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翘课喝酒杀人思凡未婚先孕,但我是个好和尚

大圣的小宇宙

第340篇原创文章
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说什么王权富贵,怕什么戒律清规

文/ 大圣

在《西游记》里,唐僧作为西天取经行动小组组长,平心而论,五个人中间,工作能力最弱,除了会念经,一无所长;辨别是非能力最差,多次造成冤假错案,还喜欢瞎指挥,因为决策失误,好几次差点儿导致取经大业半路夭折。

但是,唐僧是由观音菩萨亲自挑选,唐王李世民亲自任命的组长,是取经团队的核心,根红苗正,是五人中唯一没有犯罪前科的人,虽然各方面能力最差,但政治立场最坚定,是取经事业取得成功的可靠保证,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

至少,在佛学造诣和个人修养方面,唐僧给人的印象是无懈可击的,严守清规戒律,静若止水,心无旁骛,一心向佛。

果真是这样的吗?

如果我们仔细看过《西游记》原著,你就会发现,唐僧这个人啊,表面中规中矩,很乖的样子,其实,也是性情中人,个人经历非常复杂。

你很难相信,唐僧曾因为翘课被学校开除过,不止一次破戒喝过酒,为了报仇亲手杀过人,面对美色诱惑,多次动过凡心,甚至未婚先孕......

1

我们不会随意污蔑一个功成名就,化身成佛的得道高僧,凡事用证据说话。

首先,我们知道,唐僧的前世叫金蝉子,是如来佛祖门下二弟子。

按理说,身为西天最高学府——大雷音寺佛学院的学生,如来老师亲自授课,你作为排行第二的徒弟,应该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给师弟们带个好头,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复习,以弘扬佛法为己任,让佛光普照大地,泽被苍生。

可你都干了些什么?

在《西游记》最后一回里,佛祖他老人家亲口说过:“因为汝不听说法,轻慢我之大教,故贬汝之真灵,转生东土。”

上课不专心听讲,在下面搞小动作,动不动就翘课,在外面散布一些不利于佛教的言论,这样的学生留着有什么用?太让老师失望了!必须严肃处理,开除学籍,贬去真灵,转生东土,再想入我佛门,哼哼,等下辈子吧。

也就是说,唐僧在上学期间,根本就是个学渣,被学校开除,连佛学院的毕业证都没拿到。

当然,这都是唐僧上辈子干的事儿,过去的事情我们不追究了,就说这一世。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唐僧很大概率是亲手杀过人的。

吴承恩在《西游记》一百回之外,专门写了一个《附录》,讲唐僧的身世。

大意是说,唐僧的父亲陈光蕊在上任途中被强盗刘洪杀害,母亲原本是丞相家的小姐叫殷温娇,因为怀着唐僧,被迫委身于刘洪。

唐僧出生后,母亲把他放在木板上顺江漂流,被金山寺和尚搭救,抚养长大,剃度出家,赐法名玄奘。

十八年后,母子相见,玄奘得知身世,遂到京城找丞相姥爷伸冤,凶手刘洪终于落入法网。

接下来呢?原著中是这样写的:

把刘洪拿到洪江渡口先年打死陈光蕊处,丞相与小姐、玄奘,三人亲到江边,望空祭奠,活剜取刘洪心肝,祭了光蕊,烧了祭文一道。

活剜心肝,具体是谁操的刀?书里写的很含糊,可能是法警,也可能是受害者家属。如果是家属,丞相和小姐应该不会亲自动手,最有可能的,就是死者的儿子玄奘。

什么清规戒律,什么绝不杀生,什么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杀父霸母之仇,不共戴天,挖出他的心肝,直接送他上西天。

2

如果说,这算犯了杀戒,那佛祖想必也是可以原谅的,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有点儿不应该了。

唐僧在观音菩萨点化下,决定远赴西天,求取真经。

临行前,唐王李世民亲率文武百官,一路送行到关外。

唐王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路上遇到麻烦,只要你说一句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我看谁敢不给面子?记住,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玄奘说:“请领导放心,保证完成任务!送君千里终须一别,都别送了,挺忙的,回去吧。”

