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财务课上,很多财务人有这样的感慨:“老师你讲的挺好,可是回到公司有谁听呢?我们财务部在公司是没什么地位的,讲的话没人听!”。
“你们财务部的人,怎么看上去总是特别不高兴?每次去报销,脸都是臭臭的?”
我最早是做业务出身的,做过采购与销售,做财务管理是后来的事,业务与财务两大块的亲身体验,给了我这样一条观察:这两大块是完全相反的节奏,业务总是要快、再快、更快,而财务似乎是那个拖后腿的慢角色。切入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去,大家看看,下面这组现象是不是很熟悉?
签合同、批准投资和采购申请,好像都是火烧眉毛的事,财务部好像一直被“马上响应业务”这个政治正确的道德压力绑架着,在必须快速响应的压力下,合同都没来及仔细审核,投资的细节没得到满意的答复,匆忙之间就签字批准了。
这种交流模式,给组织传递了这样一个信号:财务部就是一个橡皮图章。
从财务自身角度,觉得太多的业务细节也不好消化,反正也不懂,算了,签就签吧~这样一推一让,很多重大财务决策就“懵懵懂懂”地通过了。
然后,在复盘时发现一堆问题,都反映在月末的财务报表上了:账龄超180天的存货报废多少万,闲置的设备做减值处理打掉了多少万……
要从一个共识做起,财务要与管理层、业务达成这样的角色分工共识:业务快思考,财务慢思考。业务求快,这是竞争需要,没问题,但一个组织不能每个人都图快,总得要有一个节拍器,要有一个慢思考者,而财务就是这样的理性思考者。有一个以心理学家背景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学者,叫丹尼尔·卡尼曼,他将大脑思考分成两类,由大脑深处杏仁核驱动的快思考,作者称之为系统1思考,而大脑皮层则负责慢思考,即系统2思考。
我将核心要点列一个简表:
快思考——系统1受感性支配,这种快思考的优点是不用花脑力思考习以为常的东西,省下大脑带宽,提升认知效率。如果什么事都要仔细考量,那我们的生活可以说寸步难行。比如:出门进电梯,我们不会一一验证电梯的安全性后才决定是否进去;上班坐公交,我们不能验证确保司机没有酒驾才决定是否上车……所以,系统1快思考的作用是把以前的经验打包,形成一个认知快捷键,提升我们的认知效率。但是,光有快思考也不行,有些所谓的认知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是需要重新拉回到大脑皮层进行慢思考的。条件变了,假设不再成立,以前的经验就要被推翻。拿前面列举的情形,看看针对业务的快思考,财务可以做怎样的慢思考。1)对于销售部快速签约的慢思考回应,就是要求销售整理出该客户上一张合同履约事项,比如:答应承担20%的开发费用,是否已经完成结算,这些未履约事项不盯,公司就白白损失了一笔可以收回的费用。而且从实操角度,签新合同之前的卡控,是唯一的控制时机。2)自动化设备的投资,问一下工程技术部,这是否是为某个客户投资的专用设备,如果是专用设备,如果1年之后客户没有后续订单承诺,那么18个月收回投资的测算是否就要打个问号?不是说公司一点风险都不能承担,财务慢思考最起码的一个作用,就是让管理层Take Calculated Risks,要投也要知道是承担了多少个月的订单敞口风险。3)新材料马上启用的采购申请,财务部应当让技术部提供所有的相关变化,材料是省了,其他成本会不会增加呢?如果新材料的使用会引发一个人工预处理的作业,那么材料的成本节约能否Cover多出来的人工成本呢?
