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长征 新时代】大块头的大梦想——写在长征五号首飞!

经过20多年的艰苦磨砺,长征五号重型运载火箭终于升入太空。作为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中起飞重量最大、运载能力最强的型号,长征五号的成功让长征六号、长征七号奏响的火箭交响曲进入了高潮,也再一次燃起了人们向宇宙进军的激情。

大块头的大梦想

写在长征五号首飞

原创:《卫星与网络》杂志   作者:贰零空间站

经过20多年的艰苦磨砺,长征五号重型运载火箭终于升入太空。作为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中起飞重量最大、运载能力最强的型号,长征五号的成功让长征六号、长征七号奏响的火箭交响曲进入了高潮,也再一次燃起了人们向宇宙进军的激情。

在宇航事业的诸多细分领域中,火箭是最基本的技术。只有能够进入太空,才谈得上应用卫星、卫星应用、载人航天和星际探索。能不能发射载荷更大的航天器,也决定了一个国家的航天产业有没有能力发展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基础设施乃至星际基础设施。长征五号作为当今世界屈指可数的少数重型运载火箭之一,意味着中国航天迈过了一道重要的门槛,未来的大型空间站、超大型通信卫星、向地球静止轨道的一箭多星发射,以及讨论中的载人月球探索,都有了进入空间的物质基础。

对火箭技术本身来说,长征五、六、七的成功,意味着中国运载火箭终于脱离了东风五号弹道导弹的技术基础,进入了新的时代。这对于钱学森、屠守锷等老一辈航天领路人来说,是最好的告慰与继承。

长征五号 摄影/陶涛

对商业航天来说,中国的企业从此可以梦想乃至着手全球星座、商业空间站、商业外星采矿、商业月球基地等等计划,这在从前只能是幻想乃至狂想。以当今中国国有航天企业的理念和运行机制,对于商业客户是开放并且积极欢迎的。那么,商业航天企业就必须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新的格局如何创建?现有环境如何突破?同时,我们的梦想有多宽广?我们的信念,足够强大吗?

在可预见的未来,无论载人飞船、空间站、星际探测器还是国有卫星的发射数量,都是有限的。如果不能为长征五号提供足够多的任务,这种优秀的重型火箭就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商业企业有责任充分利用国家队已经实现的技术突破和已经建立的基础设施,充分利用长征五号强大的发射能力。伊隆-马斯克敢于提出火星移民,格里格-维勒敢于梦想700颗卫星的星座,我们的企业家可以梦想些什么呢?

也许只有专业领域内的人们才记得,长征五号火箭的首次飞行经历了多少次推迟。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火箭研发的难度与艰苦。商业航天领域的人们也应当充分认识到商业航天道路的艰险,没有长期、持续而百折不回的努力,就不可能见到商业航天的未来与繁荣。商业航天企业以及投资界,应当用建立互联网产业一样的热情、前瞻性和执着,在技术开发、模式打造等方面坚定投入,为中国自主商业航天产业的发展而努力。

不管怎么样,新一代长征火箭的梦想已经放飞,今天的我们,心情非常愉悦!!但愉悦的同时,我们也记得,梦想最终是要造福全人类的。我们由衷的期盼,航天界本身也进一步加大力度和步伐,对内进一步切实开放思路,对外展开资源合作、商业模式创新。向致力于发展航天事业的产业发展基金或相关民用平台开放,谋求不同模式的合作。为推动和促进我国航天技术的民用开发,繁荣商业航天事业的新舞台,而放宽胸怀,海纳百川。

深耕行业18年,

分享最前瞻性话题,

传递最正能量声音。

卫星应用领域第一刊

卫星与网络

动图

联系我们

内容、营销合作请联系:

微信号:nongyan258766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