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世泰:青稞面搓鱼子|散文

陈转丽:山丹出嫁了

文/韩世泰

【作者简介】韩世泰,一个在改革开放之初出生的藏族小伙儿,从教十六年,热爱教育,向往着诗和远方,现在兰州新区执教。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父亲最近老说胃口不好,每顿只吃一小碗就不吃了,妻子悄悄告诉我说,老爷子可能是想赶时髦减肥呢。

母亲从冰箱拿出来一些春天从老家野地里挖的苦苦菜,解冻,炝拌,父亲吃得津津有味,三下五除二两碗饭就下肚了,临了还砸吧嘴说,要是能吃一碗青稞面搓鱼子就更舒服了。

青稞面搓鱼子曾是家乡一道古老的待客美食,更是一个大姑娘出阁和新媳妇进门的茶饭手艺考验的压轴题。谁家大姑娘找婆家,要是男方家第一次到女方家来吃不上未来儿媳妇亲手做的青稞面搓鱼子,那这门亲事准黄。小媳妇进婆家门,小姑子们考验嫂子的第一道“考题”就是青稞面搓鱼子,要是新嫂子连青稞面搓鱼子都不会做,那她这辈子就别想在小姑子跟前抬起头。所以,青稞面搓鱼子就这样一辈又一辈的被巧手的妈妈传给了自己的闺女,闺女又一辈一辈的往下传。过去,养姑娘的母亲一要教会闺女茶饭,二要教会针线活,否则,闺女嫁到婆家是抬不起头的。

既是美食,又是姑娘出阁新媳妇进门的压轴“考题”,其制作工艺必定复杂。原材料主要为盛产于青藏高原的青稞在石磨上磨的面,加入少许白面(功夫了得的妇女可以不加),以及出产于沙漠的黄毛柴籽儿磨的面儿和适量食用碱面儿,凉水和面,反复用手掌根儿使劲揉,揉到表面光滑后还要饧一段时间,饧好后,再将其揪成指头蛋儿大的小剂子,然后在案板上搓,手巧的妇女一次能搓三四根儿,手拙一些的只能搓一根儿——还有可能搓不长、搓不匀,所以,青稞面搓鱼子考验的是一个人的揉面功夫和耐心,其次才是技术。可以端上桌面的搓鱼子,长的二尺有余,粗细均匀,形如水蛇;短的三寸左右,宛如小鱼儿。开水煮熟,再在凉开水中漂一遍,拌上蒜油蒜泥,炝些酸菜,炒个洋芋丝,入口滑溜,筋道耐嚼,味道极佳……

只可惜最近几年,气候变暖,种植青稞人越来越少了,会做的人更是越来越少了,能吃上一碗地道的青稞面搓鱼子就成了许多老人的一种心愿。

姐姐们从老家县城的压面铺子里买了一些青稞面搓鱼子,周末时间特意送来了。父母亲眉开眼笑,到超市买酸菜,炒洋芋丝,剥蒜捣蒜,忙得不亦乐乎。

开饭了,才吃了两口,老人脸上的笑容便收敛了许多。

这不是当年的味道!父亲很失望。

我们几个小辈儿倒觉得挺好吃的,偶尔吃一顿杂粮,别有一番滋味。

白面掺的太多了,少了青稞的味道!

姐夫开玩笑说,青稞面一斤四块多,白面才两块,肯定是多加白面利润高啊!

然而,父亲脸上写满了不屑。

国庆放假,我开车拉着全家人回了老家县城,找了很多卖面的店铺,都没能找到一斤父亲满意的纯正的青稞面。

很不甘心,于是,想到了马牙雪山下居住的堂叔来。堂叔家在山里,过去靠放羊和种青稞过光阴,去他家找找应该是没问题的。

买了礼物,迫不及待地赶路。大概有十五六年没有去过堂叔家了,担心山路不好走,坑坑洼洼,崎岖不平。没想到,下了国道就是宽敞平整的水泥路。道路两边的草原上牛羊成群,尤其是蓝天白云下绿草地上的高原精灵——白牦牛,引人瞩目,妻子拿出手机一路狂拍。

不时有一排排俨然有序的住宅小区映入眼帘,农牧民的居住条件今非昔比。

到了堂叔家,婶儿烧了一壶奶茶,端上来一碟儿酥油,一盆炒面,还有白糖。真好,又能吃上糌粑了,离开家乡这么多年,一碗糌粑颇能勾起浓浓乡思。孩子们欢呼雀跃,吃了几口就嚷嚷着要到草地上撒欢儿。

堂叔很开心,看起来似乎比几年前见面时更年轻了些,带着我的两个女儿去草原上看羊去了。

不一会儿,堂叔牵着一只羯羊羔子回来了,说是要杀羊。

杀羊?小时候常去堂叔家里,虽然家里养了很多羊,可堂叔从来舍不得杀了自己吃——即便是过年,更别说杀羊招待客人了,牛羊都是卖钱的。很小的时候,家里来了客人,一顿青稞面搓鱼子,炒个洋芋丝,炝个酸菜,就算不错了。时间紧张,来不及搓搓鱼子,也就是烙几张饼,炒个鸡蛋。