唐王着官人执壶酌酒,太宗举爵,说:“来来来,喝一碗壮行酒,祝你一路平安,早日学成归来。”

玄奘接了御酒道:“陛下,酒乃僧家头一戒,贫僧自为人,不会饮酒。”

太宗道:“今日之行,比他事不同。此乃素酒,只饮此一杯,以尽朕奉饯之意。”

三藏不敢不受。接了酒,复谢恩饮尽辞谢,出关而去。

你们看看,平时在桌上谁劝都不听,不会喝,开着车,吃着药,有点多,滴酒不沾,各种推脱。等领导一过来敬酒,受宠若惊,马上站起来给自己倒一大满杯,表面鼓成汽车灯那种,我干了,您随意,一饮而尽。

你说气人不气人?

什么叫“素酒”?酒还分荤素?什么叫“不敢不受”?你真不喝他能把你咋地?领导又不会吃人。

看人下菜碟,唐僧这点做得确实不太好,如来也很生气,说老子在天宫参加宴会,玉皇大帝敬酒我都不喝,一直以茶代酒;满桌子龙肝凤髓山珍海味,老子只吃凉拌黄瓜花生毛豆,这酒肉之戒,怎么到你这儿说破就给破了?

看似小事,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个人的腐败堕落,就是从这些不起眼儿的小事开始的,说到底,还是生活作风不够硬朗,政治立场不够坚定。

关于唐僧意志力薄弱这一点,在面对美色诱惑时,表现得尤为突出。

在“四圣试禅心”一回中,黎山老母与观音、文殊、普贤一起,幻化成母女四人,色诱唐僧师徒,说:“小妇娘女四人,意欲坐山招夫,四位恰好,不知尊意肯否如何。”

遇到这种情况,作为取经行动小组的组长,应该怎么做?

当然应该婉言谢绝:对不起啊,好意我们心领了,但我们是出家人,有特殊任务在身,恕不能从命,希望您和您的三个女儿,能找到比我们更合适的人,祝你们幸福。

应该这样回答对不对?可唐僧是什么表现?书中说:三藏闻言,推聋妆哑,瞑目宁心,寂然不答。

沉默不语,到底在想什么?是在考虑人员如何分配的问题吗?

那妇人一看,唐僧态度模棱两可,就接着做思想工作:

“舍下有水田三百余顷,旱田三百余顷,山场果木三百余顷;黄水牛有一千余只,况骡马成群,猪羊无数。东南西北,庄堡草场,共有六七十处。家下有八九年用不着的米谷,十来年穿不着的绫罗;一生有使不着的金银,胜强似那锦帐藏春,说甚么金钗两行。你师徒们若肯回心转意,招赘在寒家,自自在在,享用荣华,却不强如往西劳碌?”

话都说到这儿了,唐僧应该站起来严词拒绝:住口!你有家财万贯,我有理想信念,休想用金钱美女拉拢腐蚀我们,我们是绝不会答应的,哼!

可是,并没有。

书上说:那三藏也只是如痴如蠢,默默无言。难道是在犹豫吗?

那妇人接着说:“我今年四十五岁。大女儿名真真,今年二十岁;次女名爱爱,今年十八岁;三小女名怜怜,今年十六岁,俱不曾许配人家。料想也配得过列位长老,若肯放开怀抱,长发留头,与舍下做个家长,穿绫着锦,胜强如那瓦钵缁衣,雪鞋云笠!”

此时,唐僧再次做出了奇怪的表现:三藏坐在上面,好便似雷惊的孩子,雨淋的虾蟆,只是呆呆挣挣,翻白眼儿打仰。

我猜,大概是在心里说:真真、爱爱、怜怜,三个如花似玉的漂亮女儿分给我三个徒弟,然后让我跟你一个半老徐娘结婚,你当我傻吗?

