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步原来是向前,解析布袋和尚的禅机——作者:渤海居士冯志亮
壶中存佛理,
茶内藏禅机;
盏空悟大道,
汤溢解沉迷。
《茶禅》——作者:渤海居士冯志亮
平日常赞他人“聪明”,然何为“聪明”?一听则知是为“聪”,一看便懂是为“明”。故耳聋称之“失聪”,眼盲称之“失明”。但“聪明”并非“智慧”,“智”者认知也,“慧”者领悟也,故佛家称时能达观真理之人有“慧根”。若外聪明而内智慧,需心净如镜,先涤除一切“垢”,后照破一切“相”,方成就一切“功”……
当我们参寺拜佛时,行至寺院门口,常常可以看到一个坦胸楼坏笑容可掬且背着一个布袋子的和尚,我们都称他为弥勒佛。实际上,弥勒佛的法像不是如此,那个心宽体胖,笑容迎人的乃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是历史上著名的佛教人物,他以大腹翩翩和笑口常开,深受人民的喜欢,他以杖挑布袋、四方云游、佯装疯颠和出口无定,被世人称为最接地气的和尚,他的“布袋故事”以及充满智慧禅机的偈诗,千百年来更是为人们津津乐道。
据说,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的化身,他时常背着袋子四处行慈化世。相传布袋和尚的布袋总是深广无比,神奇无比,装入死鱼,能瞬间复活;装入枯树,能顷刻发芽。有人欺他,倒入馊饭馊菜,可他取出时却新鲜美味无比;有人害他,夺过布袋焚之,可第二天还是完好如初,依然背着布袋,笑容满面。有人再次夺之焚之,可布袋仍就丝毫无损,往复数次,所有的人方知他是神人。
有人问他法号?他同样偈诗: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打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在他所有的偈诗中,他的《插秧诗》最为豁达和大度,也最为人们熟悉和喜爱:手把青苗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稻(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这首诗与《易经》中《需卦》的思想不谋而和,需卦其实就是等待者的进取哲学,《需卦》初九爻云:“需于郊,利用恒,无咎。”卦辞所说的等待里也能“利涉大川”便是“退出即向前”。
退一步风平浪静,让一步海阔天空。古人劝我们要精进,这精进,有前进的意思,也有适时后退的意思。如此,对我们有诸多这方面的教导。我们如果自己观察一下世间现象,也会发现同样的道理。
一辆车,要起动时,会后退一下,依靠后退时的反冲力往前起动。我们跑步也一样,要脚往后蹬,才能前进。你要行船,就要把桨从水中往后面划,往后划得越带劲,船就行得越快。不知适时后退者,不能前进。大雪封山了,你硬要爬过去,雪崩就会埋了你。悬崖绝壁,硬要穿过去,就会头破血流。其实,大雪封山,你可以绕着过去;绝壁,你可以攀着过去。只要不失原则,后退,有时也是向前。
人与人相处,难免发生摩擦,若能开阔心胸,谦让容忍,退后一步,将使紧张关系转为和睦,若待人能谦退礼让,定能赢得彼此的尊重。因此,退让或为人设身处地,常使人生道路变得海阔天空。能够在功名富贵之前退让一步,是何等的安然自在,在人我是非之前忍耐三分,是何等的悠然自得。
正如星云大师曾言:只有退一步,你才能够看得更全面。我们照相的时候,不是都用过广角镜头吗?如果要拍一幢尖顶的房子,你站在离它半米的地方,可能只看到它的一块砖;如果退后半米,可能就能看见一面墙;再退后一米,可能就能照见整栋楼;再退后一些,可能连房子的屋顶、天空的白云、屋前的花草,全部都能拍进去。只有退一步“出世”,才能进一步“入世”。出世的时候,高瞻远瞩,洞悉天下;入世的时候,运筹帷幄,成竹在胸……
如果我们能低下头,反观自己,能够正面认识自己,能做什么,能如何,便会豁然开朗,心头依然会出现蓝天白云、鲜花笑脸。人们总以为人生只能向前,向前才是积极的态度。后退半步都是那么痛苦,那么不情愿。其实,人生有进有退,有高峰也有低谷。人生的有进与有退,才是健全的人生。
“前进”与“后退”并非绝对,假如在欲望的追求中,性灵没有提升,则前进正是后退,反之,若在失败中、挫折里心性有所觉醒,则后退正是前进。这里的“退步原来是向前”正是一种阴柔、内敛而又洞达、通透的人生处世哲学,也是一种生存和处世的智慧。
人生幸福,一半要争一半要随。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这个世界。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既然无处可躲,不如傻乐。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心善自然美丽,心慈自然柔和。水,越淡越清澈;人,越淡越快乐。淡然,使人简单;简单,使人快乐。心善,自然美丽;心直,自然诚挚;心慈,自然柔和,心净,自然庄严。静静地感悟,抖落岁月的尘埃,以一颗无尘的心,还原生命的本真,以一颗感恩的心,对待生活的所有。
布袋和尚一生传奇,他还有一首佛偈:“吾有一躯佛,世人皆不识;不塑亦不装,不雕亦不刻。无一块泥土,无一点彩色;工画画不成,贼偷偷不得。体相本自然,清净常皎洁;虽然是一躯,分成千百条。”布袋和尚指出人人自有佛性种子,犹如生活的每一件事,只要认真用心去做,事便自成。
一般人都会认为退就是“败”的体现,但是生活中不乏实例表明退其实是一种成功。不少生活实践告诉我们,农人插秧,一步步倒退,退到最后,秧便插好了,看起来是退步,实则是向前。船舶前行,双桨却往后划动,船夫点篙,双手顺着竹竿一节一节后移。箭拉得越往后,射出的距离就越远。拔河比赛,唯有所有人向后退,才能赢得胜利。兵法谋略,以退为进,“退”就是一种蓄势,更是一种大智慧。一支蜡烛火光闪烁,照亮周边,却使它不断地消减自己。佛教信徒,入寺进香,离开时总是弯腰后退,以示恭敬。后退的美丽和美丽的后退时常相伴着人们,启人哲思……
人世的真知灼见,必须回到大自然的法则里,人与人的相亲相和,要把自我抛却。所以一个人一“低头”时,谦虚了,自我消失了,心中的“我”越少,心中的“天”越大。因为一个人懂得后退,就真正做到了淡定,而对待任何事物都淡定了,就能掌握得与失、取与舍之间的平衡,不因逞能和置气告别当下的生活。淡定的人,不苛求,也不虚荣,一切随缘,有原则线,但更有临界点,这样反因定力深厚,绽放出生命的更多活力和光彩。淡定的人,既敢大胆去爱,也守得住寂寞,最终赢得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浪漫。
说禅静心,无欲修禅,怡性做人。静乃是禅的精华,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进入“静心凝神思大道,详察万物品无常”的境界。说禅守定,性定修禅,淡泊做人。给那颗好胜的心一个休憩的港湾,让它空明通透,真实无妄。说禅思悟,参悟修禅,慎思做人。渐修顿悟,不得其法,不悟其要,不明其义……
作者:冯志亮,号渤海居士,别署集雅阁主人,河北秦皇岛人,佛教信徒。被誉为IT培训师、网络分析师、品牌推广人、姓氏文化学者、修谱师。2013年受聘为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与哲学系(原宗教学院)特聘教授。曾编写《百家姓寻根手册》三百余部,《姓氏填谱手册》两百余部,著有《渤海诗词集》、《姓氏溯源与民俗探究》、《怎样修家谱》、《怎样编家史》、《怎样写自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