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一瞥:送灶粑粑◎陈 进|南粤诗刊-20年6月刊◇总36期
南粤诗刊
“月半大似年,吃块肥肉好下田。”往年过了正月十五,父母长辈们便拿着铁锹,扛着锄头,到田间开沟填垄,忙着春耕,游子们也将背起行囊,远走他乡……
2020年这个春节,受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路上设卡,村里封路,我被困在无为老家严桥镇,哪里也去不了。
窗外,小雨淅淅沥沥,如丝,如雾。南方的春雨总是缠缠绵绵,一下就是好几天,潮湿而阴冷。 十五那天一大早,村里到处噼噼啪啪地放着爆竹。大年初一和正月十五放爆竹开大门,一直是无为人的习俗。
我垫起枕头,斜靠在床靠背上,拿起手机,翻看起来。朋友圈到处是“隔离人数”“新增人数”“确诊人数”字眼,脑子嗡嗡作响。
突然,一阵院门推动声送进耳鼓,原来是大姐回家来了。只见,大姐不灵便地从电动三轮车上挪脚下地,双手端着钢盅锅,一跛一崴地走进屋子 ,笑容可掬地说:“走不掉,在家着急了吧?今天是正月十五,你们大城市里汤圆到处能买到,不稀罕。昨个夜里,想起小时候你喜欢吃送灶粑粑就睡不着,赶在夜里给你做了些,早上又蒸了一次,还是滚热的哩。”大姐一边说着,一边将扎在塑料袋里的钢盅锅取出来。
送灶粑粑还冒着热气,我拿起一个放在鼻子前,闻了闻,真香,还是记忆中的味道……
记得小时候,每到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吃过早饭,父亲就穿着破旧的衣服,戴着草帽,用旧毛巾将头裹得严严实实的,只露出眼睛,举起长长的竹竿,竹竿上绑着用稻草捆扎的扫帚,扫掸着屋子的每一个角落,这在老家叫做“掸尘”。下午,母亲就忙着在打扫干净的屋子里,做起送灶粑粑。萝卜丝,大葱,米粉,一溜摆在桌子上,看着母亲忙碌时喜滋滋的样子,我舍不得离开,小花狗也围着桌子团团转。
母亲一边用水伴着米粉揉着,一边说:“今天呀,是灶王爷上天开会的日子,我们今天要做几个大一点的粑粑来祭灶,这样,灶王爷上天就会帮我们家多说好话,来年家里就不愁吃的了。”印象中,每年的这一天,母亲都说着同样的话。
记得,大姐出嫁的日子是腊月二十三的前一天。那天上午,天空灰蒙蒙的,下了一会雪粒后就飘起了雪花。老母鸡躲草垛里,张开肢膀,发出“咯咯-咯咯”声音,十几只小鸡蹦跳着钻进老母鸡的翅膀下面,一动不动。隔壁阿三昂着头,张着嘴巴,大口大口地吸气,让雪花落到嘴里。阿三穿着蓝色的棉袄,袖口破了一个洞,露出泛黄色的棉花,阿三用袖口来回蹭着鼻涕。没过一会儿,大片大片的雪花又在风中狂舞起来,树是光秃秃的,被风吹着发出一阵阵哨子的响声。为了能让大姐在出嫁前能吃上家里做的送灶粑粑,母亲特意提前做了几个,那一年我七岁。
母亲一边流着泪,一边做着送灶粑粑。这一次,母亲也跟人家一样,用糯米粉做的,不用萝卜丝,特意用的是肉丁和豆干丁做馅。我用手指着做好的粑粑,大声数着:一个,两个,三个……五个……,就这样,来回数了好多遍。
灶台上冒着肉香味的蒸气,我大口吸着。母亲一边往锅灶里放着柴火,一边抹着眼泪。父亲放了一挂炮竹,接亲和送亲的人们站在门口。表姐手里提着水瓶和脸盆,水瓶和脸盆上的双喜字是用大红纸剪的,贴在上面,听说这都是大姐婆家前天从严桥建国百货商店买的,算是作为给娘家的陪嫁品。
大姐不肯走,靠在大门边一边咬着手指甲,一边低着头流泪。我很想像阿三那样,手里能有一个长竹竿敲着屋檐下冰冻溜。“阿宝,过来!”大姐叫了我一声,一边又走过来拉着我,一边偷偷地往我口袋里放了五块钱,又用手在口袋上轻轻拍了拍,生怕没装好。大姐蹲下来,把我紧紧地搂在怀里,不知是哭还是笑,小声说:“阿宝,回屋里去,妈妈今天做了肉馅的粑粑,我不饿,没吃,放在床边的板凳上留给你吃的。在家听话,以后要好好念书,长大了,考上大学,我们家就年年都会有肉馅的送灶粑粑吃”。
下午,雪停了,阳光照在雪地上,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那天,大姐特别漂亮,她上身穿着红袄子,下身穿着红灯线绒裤子,跟着迎亲和送亲的人们顺着田埂一直往前走,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越走越远……
“怎么样,可好吃?”就在我泪眼婆娑地沉浸在回忆中时,大姐问了我一声,我稍微偏下身子,快速用手拭下眼泪,赶忙咬一口说,“好吃,很多年没吃这个了,怎么又想起做这个的?”大姐朗声笑着说:“怎么想不起来,你小时候就爱吃这个,吃了还经常问, 怎么吃了送灶粑粑就想放屁”。
“我回去了,这两天路上管得严,不让过。早上,有一个穿着穿白大褂站在那里,跟那个人好讲歹讲才让过的,还要量体温,挺吓人的。”大姐说,我说:“量体温不用紧张,我送你回去”。“不用了,我还骑电动三轮车回去,现在腿不行,出门就靠它了。过几天,天暖和了就要下田做活了,腿不行,急人!”大姐一边说着,一边一跛一崴地往屋外走着。
大姐费劲地上了三轮车,我握着吃剩的半块送灶粑粑 ,目送着三轮车“轱辘轱辘”响声的方向,远去……
作者简介:陈进,笔名沈忆,安徽无为人,中共党员。1974年4月出生,毕业于安徽大学中文系。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电视剧《亲情天地间》制片人、出品人。文章曾有获奖并散见于《南粤作家》《雪橄榄文学》《乡土文学选刊》《散文中国》《东方散文》《邢台广播电视报《合肥晚报》《台湾好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