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啊妮透视杨章池的作品《透视》
关注中国诗歌报(中诗报),让诗歌温暖人生!
【诗歌作者】杨章池,生于上世纪70年代,湖北松滋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协第七届委员会委员,荆州市作协副主席。曾出席第四、五届珠江国际诗歌节,第二届北京诗歌节等。作品散见于各类期刊及选本。著有诗集《失去的界限》《小镇来信》。湖北省“七个一百”文学人才,入选湖北省文联优秀中青年人才库。现居荆州。
【诗评作者】陈啊妮,笔名叶子,居西安,长期关注现代汉语诗歌和西方诗歌的创作和发展,在多家平台发表诗歌评论和诗歌。
透视
文章/杨章池
戴眼镜的朱医生说,得做个透视
让X光走进体内
将我34年的肺页细细翻阅
同样的名词,与同样戴眼镜的
朱老师有关,与同样安静的
小学美术课本有关:
街景!白杨树依次列队,排向远方
美术教师朱大平
我五年级时调往东北
死于肺癌,时年34岁
【陈啊妮读《透视》】象征主义认为,诗歌从来都不屑于去再现现实,而是表现主体世界的“梦幻灵魂”,在这里我引申为“照见过去”,不是“重返”过去的伪命题。
《透视》必须从两个深意剖析,其一物象原有的“透视”,是作为一种工具介质,检查肉体病患是筛查技巧。“戴眼镜的朱先生/得做个透视”,具象的透视就是“让X光走进体内/将我34年的肺页细细翻阅”,我不认为这点没有情感灌输,恰恰冷静抒情让我深深地震撼表象的语言陈述,感同身受的“透视”就是“自我”的肺页,无意象深隐喻,情感狠落地,步入成年荒芜之躯体的赤裸情感呈现,五味杂陈的生活若过眼云烟亦或大抵如“透视”般所剩无几。
其二就是生命精神层面的“透视”,透视生与死的本相皮毛,这样就让诗歌有了再造血液和崭新的生命力,即诗歌的厚重感。加大“透视”的思想清晰深度,就是高超的在场平移错置,三个“同样”“同样的名词”“同样的戴眼镜的”“同样安静的”,不断复沓的情感递进都在强烈地想抵近诗人内心最隐痛的地方“美术老师朱大平”,诗人巧妙的用“美术本”完成了情感的沉重交接,是的,沉重的“透视”情感交接,这样的解读是笔触滞涩的,似乎被某种通感左右,“白杨树依次列队/排向远方”,不断透视的思想维度有一种忧思和奇诡,但又是非虚构具象的事实形态真实存在。这个“透视”的结果让诗歌的主角“朱大平/死于癌症/时年34”,在“我”与“朱大平”同年时,他往生了,对生命聚散离合,浮生若梦有了新的触发吗?不,亦或生于死的忧思是时时刻刻纠扯的伪命题,是我们无法直视的“透视”,它无时无刻不在警醒我们顿悟,反思和珍惜。
海德格尔的“向死而在”哲思是智慧的,诗人沿袭到了这首诗里就有了深刻的思想维度。“向死而在”海德格尔在追问存在意义的过程当中,别具一格地提出了“此在”概念,并以“此在”为出发点,揭示出此在之人的“烦”、“畏”等先天性在世结构,从而试图从反面建构对于“活着”的拷问。从这个悖论得到的结果对诗歌是激发和觉醒性的彻悟,看清楚“向死”的本质皮相,从而获得“向生”的积极性和慈悲心,这种试验性的思考于时代是促进的,并不是悲哀和自怜自艾,也是逆向选择的“另一种”灵魂与思想的升华。这首诗很完美的诠释了这样一种悖论,或者悖论中的确定清晰觉醒的部分。不断“透视”自我生命体验,就是不断的灵魂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