上面三个例子,比较有代表性:
无论是外部机会与损失把控,还是内部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公司的种种业务决策,都需要财务的慢思考角色。一个管理会计要发挥其专业价值,首先得在管理思路上让管理层与业务形成一个共识:业务快思考,财务慢思考。这个共识可以体现在一些制度建设之中,比如所有的设备投资,必须先通过财务的ROI测算;所有的合同签约,销售与采购要提前规划,给财务2个工作日的审核时间。针对“财务慢思考”的思路,我想分享一条实践经验,就是“决策审核清单”的建立。公司的决策是所有重大资源消耗的决定性一步,这一步没有做好充分的论证把控,事后的财务分析都只是在“解释一个灾难是怎样发生的”。所以,决策前的控制清单一定要尽可能地细致全面。
决策清单分两大类:
这份清单很长,我挑重要的,或者说大家容易忽视的讲。假设组装线的产量是每分钟1万片,而测试线的产量是每分钟8000片。如果组装车间要求投资50万,将产量从每分钟1万片提升到1万2千片,理论上也可以算出一个产能上升的边际利润贡献,通得过ROI两年收回的数字测算,但是,从资源的协同效益上讲,应当把钱花在测试车间,尽快把测试的产能提上来。业务部ROI表上的节约,这种节约叫理论节约。一个班次人工用10个人,用自动化设备可以提升1倍的效率,10个人可以变5个人,一条线省5个人,10条线可以省50个人,同样,ROI也是一个不错的回报率。这时,你要问一下,剩下的人去哪了?如果公司没有扩招人的计划,公司又没有裁员的配套方案,那么省下的不是工人,剩下的只是工时而已。这个时候,你就会看到我第一模块里讲的,自动化设备投资只是带来了工人抽烟时间的增加。这种节约叫做假节约。第3条,对于新产品订单增加而扩大产能的新设备购买,特别要留意的是工时与机时的基数据础假设。这方面,我们有过失败的教训。某个新产品,一周有1000万片的订单,需要配置10台机器,但是10台机器买回来之后,进入量产后发现有3台机器一直闲置不用,经过项目复盘才发现,由于设备是定制的,有6个月的交付期,导致我们在6个月前下订单时,手头并没有大规模量产的产出率数据。所以在计算设备数量需求时,用的是prototype的标准机时,在样品开发阶段,我们只能做10万片的小规模试验,那个时候的工人是新手,机器的单位产出率只有每分钟150片,我们忽略了一个Learning Curve的学习效率,做10万片与做1000万片,6个月前小批量生产与量产操作,这里有着巨大的差别,实际量产我们做到了每分钟200片的产出率,比150片高出30%。经过这个事件,在新产品的产能配置上,我们懂得了要建立一个量产放大系数的参数。这个案例,从小样到量产,该节约的钱却没节约下来,有点像我们常说的那句话,是“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
我们再来看合同审核控制清单:
我们也是吃过亏的。签约时,增值税率是16%,一张116万的合同,价是100万,税是16万。但是在完成交付的6个月后,增值税率降到13%,供应商狡猾地开了一张价款为102.65万的发票,因为102.65万×1.13还是等于116万,采购在核对总价116万不变后,就提交了付款申请,财务在付款时也只是审核了合同与发票金额的一致性,结果我们因为税率的下调多付了2.65万的成本。比如咨询公司的美国专家来做的软件服务咨询,由于是与境外机构签的约,支付时需要代扣代交预提所得税,100万的合同只能付给对方90万。结果起了争议,后来因为事先没有说明,各打五十大板,我们白白地多承担了5万税费。这里插一个细节,我们财务部发现采购部一直在为对方说情,让我们一度怀疑采购员是否有吃里扒外的猫腻。这种疑惑永远只是猜测,无法证实。但是通过一个透明的控制清单,可以丑话说在前面,避免不必要的猜疑。怎么样,一个好的财务,可以通过职业化的手段,把一个道德问题简化成一个数学问题。有必要提醒法务部做一个关联方关系审核。我们有一次发现来竞标的三家企业背后的实际控制人竟然是一家。这个提醒只要想到就能防到,现在的“企查查”、“天眼查”软件可以帮公司规避这方面的风险。还是那句话,多花一点时间做慢思考审核,就有机会避免不必要的损失。篇幅关系,无法把一条条经验都往上贴,但是每一条,用“血和泪”的教训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家大业大,浪费也大。我和公司踩过的坑,一一编入这次《管理会计30讲》课程里,给大家起到警示的作用。如果有必要,你可以把这一讲内容转给公司高层,以便帮你促成这样的决策共识:业务快思考,财务慢思考。用这条管理共识解决“快”与“慢”的矛盾。在实操工具上,我给大家分享了决策控制清单的实践运用,我分别用投资控制清单与合同控制清单两个方面的6个案例,与大家分析了经常被人忽视的关键控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