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地瓜感谢当年山东“省长”

文 | 张继平

单等那秋风一吹地瓜大呀么大地瓜呀——吃烤地瓜,别忘感谢当年山东“省长”和济南“一把手”

“家有那二亩地儿呀,种上那大地瓜呀,一家人吃喝全都靠着它呀;单等那秋风一吹地瓜大呀么大地瓜呀,伙计们使把劲儿啊,一起往家拉,拉,拉地瓜!”这首济南民歌,人们不仅耳熟能详,许多老济南至今张嘴就能唱上来。记得上个世纪80年代,著名歌唱家朱逢博来济南演出,返场加唱时她清唱了这首歌,没想到整个体育馆里上万人一起都跟着她唱起来,气氛热烈到极点。因为这首《拉地瓜》,加上济南特色食品烤地瓜,再者济南的北壤南乡又盛产地瓜,有人便想当然地认为,地瓜这东西是济南本地物产。实际上,济南地区种植地瓜的历史,满打满算也只有二百六七十年。而且,在济南及山东全省广泛种植地瓜应该归功于当时的全省最高行政一把手――山东布政使李渭。

地瓜,又叫红薯、番薯、金薯,原产于美洲,我国在明万历年间引种。此前典籍里称为“薯”的,其实是山药或芋头。“充肠多薯蓣”(杜甫《发秦州》),“薯蓣”指的是山药。“红薯与紫芋,远插墙四周”(苏东坡《酬刘紫桑》),这里的“红薯”说的是芋头地一种。豫剧《七品芝麻官》有句“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台词,这“红薯”指的倒是地瓜。不过,这是后人瞎编,不合历史事实。《七品芝麻官》的时代背景是嘉靖年间,还得再过几十年,地瓜才引入中国,那个县官徐九经就是回了家也无地瓜可卖。

据考证,最早从菲律宾引进地瓜种植的是福建人陈振龙。万历二十一年(1593)十一月,陈经纶呈福建巡抚金学曾的《献番薯禀贴》云:“纶父(即陈振龙)久在东夷吕宋,深知朱薯功同五谷。利益民生,是以捐资买种,并得夷岛传授法则,由舟而归,犹幸于本年五月中开棹,七日抵厦门。”(清陈世元《金薯传习录》)据此,陈振龙引进地瓜的时间是万历二十一年五月。陈振龙当时带的是地瓜秧:“此人取薯藤,绞入汲水绳中,始得渡海”。抵家后,在家中种植。其子陈经纶向福建巡抚金学曾报告,得到大力支持,金巡抚还专门写了《海外新传七则》一文,下令推广,结果帮助福建人民渡过了1595年的特大灾荒。

150多年后的清乾隆十四年(1749),陈振龙的四世孙陈世元将地瓜传到山东,并在胶州一带试种。乾隆十七年(1752),得知这一消息后,“东省藩宪李公(指时任山东省布政使李渭)访知薯利有益民生”。经过实地考察,李渭认为:“番薯天灾物害皆不能为之损,人家几有隙地,但只数尺仰见天日便可种得石许,此救荒第一义也。”回到济南后,李渭连夜上疏,曰:“以种薯为救荒第一义,推之其可以裕盖藏,备凶荒。”这年十二月,李渭亲自编写并向全省颁布了《种植红薯法则十二条》,极力倡导并指导人们广种地瓜,济南地区以及全省“自此家传户习,菁葱郁勃,被野连岗。”

