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雷吟诵讲堂(高)第七课《枫桥夜泊》
阿雷吟诵讲堂(高)第七课《枫桥夜泊》
吟咏诗词经典,传承中华文化!欢迎走进阿雷吟诵讲堂。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倾听与陪伴!今天我们要吟唱的这首诗,是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十一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诗《枫桥夜泊》。
一首无限愁绪的羁旅诗
提起《枫桥夜泊》,不仅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甚至像日本等亚洲一些其他国家的小学教科书也收录此诗,可见其影响之广。
我们还是先来吟诵一下这首流传甚广的诗吧: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还记得我们在中年级讲过的纪行诗吗?唐代诗人张继的这首诗也是一首纪行诗。那为何标题为羁旅诗呢?纪行诗和羁旅诗一回事吗?
羁旅诗又称为记行诗、行旅诗,是指诗人因各种原因远离家国,用诗歌的形式反映客居异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苦并引发对亲人的思念,对故乡的思归,对自我人生如寄处境的感慨等内容的诗歌。换句话说羁旅诗应指人们被抛出原本属于自己的生存环境而被移植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所产生的不适应的心理感觉所创作的诗歌。
当羁旅不定的张继夜泊姑苏枫桥时,一首千古绝唱的愁诗随着寒山寺的钟声从张继嘴里吟咏而出。
一位生卒成谜的唐诗人
可以说一首《枫桥夜泊》成就了苏州的枫桥、寒山寺,让今天的人们依然趋之若鹜。但
写出这首千古绝唱的愁绪诗的作者,甚至连生卒年月都不知晓,仅有的生平信息要看其他诗人来推测,简直有些不可思议。
据说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753)的进士,然而后来铨选落第,被迫漂泊。虽然后来也陆续做了一些官职,但却从不逢迎权贵,家中始终一贫如洗。能够证明其身世的诗人刘长卿,是他为数不多的朋友,据说在张继上任盐铁判官仅一年多的时候就病逝了,刘长卿作悼诗《哭张员外继》中曰“世难愁归路,家贫缓葬期。”穷到连死后埋葬的日期都要推迟延后,可见其生前清廉正直到何种程度!
一点吟诵方面的小知识
今天,我们来聊聊吟诵的第五条规则:平低仄高。
何为平低仄高呢?是指以两个字为一个单位,后一个字为标准,平声旋律下降,仄声旋律升高,形成乐句旋律的高低起伏和整首旋律的音高对称。这是近体诗文的读法规则。也就是说,近体诗吟诵的时候,二、四、六等偶位字,平声读低,仄声读高。一、三、五字的高低由后面的那个字的高低决定,两个字为单位一起高或一起低。
平低仄高,是汉语的特征造成的。上古音、中古音都是平低仄高的。吟诵时依字行腔,自然平低仄高。
拿今天吟诵的这首《枫桥夜泊》的第一句来说,“月落乌啼霜满天”,“月落”都是入声字,按照两个字为一个单位的话,“落”是入声字,属于仄声,所以“月落”要读的高而短促;“乌啼”的“啼”是平声,所以“乌啼”读得低,且“啼”要读长。“霜满天”三个字,因受第二字仄声字“满”的影响,而读得高,且“天”是韵尾,要声音拖得很长。我们可以试着读读这句,然后以此类推,读读其他诗句。
一曲夜半钟声的愁绪调
这首七绝,是大历歌中最著名之作。全诗以一愁字统起。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这二句既描写了秋夜江边之景,又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夜行无月,本难见物,而渔火醒目,霜寒可感;夜半乃阗寂之时,却闻乌啼钟鸣。如此明灭对照,无声与有声的衬托,使景皆为情中之景,声皆为意中之音,意境疏密错落,浑融幽远。一缕淡淡的客愁被点染得朦胧隽永,在姑苏城的夜空中摇曳飘忽,为那里的一桥一水,一寺一城平添了千古风情,吸引着古往今来的寻梦者。
这首七绝是仄起的,用的是“先”韵,这个韵有伸展、致远、终收之意。整首诗开口度大的是比较多,加上韵字的反复出现,使得这首诗吟诵起来,不像字面意思那样凄凄惨惨,而是意境相对开阔。
诗的开头两个入声字“月落”读得短促而高昂,与后面“乌啼”形成强烈对比。月落凌晨让作者心惊,天就要亮了,而忧愁此时涌上心头,“啼”字拖长感觉愁思无限。最后一句的入声字“客”字点出了愁归羁旅的主题。全诗倒叙更让景致与意象如在眼前,层次推进。大家可以参照上面的吟诵规律的介绍,一起再来吟诵一下这首愁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