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赵云篇(尾声,其二)
三国良将系列之赵云(尾声,其二)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赵云重大事件之十一——劝阻东征未成
章武元年(221)四月,季汉建立。在痛失荆州后,刘备一直在厉兵秣马,整军备战。称帝后刘备把向东吴复仇当做第一目标,意图与背后捅刀的孙权展开决战。
赵云耿直的性格使他无法坐视,上前劝谏:“国贼乃是曹操,并非孙权,我们应当先灭掉曹魏,东吴自然会臣服。曹操虽然已经死了,可他儿子曹丕篡汉盗国,如今我们应该顺应民心,进攻关中,占据黄河上游地利居高临下,关东心怀汉室的义士必然裹粮策马迎接陛下。实在不应该把曹魏晾在一边,先找东吴开战。要知道一旦双方打起来,胜负不是很快就能见分晓的。”
赵云一如既往地秉忠直谏,心怀大义而毫无私心。然而,赵云的话再有道理,刘备也不听。虽然很多人指责刘备假仁假义,但笔者从来不这么认为。正相反,刘备是最具有绿林江湖气息的皇帝之一,与他的先祖高皇帝刘邦一样,都是从社会最底层摸爬滚打,从无到有,直到人生大半已过才步入辉煌。
孙权勾结曹操偷袭荆州手段太过阴险,而且得手后居然敢杀死关羽,这是孙权摆明与刘备彻底决裂的标志。事实上早在215年孙刘双方就因荆州发生过冲突,当年就是孙权派出吕蒙偷袭了荆州三个郡,当刘备率领大军赶到后双方各退一步,孙权撤出零陵,等于刘备让出长沙、桂阳两郡,这便是著名的湘水划界。这次冲突双方已经爆发战斗,只是规模不大而已。
讲赵云的专题文章已经到第六篇,笔者一直力求对历史人物的介绍保持公正,进行褒贬时要有理有据。之前笔者专门就赵云在蜀汉的重要地位,以及五虎将的由来进行了介绍,目的是为讲清楚赵云在蜀汉的实际地位。而劝阻刘备东征一事,笔者则要告诉大家,对于喜爱赵云的朋友们来说也不必过于看中。
如笔者之前文章所言,与入主成都之初对府库、百姓的掠夺道理相同,对伐吴与伐魏的选择也属于非常浅显的问题,凡是蜀汉人士都知道其中利弊。
不同之处在于,上一次赵云因抢夺田产一事劝谏刘备,属于战后利益分配问题,在整个刘备集团发展顺风顺水时,其他人没有反对,只有赵云站出来劝谏。而这一次涉及到刚刚建立的蜀汉政权存亡关键,站出来劝阻刘备的文武大臣有很多。
《三国志·法正传》载:先主既即尊号,将东征孙权以复关羽之耻,群臣多谏,一不从。…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这里前一句说得很清楚,很多大臣都有劝谏,可刘备一概不听。后一句诸葛亮的感叹,明显指出他也并不赞同东征,至于诸葛亮有没有劝谏,笔者认为,是有劝的。作为刘备最倚重的大臣,群臣劝谏之时诸葛亮如果不表态,没办法为群臣做表率。关键时刻退到一边绝不是诸葛亮的性格。正因自己没能阻止刘备东征,诸葛亮感叹法正不在的话语里,其实藏着深深的自责之情。
说回赵云。《三国志》对蜀汉人物的记载是不充分的,除了极个别人物有详实描述,绝大多数都粗略概括,且语焉不详。所以“群臣多谏”的具体内容我们无从得知。至于赵云的谏言,因为有裴松之注引用的《云别传》片段,我们才能有幸得知。
《云别传》载:先主不听,遂东征,留云督江州。先主失利于秭归,云进兵至永安,吴军已退。
虽说是群臣纷纷劝谏,不过也有直接与婉转的区别。向来有话直说的赵云当然不会委婉表达,他的风格从来都是大义为先,言行一致。其他事都可以,唯独伐吴这点是刘备的底线,谁也劝不动。我们可以想象直率的赵云因为说的话太过直接,必定使刘备心中不悦。所以在这场最大规模的决战中,刘备竟然没有带上赵云。
这让笔者想起袁绍帐下重要谋士田丰,官渡之战前因劝阻袁绍进攻曹操而被袁绍关押起来,荀彧评价田丰“刚而犯上”。赵云没有刚到田丰那种程度,刘备也没有袁绍那么小肚鸡肠,所以最后还是让赵云担任江州都督,负责刘备东征的后方安全。