李渭曾多年在山东为官。《种植红薯法则十二条》紧密结合山东实际情况和土地,气温、雨量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地瓜种植之法:“种薯,二三月种者,每株种用地方二步有半,每官亩约用种三十六株;四五月种者,用地方二步,每官亩约用种六十株;六月种者,用地方一步有半,每官亩约用种一百六株有奇;七月种者,用地方一步,每官亩约用种二百四十株,八月种者,用地方三尺以内,每官亩约用种九百六十株。种之疏密,略以此准之”。一直到农历九月还可以种植,不过“所生之卵,如箸如枣,不堪作粮,以备来岁之种”。对于地瓜的用途,他总结道:“甘薯可生食、可蒸食、可煮食、可煨食。可切为米,晒干可作粥饭。可磨为粉,晒干团为饼饵。共造粉之法,取薯卵洗净和水磨细,仍以大缸贮水,淘去浮渣,做法同藕粉,渣可饲豕,将其粉作丸,与弥珠细谷米无异。”自然,后世人还可用来酿酒。

对于地瓜在山东广为种植的意义,清人郑洛英的《金薯诗》给予了高度评价:“伟哉造物仁,异种佐百谷。……浮浮而于蒸,甘饴如米粟。糁糁而于羹,丰香如腼肉。或粉而如膏,或屑而如玉。渴可以生津,饥可以果腹。剪叶当园蔬,抱藤资牲畜。……兹薯若遍栽,天壤间之福。”

李渭推广种地瓜30年后,济南知府陆耀在乾隆四十八年(1783)升任山东布政使。他看到地瓜在山东“虽间有种者,而遗利尚多,因而复为条例于篇,冀僚属中,留意民瘼者,广为劝导,以补穑事所不逮”。他继承总结了李渭倡导种薯“以教山东之民”的经验,扬长补短,“刻有《甘薯录》一编,颇为明切易晓”,并“颁行各府州县,分发传钞,使皆知种甘薯之利:多为栽种”。从而在济南以及山东各州县进一步推广了地瓜的种植。

第二年,皇帝看到了陆耀的《甘薯录》,认为“陆耀所著《甘薯录》颇为详晰。着即抄寄刘峨(直隶总督)、毕沅(河南巡抚),令其照明兴(明兴,时任山东巡抚)所办。多为刊布、传抄,使民间共知其利,广为栽种,接济民食”。因推广种植地瓜有功,陆耀当年即擢迁为湖南巡抚。

济南地区广植地瓜,因为地质不同,地瓜品种不同,所产地瓜品质也不同。黄河以北所产地瓜,大多红皮、黄瓤,入口甜度高,面软; 南部山区 所产地瓜,大多紫皮、白瓤,入口干面,犹如干栗。过去,每到冬季来临,大街小巷便出现许多手推独轮车卖地瓜的小贩,他们大多是济南周边地区的农民。来自南部山区八里洼、泉泸、仲宫、柳埠一带的瓜农,其吆喝声为:“卖地瓜——干面的山地瓜!”来自其他地方的瓜农则一般直呼:“卖地瓜——”市民听见吆喝声,便出门探望。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成交后便抬回家中,或煮食蒸食,或切成 地瓜干 晒干以贮放。那时,每逢晴好天气,好多居民的房前屋后甚至是房顶上,都摆着切好的地瓜干晾晒,白花花的一片一片,形成一景。

由于济南地区盛产地瓜,还催生出一道著名的济南小吃——烤地瓜。小贩们多在街巷中固定的摊位售卖。大气油桶改装的闷炉,膛内中层架一圈铁箅子,放入洗净的地瓜,文火烤熟,远处便闻到一阵阵香甜味。那时小贩们所用的煤,都是煤核儿,也就是没有烧透的煤球、煤块。用这种乏煤烤地瓜,火力适度,无煤味,而且经济、成本低。这些乏煤的来源,多是穷苦家的孩子在饭庄后门或垃圾中捡来的。烤地瓜由于水分蒸发,糖分得以保留,烤熟后,软甜而香,很受一般平民的欢迎。尤其是孩子们,平时没有什么零食,花上三五分钱买上一块,捧在手里热热乎乎,吃起来甘甜如饴,足够解馋的了。

如今,地瓜已不是稀罕物,这真当归功于当年的山东和济南的两个行政一把手。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吧:李渭和陆耀。(来源:别说学堂)

壹点号山东创作中心

(0)

相关推荐