看得出来,堂叔日子这几年确实是富裕了。不仅盖了一院新房,还添置了汽车,各种家具家电一应俱全,房子装修得也很讲究。

父亲自然是反对杀羊的,便上前阻拦,今天主要是来吃一顿正宗的青稞面搓鱼子,羊留着卖钱吧……

堂叔说,这几年气候暖和了,乡亲们早就不种青稞了。家里有老人喜欢吃一口青稞面的,就在边边角角种上二升,也就是自己家尝个鲜儿。现在,山里也种植大棚蔬菜,地里种些笋子、蒜苗、娃娃菜什么的,一亩地能收个四五千;一个大棚一年也能收入个万八千的;草场都圈起来了,放羊也没那么辛苦,冬天买些干草喂一喂,平时也不需要操心;他还养了三匹马,现在主要的任务就是养马驯马,只要在赛马会上能拿个奖,一匹马就要卖十几万呢……

设施农业好啊,过去谁能想到马牙雪山下的地里能种麦子呢?现在麦子都不愿意种了,一村一品,高原红提,高原蔬菜,人参果,只要农民种了就不愁卖,龙头企业和合作社上门收购,每年种什么能卖钱,合作社头年冬天就开始筹谋了……现在日子过得好了,只要舍得下力气,跟着政策走,好日子就有奔头!

这时,堂弟好不容易从村里踅摸来了八九斤青稞面,可把老爷子高兴坏了,接过堂弟手里的面就跑去往车里放,深怕被堂叔抢了去似的……

回去的路上,父亲谈兴很浓,说了许多我们不知道的过去的事儿,听得出来,老爷子从心底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

(图片来自于网络)

《作家荟》微信号stzx123456789

(0)

相关推荐

  • 农村家常饭,妈妈的味道,一生的最爱

    〓 第 1429 期  〓 文|王万荣  编辑|王成海 莜面饭,天天吃不厌.耐饥饿又抗寒,内蒙人称之为宝贝饭,无论你客居哪里,想忘掉莜面饭,实在是难上加难啊! 莜面饭,妈妈做得莜面饭,真是乡愁饭. 莜 ...

  • 河南人过年,没法不蒸馍 | 豫记

    很多在外的孩子可能一整年都没有吃过这样手工蒸的馒头,也许只有吃过的人才知道二者口味的差别.手工馍的高光时刻就是在过年.蒸馍,是河南人过年的一件大事,蒸枣山.枣花.花糕.花馍,二十八要把一家人吃到正月十 ...

  • 肖东芳 | 七月十五捏面人儿

    时间如电光火石般一闪而过,吃罢端午节的粽子,一眨眼,七月十五就悄悄来临了.又想起小时候在山村老家捏面人玩面人的情景来,心头不禁掠过一阵窃喜.于是上班一整天心里都在痒痒着一一那个捏面人的冲动.晚上一下班 ...

  • 韩世泰:兰州新区的春|散文

    文/韩世泰 韩世泰:冰火两重天|小说 文/韩世泰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轻轻推开窗户,一缕微风扑面而来,沉睡了一个冬天的毛孔瞬间舒张开来,舒服极了. 阳光明媚,艳阳高照,是该出去走走了.一个正月,蛰 ...

  • 韩世泰:养花记|散文

    姜广富:东台湿地我来了|散文 文/韩世泰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以前单位有个老丁,搞美术的,爱好广泛,特别擅长钓鱼,养花. 进单位不久,我们便热络起来,跟着他学习钓鱼.他说过,男人一定要磨自己的性子 ...

  • 韩世泰:养猫记|散文

    君之忆:油腻大妈和油腻大叔的逆袭 |故事 文/韩世泰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岳父家在乡下,独门独院,四周都是庄稼地,春夏季节很是惬意. 可是,最近两年让人有点受不了,一到晚上,家里家外,都能听到老鼠 ...

  • 韩世泰:养狗记 |散文

    乔兆军:熟人生处|随笔 文/韩世泰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女儿很喜欢小动物,一直在我耳边嘟囔着想养一条狗.可是,我家的条件真的不允许再多一个成员--哪怕是一条小小的宠物狗. 就在元旦后,一个以前单位 ...

  • 韩世泰:“爸爸,故乡是什么?” |散文

    <阅读悦读>2020年1月热文榜(附奖励办法和标准) 文/韩世泰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爸爸,故乡是什么?"上五年级的女儿为了完成一篇老师留下的作文题目,向我求助. ...

  • 韩世泰:同事老张|散文

    藜藿:夜行|诗歌 文/韩世泰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国庆小长假,和几个从铁中调出的原同事聊天,说着说着,提起了以前的老同事老张.说到老张,大家的语气里难掩心中的羡慕. 老张和我大约做了十四年的同事, ...

  • 韩世泰:家乡的赛马会|散文

    田雪梅:只因你是我的孩子 文/韩世泰 [作者简介]韩世泰,一个在改革开放之初出生的藏族小伙儿,从教十七年,热爱教育,向往着诗和远方,爱好文学,现在兰州新区执教.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赛马会是草原上 ...

  • 韩世泰:小伙子,你努力拼搏的背影最帅|散文

    江托天:舂陵河|散文 文/韩世泰 [作者简介]韩世泰,一个在改革开放之初出生的藏族小伙儿,从教十七年,热爱教育,向往着诗和远方,爱好文学,现在兰州新区执教.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今年,小外甥初中毕 ...

  • 韩世泰:老来难,老来难|散文

    郭广华:暖心扶贫事 文/韩世泰 [作者简介]韩世泰,一个在改革开放之初出生的藏族小伙儿,从教十六年,热爱教育,向往着诗和远方,爱好文学,现在兰州新区执教.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每年回农村老家祭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