有人认为让赵云担任江州都督是委以重任,并非刘备对赵云不满。笔者以为,江州都督位置固然重要,但决战在即,连坐镇阆中的张飞都被征调,赵云没理由缺席。因为江州是巴郡治所,阆中是巴西郡治所。同为三巴之地,刘备带张飞却留赵云,特别是张飞出师未成身先死,刘备仍然不带赵云。守卫后方固然重要,但在与东吴决战时将赵云放在后方,用人之际放着大将在一旁,刘备的这个任命显然带有很大情绪。
赵云重大事件之十二——刘禅继位,终获提拔
章武二年(222),刘备在夷陵惨败。这场大战成了东吴将领们功劳簿上的重要一笔,以陆逊为首的一批东吴将领在史书中被记录事迹;相反,蜀汉方的将领中能够留下传记的人,极少记载夷陵之战。原因在于,参与夷陵之战的主要将领纷纷阵亡,有限的资料不足以单独立传。其中为首的两人分别是冯习与张南。
冯习与张南也是荆州系将领,但之前事迹不详。随着这一时期蜀汉创业期老臣迅速凋零,刘备手下经验丰富的大将确实不多。但刘备显然对自己的军事水平有信心,也对自己识人眼光有信心,所以与入蜀时提拔黄忠、魏延一样,希望冯习、张南能够迅速成长起来。
只可惜孙权不是刘璋,陆逊也完全不给机会,以冯习、张南为首的大批蜀汉中生代将领阵亡,直接造成蜀汉多年人才断档。
杨戏的《季汉辅臣赞》对多数大臣都是换着花样赞扬,但对冯习、张南二将,却进行了指责。
《季汉辅臣赞》载:休元轻寇,损时致害,文进奋身,同此颠沛,患生一人,至于弘大。
冯习字休元,张南字文进,上面的话有些不好理解,我大致翻译一下:“冯习轻视敌人,没能及时发现敌人诡计而致损害;张南作战奋勇,但也没能取得战果导致溃败。战争的危机就这样因一个人而出现,最后导致全局的损失。”冯习轻敌,指的是没能及时发现吴军动向,导致被火攻又遭到包围。张南徒劳,指的是率军进攻孙桓把守的夷道城,久攻不下毫无建树。
如果能够带上“严重整齐”的赵云,刘备即便不能取胜,也不会露出如此巨大的破绽导致全军覆没。蜀汉惨败消息传来,赵云立即带兵接应,在白帝城迎接刘备。
建兴元年(223),刘备在白帝城永安宫病逝,刘禅继位。新皇帝登基自然要封赏群臣,赵云被提拔为中护军、镇南将军,封永昌亭侯,旋即迁为镇东将军。通常认为蜀汉的四镇将军大于四征将军,其中又以东为首位。
有观点认为,赵云在刘备时期官职偏低,是刘备有意把赵云的晋升留给刘禅去做,笔者认为不是毫无可能。更何况刘备称帝后一门心思扑在复仇上,唱反调的赵云得不到刘备提拔也就顺理成章了。
赵云重大事件之十三——箕谷疑兵,进退有序
建兴五年(公元227),休养生息多年的蜀汉在诸葛亮的带领下出兵汉中,准备北伐,赵云也随军出征。
建兴五年(公元228),诸葛亮判断曹魏多年未与蜀汉交手,关中、陇右地区防守松懈,己方在汉中练兵近两年,又经历平定南中的历练,认为时机已到,于是亲率大军伐魏。
诸葛亮放出风声由斜谷道出兵直取关中,实际却西出祁山攻打陇右五郡。至于斜谷道,则安排镇东将军赵云、扬武将军邓芝领偏师牵制魏军。
魏军主将曹真果然中计,亲自率军迎战赵云,救援陇右各地的任务则交由张郃去办。得到消息的诸葛亮安排马谡把守战略要地街亭,其余兵力继续用于攻略陇右。这便是著名的街亭之战的由来。结果我们很清楚,因为马谡的严重错误,导致本不该发生的街亭惨败上演。诸葛亮的全盘战略被打乱,唾手可得的陇右五郡功亏一篑。
东线方面,由于赵云部队与曹真主力兵力相差悬殊,所以很快也被击败,发觉诸葛亮意图的曹真火速掉头赶往陇右。已失去街亭险要的蜀军面临张郃、曹真的两路夹攻风险,只得撤回汉中。
虽说赵云、邓芝在箕谷败给曹真,但毕竟本来兵力就不多,目的也只是牵制魏军主力,如果不是马谡败得太快,可以认为基本实现了既定目标。
《三国志·赵云传》载:云、芝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然敛衆固守,不至大败。
这句史书原文也告诉了我们一件事实,历史上的赵云并非一生无败绩的“常胜将军”,他也打过败仗。尽管先决条件不利,然而败就是败,这一点无可否认。笔者要强调的是,赵云面对强敌,即便战败退军也能平稳有序,可见其治军之严明。赵云为人之严整,贯穿其一生始终未变。
根据《云别传》记载,蜀军回到汉中后,诸葛亮问道:“街亭的部队撤退时,士兵与将领都乱作一团,箕谷的部队撤退时,士兵都没有脱离自己将领的指挥,这是为什么?”
