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程朱理学禁锢的宋代社会,为什么能接受寡妇“招夫”?

宋代人的妇女守节观,源自《礼记》:“一与之齐,终身不改。故夫死不嫁”,宋人认为女性一生应只经历一段婚姻,并从一而终,为婚姻关系中的理想状态。这项要求的背后原因主要为避免妇女再嫁后,将夫家财产带走而规定的。但从民间的现实层面来看,失去丈夫等于家中顿失劳动力,寡妇没了经济来源。缺乏独立自主的经济能力,又无娘家或地方乡绅、朝廷官府的协助,寡妇连维持基本生活都有困难,又怎么可能达到士大夫的要求,在婚姻上“从一而终”呢?

不少研究指出,尽管程朱理学是在宋代提出,但其对妇女的贞节观之要求,并未在宋代形成巨大的影响。虽然宋代为妇女贞节观由松转严的阶段,但不表示妇女便立即遭到理学与礼教的约束。且从宋代律法来看,便可知朝廷并不积极提倡所谓的守节,因此其观念最多只在文人阶层流传,由于娘家与夫族仍需相互扶持,士族妇女便有守节、确保夫家财产的压力。而贞节观的滥觞,主要还是因为明清朝廷褒扬节妇烈女,才被民间广泛效仿。

出于现实因素,宋代民间寡妇再嫁的情形就相当普遍。记载宋代律法的《宋刑统》,仅禁止妇女在居丧期间改嫁、强迫改嫁、背夫改嫁,或禁止男性娶有夫之妇,除此之外并不禁止妇女二婚。不过宋代书法大家米芾(1051-1107年),对于寡妇再嫁、招夫的行为,另有看法:“妇义,谓感翁姑之恩、夫之义。夫没不改嫁,不招接脚夫,只事翁婆,如夫在”,认为妇女在夫亡后,不再嫁、不招夫,就符合所谓的“妇义”。而米芾这句话,还出现了一个相当特殊的名词“接脚夫”,何谓“接脚夫”?

“接脚”一词最早出现于《旧唐书》,意指选人冒死人之名应选。“接脚夫”一词便由此延伸,即表示为妇人的丈夫死亡后,自外招来共同主持家计的男性同居人。会出现招接脚夫的情况,主要是刚痛失丈夫的寡妇,既没有谋生能力,但无法就这么抛下年迈的公婆、年幼的孩子自行改嫁,那便只好招一位男子到家(亡夫)中,与其结为夫妻生活。这是民间人家,为了填补家庭劳动力丧失导致生活困难、迫于无奈下的折衷办法。

为何寡妇有权可以使用亡夫家产?根据宋代律法,若夫死而有子嗣,那财产名义上为儿子所有,寡妇不过是儿子长大前的财产管理者;若无子嗣,那寡妇则有立嗣权,便可用过继或是收养的方式为亡夫管理家产。由此可见再嫁与招接脚夫的区别相当明显,再嫁妇女不能拿亡夫财产的一分一毫,因在儒家宗法制度上,该名妇女已和亡夫家族无任何关系,而招接脚夫的寡妇并未改嫁,仍为亡夫族人,自然有权管理夫产。

不过,招接脚夫有相当严苛的要求。若亡夫与其兄弟并未分家,或是亡夫家中劳动力人口足够,寡妇不可以招接脚夫,如果招了便视同再嫁。收集南宋地方官诉讼的《名公书判清明集》,就收录一件寡妇招了接脚夫,并与亡夫兄弟、继子争家产的判词:

今已改嫁刘有光,遂已接脚为名,鹊巢鸠居,岂能免魏景谟等之词乎?魏景宣非无子孙,且其屋系同居亲共分,法不应召接脚夫……赵氏改嫁,于义已绝,不能更占前夫屋业。

——《名公书判清明集》

为避免因家产、子嗣引起的纷争,《宋会要》载:“妇人夫在日,已与兄弟伯叔分居,各立户籍之后,夫亡。本夫无亲的子孙及有分骨肉,只有妻在者,召到后夫(接脚夫)同共供输,其前夫庄田且任本妻为主,即不得改立后夫户名,候妻亡,其庄田作户绝施行”,此条敕令,出于税役制上的考虑,将接脚夫定位在提供生产力,使亡夫家之税役得以供输不阙,并保护亡夫家的财产,避免被不肖接脚夫假借名目侵吞。所以,寡妇招来的接脚夫,他只有寡妇亡夫家产的使用权而无所有权,不能将之纳入自己名下。而接脚夫的子嗣,无论是否与该寡妇所生,都不能继承其财产。

当了接脚夫不仅有诸多限制、地位比一般赘婿还低,甚至可能会吃上官司,那为何有男性甘愿与寡妇婚配呢?这是因为宋代商业发达,导致人们追求财富,社会上弥漫着重财风气,连带影响婚俗。司马光(1019-1086年)曾批评“今世俗之贪鄙者,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知多少”,由于结婚需要花费大笔钱财,让手头不那么宽裕的男性,选择和拥有耕地权或财产的寡妇为妻,因为既无需支付聘礼费用,又能坐享其成。

