孩子在学校里功课不好,如果家长对此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不那么焦虑,给他一个宽松的家庭环境,他就还有喘气的机会。可是,如果家庭和学校沆瀣一气,孩子就真的没有活路了。
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之所以焦虑,之所以大力配合应试教育,主观愿望是要让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但是,在应试教育的框架里规划孩子的未来,这个思路本身就错了,你应该跳出来,看一看广阔的人生图景,想一想根本的人生道理。你不要以为,把孩子的整个未来都规划好,一路上好学校,然后谋一个好职业,这样才算是尽了父母的责任。我想提醒你的是,孩子的未来岂是父母决定得了的?他的未来,一半掌握在上帝手里,就是他的外在遭遇,另一半掌握在他自己手里,就是他应对外在遭遇的心态和能力。对于前一半,父母完全无能为力,只能祈祷。对于后一半,父母是可以起很大作用的,就是给他以正确的教育,使他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素质,从而具备自己争取幸福和承受苦难的能力。
总之,我对家长有两点建议。第一,给孩子的学习松绑,不要把应试的成绩看得太重。第二,给父母的责任松绑,不要企图规划孩子的未来。有了这两个松绑,孩子轻松,你也轻松,家庭氛围就会愉快和谐,在这样的氛围中,才可能有正确的家庭教育。
三、确立多元和谐的价值认知
无论学校里的应试竞争,还是父母们的育儿焦虑,都反映出当今社会的价值观出了问题。正常的社会生态应该是多元和谐,每个人按照禀赋和兴趣的不同,能力的大小,各得其所,分工合作,组成一个和谐的社会。现在人们的价值认知十分狭窄,唯成功是求,而衡量成功的标准又十分单一,无非是名利地位,出人头地,或者谋一个风光的职业。人们假定,如果应试成功,就比较有把握取得这种社会上的成功。
一个简单的道理是,所谓成功人士必定是少数,而平凡是大多数。无论你多么拼命,你的孩子将来能不能出人头地,是完全不可把握的,可是你却预先让自己和孩子为之纠结了。至于所谓风光的职业,如果你的孩子兴趣和能力的类型和它不匹配,你硬把他塞进去,等待他的只能是挫败和痛苦。所以,最好的做法是持有平常心,第一允许和接受你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普通人,第二鼓励和支持你的孩子选择符合他的兴趣和能力的职业。有了这种平常心,你就自由了,不会再为不靠谱的将来而败坏你和孩子现在的心情和生活了。
事实上,无论父母多么精心规划,孩子将来的选择并不遵循你的规划,往往还让你大吃一惊。我有一个朋友,理想是把孩子送进哈佛,为此在哈佛旁边买了一所房子。孩子在波士顿读完中学,因为喜欢厨艺,坚决报考了美国的一所厨艺学校。这使他极为痛苦,几乎崩溃,觉得自己的教育全盘失败。我对他说,不算全盘失败,因为你的教育至少没有磨灭掉孩子的天性,他还有自己真实的爱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在我看来,只要孩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教育就是成功的。最可怕的是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不喜欢,没有一个位置是适合他的,这才是教育的彻底失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