邓芝回答道:“赵云亲自断后,撤退井然有序,连军用物资都没有丢弃,所以部队编制也完好无损。”
诸葛亮大为赞赏,表示要奖励赵云的部队。听说赵云部队里有剩余的不少绢布,诸葛亮让赵云分别赏赐给众将士。赵云回应道:“这次出征并未胜利,为什么要赏赐呢?还是把这些东西放到仓库里,等到十月份天气转冷,再拿出来给将士们做衣服吧。”诸葛亮对赵云大公无私的言语非常欣赏,“亮大善之”。
诸葛亮因北伐失败自贬三级,赵云也被贬为镇军将军。有观点认为实际赵云是地位上升俸禄下降。因为镇军二字并不寻常,之前的文章笔者讲过“军”这个字用在将军名号中的特殊性,“副军”、“翊军”,而“镇军”显然是指代全军,比之前的“镇东”实际是提升了的。这也合乎诸葛亮的赏罚分明,毕竟赵云是整个第一次北伐中最大的亮点。
建兴七年(229),赵云去世。
结语
在笔者写过的诸多三国历史人物中,赵云是第二位花了足足六篇文章才讲完的名将。有别于《三国演义》中从无败绩,武艺出神入化的形象,历史上的赵云更加侧重于良好的品德,对刘备的忠诚,对理想的坚持的记叙。不论是《三国志》赵云本传还是其他史料,对赵云优秀的德行记载的文字甚至比他作战的记载还要多。赵云虽为武将,却有国士之风。
赵云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笔者已经用六篇文章去介绍,赵云在蜀汉历史地位如何,五虎将是否名副其实等问题就不去重复了。冷静客观地去看三国历史其实很困难,大多数人对三国人物的认知早已形成思维定式,笔者无意争论也不指望纠正什么,见仁见智吧。
为何赵云在当下遭遇许多人反感,出现很多过分贬低的文章,除博眼球、吸引关注度之外,最重要的是历史上的赵云就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人。文武双全、赤胆忠心、爱护百姓、治军严整、坚持大义,如此面面俱到的三国人物,真的很难找出其他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部分人不愿相信赵云的优秀,受演义过于神话的影响产生抵触心理,所以产生许多否定赵云的文章。
另外,贬低赵云的很多人通常会拔高另一位蜀汉将领——陈到。谈论陈到时必然要拿赵云来对比,观点越耸人听闻似乎越懂三国历史。那么笔者很快就会讲陈到,届时可以看一下与您印象中的陈到有没有差异。
最后,笔者想谈一下《云别传》。“孤证”二字是许多爱好历史又没有深入了解的朋友喜欢提到的词。似乎孤证天然带有原罪,孤证不足信。
其实我们今天能接触到的史书,二十四史中除前四史之外的都是官修史书,即国家主导编纂的史书。包括《三国志》在内的前四史则是作者个人完成的私修史书。不论官修还是私修,是人就有偏见,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三国志》、《后汉书》等东汉三国史书出现的同一时期,在陈寿、范晔之外还有很多历史学家,他们也撰写了不同版本的史书。可惜由于《三国志》、《后汉书》的流行,其他历史著作绝大多数已经散轶。我们不能保证陈寿、范晔的记载完全没有偏见或误差,这首先是个问题。
幸运的是出现了裴松之这个人,他搜集掌握了许多历史资料,他推崇《三国志》,又遗憾陈寿行文太过简略,所以将很多史料以注记的形式附在正文之后,为后世留下宝贵的参考资料。有佐证,有反证,有补充,有个人见解,是否采纳全凭后人自己的理解。
说回孤证的问题。时间越早的史料,孤证越多。秦汉三国时期的史料,在具体到某个人的时候,每个人的传记里几乎都会有孤证存在。甚至可以说孤证是普遍的,互相印证的才是少数。我们读史书,既不能机械地全盘接受,也不能什么都怀疑。如果孤证记载的事情与人物性格、相关事件顺序、相关人物关系都不发生矛盾的前提下,那还是应该选择相信。否则你会发现,只要是孤证就剔除的话,那裴松之注基本都得剔除,只看《三国志》你会发现人物形象一片模糊。
有人说《云别传》是专门为赵云所写,是吹捧赵云的文章,不值得信,那我建议最好还是多了解一些历史常识。实际上裴松之注引用的“别传”有很多:郑玄有《玄别传》,荀彧有《彧别传》,荀勖有《勖别传》,邴原有《原别传》,程晓有《晓别传》,孙资有《资别传》,诸葛恪有《恪别传》,甚至华佗也有《佗别传》,此外还有许多三国人物拥有“别传”,就不全部列举了。
很明显,《云别传》毫无特殊性,别传只是古代历史学家对单个人物撰写的传记而已,并非是赵云有任何特别待遇。读到这里,相信笔者的意思表达得已经很清晰了。《三国志》本质上与各种别传没有区别,都是私修史书,到底是否可信,还是要综合多种因素去看,没有明显矛盾的话却仍然要反对,岂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以主观思想修正客观事实,本末倒置。
题外话讲了很多,总之,还是希望感兴趣的朋友继续支持,敬请点击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最大动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