宋代寡妇招夫,尽管律法已明文规定,但还是发生许多为财产对簿公堂的例子,比如接脚夫挥霍寡妇家业、亡夫之子与接脚夫之子争产、因招夫产生的立嗣问题,或是接脚夫之子是否该奉养寡妇等,这些纷争与现代电视剧、社会新闻十分相似。对于寡妇来说,招夫是为了填补劳动力,但愿意到寡妇家的接脚夫,多半是为了寡妇的家产而来,自然容易产生矛盾,而招夫衍生的问题,追根究柢还是源自传统农业社会需要劳动力与子嗣香火所致,因此直至宋亡,都未能将此社会问题消除。

(0)

相关推荐

  • 封建女性能分财产吗?能,在娘家没兄弟时可以继承大部分家产

    在封建社会里,女性一直都是男性附属品一样的存在,且随着父权制和夫权制的更加完备,女性的社会地位日益边缘化,在父兄.丈夫面前多数处于卑幼的位置,在家从父,出嫁从夫,没有独立的人格. 这种情况下,处于弱势 ...

  • 中国古代婚恋观念的变迁

    唐代是中国继汉代之后的另一个盛世,国力的强盛,使得社会和文化都呈现比较多元而且开放的现象,性和婚姻的自由度也是如此,可是到了宋朝中期以后,中央集权的强化以及理学思想盛行,社会收到严密的控制.在封闭.禁 ...

  • 古代嫡妻嫁妆权(中):与夫共享,和离改嫁还能带走的唐宋时期

    对古代女性来说,嫁妆可能是她唯一可以理直气壮向父权家庭索要的财产,进入唐朝后,女性的嫁妆权益开始见诸法律,但不能就此认为唐朝以前的女性没有这份权益,更不能认为唐朝女性的地位比唐之前高. 本系列文是讲述 ...

  •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南宋至明代的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南宋时,朱熹继承了程颐的思想,陆九渊继承了程颢的思想,这就诞生了后来的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程朱即程颐.朱熹:陆王即陆九渊.王阳明.无论是程朱理学还是陆王心学,目的都是为 ...

  • 程朱理学与阳明心学

    一.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由北宋时期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到南宋时期朱熹集为大成. 理学根本特点就是将儒 ...

  • 程朱理学扼杀人性,为什么还会被封建王朝推崇?熊赐履是罪魁祸首

    程朱理学现在中国封建历史上,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程颐程颢这俩兄弟就是跟苏轼同时代的文人,他们对儒学的研究入木三分,做什么事情都讲究一个天理.也就是他俩开启了程朱理学的先河,理学其实就是对儒学的一种拓展 ...

  • 听倪培民教授讲儒学:从程朱理学到陆王心学的转折

    倪培民,美国格兰谷州立大学大学教授.1954 年生于上海.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1978 年考入复旦大学,获复旦大学哲学学士(1982),西方近代哲学硕士(1985),并被推荐赴美国康涅狄克大学深造 ...

  • 《中国哲学简史》新儒家:程朱理学,王阳明心学起源

    在邵庸和张载等人的宇宙论之后,新儒家分成了两个学派,这两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兄弟二人.号称"二程",弟弟是程颐(1033-1108)开创,由朱熹(1130-1200)完成.称之为&q ...

  • 汉武帝为什么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程朱理学等同于孔子国学?

    汉武帝时代,以大儒董仲舒为代表的新儒学应运而生,一跃成为了后世数代王朝的治世经学.为什么需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过改良后的新儒学,主张维护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强调尊卑有序.君为 ...

  • 干货!简述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不同

    中国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分裂之后,进入隋唐大一统时代,逐步建立起以儒家经典为标准开科取仕的科举制度,但当时的儒学已经丧失了过去在孟子.荀子.董仲舒时代的活力,加上道家思想的复兴与佛教传入中国,人们更感兴 ...

  • 甄嬛传:你想不到是程朱理学和严蕊的《如梦令》救了槿夕和苏培盛

    甄嬛从甘露寺怀孕回宫,是带着复仇之心回来的,默默布局,言行举止小心谨慎,挑不出半点毛病,这让想找个茬收拾她的皇后和安陵容一干人心焦难耐,只好把目光先转移到她的左膀右臂身上. 一个柳叶合心璎络从苏培盛身 ...

  • 我们误解了的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

    接着上节所说,程朱理学的开创者是北宋五子,但是程朱理学以程朱两个姓氏为名,足以见到程朱两姓的作用,程指的是程颢.程颐二兄弟,江湖人称"二程",朱就是大名鼎鼎的朱熹. 理学实际开创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