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之四十九:“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

初读之四十九:“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辨析

  1.本文为下篇,解读该章第三段首句的后半句,“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重点辩析其主体是谁?怎样发挥作用的?为何“不与圣人同忧”?又如何与“盛德大业”发生关联的?旨在论述其体用合一之用。

  2.“鼓万物”之“鼓”,在该《传》第一章中出现过,“鼓之以雷霆”,均作动词讲(古文“鼓”字,如其右半部为“支”,作名词讲;为“攴”,作动词讲),且有多义:鼓鸣也、击鼓也、击搏也、钟所击处也、振动也、扇(炽火)也、鼓舞也(详见《康熙字典》“鼓部”)。本句中“鼓”,究采何义,取决其对应的主体是谁?

 3.是谁“鼓万物”?是谁“不与圣人同忧”?是谁与“盛德大业”有关联?当是同一主体!这个主体,理所当然是“一阴—阳之谓道”。

 4.“一阴—阳之谓道”,是怎样“鼓万物”的呢?阴阳之说源于春秋时期,当时,指的是阴阳两气。阳气主生、长、进;阴气主杀、消、退。老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阴阳两气相交,产生万物”说。《易传》作者们吸收了这些观点,以阴阳变易来阐明《周易》的基本原理,并概括为“一阴一阳之谓道”。因此“鼓”有鼓动阴阳二气、推动刚柔往来之义,可当滋育、化生之讲。译成今文,可否这样表达:“一阴—阳之谓道”,通过鼓动阴阳二气、推动刚柔往来,滋育、化生万物。

 5.“一阴—阳之谓道”,为何“不与圣人同忧”?荀子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管子云:“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风云无向,而怨怒不及也”;毛泽东主席亦说:“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沦桑”;钱锺书先生专门对此考证著文(见《管锥编<->》第73页。三联书店2007年8月再版),先生通过旁证博引历代《易》著,一言以蔽之:“圣人有心故忧,道无心则不忧矣”。圣人悲悯众生,先天下之忧而优,其心虽近日月之明,仍未达道无心之境!人生至苦,莫不因偏执物欲或俗情而生,欲求不得而致五藏焦焚!道境一圣心一俗态,修行,真是任重而道远呵!

  6.“一阴—阳之谓道”,又如何与“盛德大业”发生关联呢?这与该段第二句有关,详见后文。本文在此,只简说“德”和“业”的含义,及其与“道”的关联。古字“德”义有:德行也、德行之得也,凡言德者,善美正大光明纯懿之称也、知仁圣义中和、德惠也、感恩曰:德、升也、福也。古字“业”义有:大版也、如版上之刻;凡有有专习之称业、如学业、职业,行业;事成谓之业,如毕业、基业、事业;惧危、小心从事之态,如兢兢业业。在乾卦文言传九三、九四爻中有“进德修业”—辞。对这三者关系,笔者粗解为:循道是前提;进德是关键;修业是应用。

  7.仅就“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暂译成今文,是否可这样表达:

 8.这里所说的阴阳之道,是顺应天地自然,无心而无所不为地通过鼓动阴阳二气、推动刚柔往来,滋育、化生万物。圣人,乃至君子,如能效法阴阳自然之道,进德修业,必将推动社会道德风尚去恶从善、各行各业蒸蒸日上,趋向欣盛强大之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