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一本 | 《贫穷的本质》

上个月乘着诺奖的热度,把这本《贫穷的本质》读完了。

图片来自网络

书的作者是阿比吉特·班纳吉 (Abhijit V.Banerjee)与埃斯特·迪弗洛 (Esther Duflo),这两人是今年诺奖经济学奖的获得者。本书主要关注贫穷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穷人有什么样的特征(也许更重要的是提醒读者,我们错以为穷人会具有什么样的特征),以及我们应该怎么应对(或者有哪些行为并不能产生期待的效果)。以下是个人读完的一些感想。
今年诺奖经济学奖得主,来自网络
贫穷是一种无法避免的现象,无论如何,贫困无法被消除。我们常说,“分工”是经济的最基本形式之一,它即使在动物群体都能被观察到。很多现有的经济学现象,究其原因,都能追溯到“分工”上面。而贫穷,甚至不需要引入“分工”这个概念,就“理所应当”地存在。
如果用我们现在的眼光去看,我们大概可以将其定义为能产生的“剩余价值”过低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人首先在生活水平上仅能维持较临界线(恰好活着,可以参考马尔萨斯模型里的状态)高得不太多的生存状况。很容易推理得到,从工厂角度,考虑上各种人事摩擦、技能训练的成本,也看不到榨取其剩余价值的经济性。对于这位“穷人”来说,似乎这个世界根本就是“暗无天日”的。
以上的描述当中,我们已经不难感受到一种“恶性循环”的存在。越穷越缺乏必要的学习机会,剩余价值越低,越无法换取勉强生存以外的收入,就越无法学习……就像一个陷阱——“贫穷陷阱”。
掉进陷阱的人与没有掉进陷阱的人,经济上的距离将不可避免地越拉越大。作者在书中给出了一个“s曲线”来描述这种现象,跟产业成熟曲线不无相似,或许世界上的很多事情,道理都是通用的。
那么这种陷阱是否真的存在呢?作者并没有明确给出答案,他尝试用一种委婉的措辞来表达观点,并举了一些反例,也给出了一些“如果……,也许就可以……”这样的构想。但这似乎无济于事,那些反例,读下来,似乎更像是特例,那些构想,确实有获得成功之例(如消毒过的蚊帐),但仍需时间来证明其效果的边界。
而对于可能导致陷阱现象出现的原因,作者做了诸多探索。比如,穷人或许不懂得预防的好处而“宁愿”等到生病的时候花更多的钱,穷人或许无法克服短期欲望将消费转为对未来的投资,穷人在灾难面前抵抗力更差、容错率极低,等等。
但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其中一个原因:
我们感到压力时更难集中注意力,这可能会降低我们的效率。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贫穷与身体所分泌的皮质醇水平密切相关,因为皮质醇水平标志着压力的大小。相反,当家庭成员接受某种援助时,他们的皮质醇水平就会有所下降。例如,与母亲未接受墨西哥现金转移计划的孩子相比,受益于该计划的孩子的皮质醇水平要低得多。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皮质醇会直接损害人的认知及决策能力。由压力释放的皮质醇会影响大脑的部分区域,如前额皮质、类扁桃体、海马区,这些都是认知功能的重要区域;特别是前额皮质,该区域对于抑制冲击响应很重要。因此,将实验对象置于实验室的压力环境之下、面对不同的经济选择时,他们不太可能会做出理智的决定。
因为贫穷(更容易生活在压力当中),皮质醇更高,皮质醇会影响做出决策能力,这样会导致长期来看穷人的发展会比不上皮质醇更低的不那么没那么多压力的人。这也是一种恶性循环的方式。
但这种方式,在我看来,是最残酷并且可怕的。如果说那些外生的因素只是地域隔离,那么这一项,在生理层面产生的差距,就如同生理隔离一般让人绝望。
所以,在一般的社会,如果因为某种因素而不幸陷入贫穷(很可能只是因病致穷,在此之前,可以是任何收入阶层),那么这种恶性循环也许就会开启(也许不会在这一代就开启,但后代一旦生活在压力的环境里,就有可能开启)。这是一个反向的“棘轮效应”,像是悬在每一个人头上的将要落下的剑。
让人不寒而栗。
总体来说本书是一个经济学的实证书本,不涉及太多伦理和道德、哲学的内容。作者不会用那种故事性的口吻给你描绘一个水深火热的世界,不会给你贩卖焦虑,而只是将数据摆上台面。正因如此,读这本书的时候不会有太多愤怒、同情或其他情感。
这也许是作者作为经济学家的自觉,但无心插柳地,它还提示了我们——贫困是一种现象,不是一种情感。我们不需要什么悲天悯人之心,面对贫困,同情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极端情况下,还有可能让我们变成“瑞典女孩”。认认真真冷静下来,通过实证的手段寻找解决的方法,才是合理的 。
感谢阅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