3

唐僧最终没有答应那个妇人。

所以,这次由西天组织的测试,除了八戒没考及格,其他人都过关了。但唐僧的这份答卷,疑点颇多,并不令人满意。

这不是我吹毛求疵鸡蛋里挑骨头啊,唐僧的思想意识确实是有问题的,到了女儿国,终于彻底暴露了。

还记得当时都发生了什么吗?对,唐僧怀孕了。

在女儿国城外,因为贪图一时的欢愉,唐僧和八戒喝了子母河里的水,先后怀了身孕,孙悟空费了好大周折,找了各种关系,才把胎儿打下来了。

这要是把孩子生下来,我就问你,回头怎么跟别人解释?

说那天不小心喝多了,后来不知道咋回事,一下子就怀上了,有人信吗?

取经团队进入女儿国后,太师受国王委托,专程到宾馆看望,宾主双方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就双方共同关心的话题交换了意见。

在会谈中,太师提出:“愿以一国之富,招赘御弟爷爷为夫,坐南面称孤,我王愿为帝后。”

每个人都有爱的权利,你不愿意,直接拒绝就行了:不好意思,我已经有女朋友了。

可唐僧呢,像前几次一样,不置可否,越加痴哑。问急了,就转头问徒弟:“悟空,凭你怎么说好?”

终身大事,不应该你自己拿主意吗?怎么好去问一只猴子?

后来,唐僧见到了女儿国国王,果然是貌如天仙,风情万种:

眉如翠羽,肌似羊脂。脸衬桃花瓣,鬟堆金凤丝。秋波湛湛妖娆态,春笋纤纤娇媚姿。斜红绡飘彩艳,高簪珠翠显光辉。说甚么昭君美貌,果然是赛过西施。柳腰微展鸣金佩,莲步轻移动玉肢。月里嫦娥难到此,九天仙子怎如斯。宫妆巧样非凡类,诚然王母降瑶池。

面对女王,唐僧当时意乱情迷,耳红面赤,羞答答不敢抬头。战兢兢立站不住,似醉如痴。

在央视86版《西游记》中,唐僧在拒绝女王求婚的时候,竟然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今生已身许佛门,来世若有缘分......”

你们大家听听,这是一个大德高僧该说的话吗?如来他老人家为了让你修身成佛,重返西天,把取经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你,你倒好,居然跟一个凡人私定了来世的姻缘,这还取什么经,成什么佛?

后来,唐僧在女儿国被蝎子精抓去,女妖精对唐僧百般挑逗,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行者在格子眼听着两个言语相攀,恐怕师父乱了真性,忍不住,现了本相,掣铁棒喝道:“孽畜无礼!”

你看,“恐怕师父乱了真性”,就连孙悟空都对唐僧的定力不放心。

4

还好,经查,那句“来世若有缘分”系电视剧中的台词,在原著中,唐僧并没有说过。

幸好没说过,如果真那样说了,以如来的火爆脾气,恐怕轻饶不了唐僧,发回原籍,再转世一回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尽管唐僧动了凡心,但值得欣慰的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最终还是守住了底线,忍痛割爱,离开了女儿国。

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一个男人抵御住了美女、金钱和权利的三重诱惑?这些不正是我们一生苦苦追求的目标吗?

唐僧在犹豫不决的时候,跟徒弟们说过三句话,道出了其中的缘由:

——我们在这里贪图富贵,谁却去西天取经?那不望坏了我大唐之帝主也?因为肩负神圣使命;

——教我在此招婚,你们西天拜佛,我就死也不敢如此。因为害怕佛祖降罪;

——但恐女主招我进去,要行夫妇之礼,我怎肯丧元阳,败坏了佛家德行;走真精,坠落了本教人身?因为不愿失去多年的修行。

正是由于有法律的约束,机制的监督和道德的自律,使唐僧不能、不敢、不愿忘记初心,放弃西天取经的任务。

多年以后,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写过一首诗,里面有这样几句: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一手佛珠,一手美女,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岔路口,不知去向,左右为难。怎么办?

人生总要有所取舍,有所为,有所不为,小孩子才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许多事情并没有标准答案,只看你心中到底想要什么。

喜欢的人,或者喜欢的事儿,你总得干一个吧,一路向西,成就佛门千秋伟业,留在女儿国,就是一段旷世情缘。

人生苦短,如白驹过隙,滚滚红尘中,愿我们都能做出最好的选择。

- End -

│编      辑:小   丽

│图      片:网   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